部队在遵义周边山区辗转隐蔽,等待入城的时机。这段时间,林烽的“修械小课堂”办得风生水起,战士们保养武器的热情空前高涨,几乎人人都会那么几手简单的故障排除和保养技巧。李云龙看着手下这帮兵一个个都快变成“半个修械员”,又是得意又是好笑。
然而,敌情始终不容乐观。敌人的封锁线越来越严密,不断有小股部队进山搜索、骚扰。警卫营作为精锐部队,经常需要前出侦察,或者掩护兄弟单位转移,与敌人的遭遇战时有发生。
这天,师部传来命令,让警卫营向东北方向运动,接应一支携带重要物资的后勤小队,并将其护送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李云龙接到命令,立刻召集干部开会。 “都听好了,”李云龙指着摊开在石头上的简易地图,“咱们要从这里出发,穿过这片山区,到黑风坳接应后勤小队,然后从青龙溪这条沟绕回来。时间紧,任务重,路上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孔捷看着地图,眉头微皱:“营长,青龙溪这条路线……是不是太明显了?两边山势虽然不算特别陡,但林木茂密,很容易设伏。敌人最近活动频繁,会不会……”
丁伟也表示担忧:“是啊,营长。要不咱们换条路?虽然难走点,但安全些。”
李云龙摸着下巴,盯着地图:“换路?时间来不及了!后勤小队那边等着呢!再说,这条路人马都能过,速度快。老子就不信,敌人能算得那么准,正好在哪儿等着咱?”
一直在旁边安静听着的林烽,忽然开口:“营长,我觉得参谋长和丁连长的担心有道理。”
“哦?老林,你也觉得这路危险?”李云龙看向他。
林烽走到地图前,手指点着青龙溪的位置:“营长,您看这里的地形。山谷入口窄,内部相对宽阔,但出口又变窄,像个口袋。两侧的山坡坡度虽然不大,但植被茂密,非常适合隐藏部队。这是典型的利于伏击的地形。”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更重要的是,根据我们之前和敌人交手的经验,以及侦察兵反馈的情报,这股敌人(指的是当前区域负责封锁的国民党部队)的指挥官,战术思维比较僵化,偏好‘以逸待劳’,尤其喜欢利用这种‘口袋形’地形打伏击。他们似乎认为我们急于转移,会选择最近、最好走的路线。”
李云龙听得认真起来:“有道理……那你啥意思?咱们绕道?”
“不,”林烽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既然我们预判了敌人很可能在这里设伏,为什么不能将计就计,给他们来个‘反伏击’呢?”
“反伏击?”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的目光都亮了起来。
“对!”林烽肯定地说,“敌人如果设伏,注意力肯定集中在我们进入山谷并深入‘口袋’之后。我们可以派一支精干小分队,伪装成主力前出,故意进入山谷,吸引敌人开火,暴露其火力点和兵力部署。同时,主力提前秘密运动到山谷两侧的有利位置,等敌人伏击打响,注意力被小分队吸引时,主力从侧后方突然发起攻击!打他一个措手不及!这样一来,伏击者反而成了被夹击的饺子!”
李云龙猛地一拍大腿:“妙啊!老林!你这脑子怎么长的?这招太狠了!就这么干!”
孔捷和丁伟也兴奋不已,纷纷表示赞同。
计划迅速制定。李云龙亲自带领一排和二排大部分战士,携带全部重火力和迫击炮,提前秘密迂回到山谷两侧的预设阵地。孔捷和丁伟则带领三排和一个机枪组,伪装成主力,大摇大摆地向青龙溪山谷进发。林烽和小张、刘二等人,则跟着李云龙行动,他们的任务是在战斗结束后,第一时间打扫战场,重点是收集武器弹药和评估缴获装备的技术状况。
三排在孔捷和丁伟的带领下,故意弄出不小的动静,进入了青龙溪山谷。山谷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林的声音和战士们刻意放大的脚步声。
“都机灵点!注意两侧!”孔捷大声命令着,仿佛毫无察觉。
队伍逐渐深入“口袋”。突然,“啪!”一声清脆的枪声响起,打破了山谷的寂静!紧接着,密集的枪声从两侧山坡上爆豆般响起!
“有埋伏!找掩护!反击!”孔捷和丁伟立刻指挥战士们依托地形进行还击,佯装慌乱,但实际伤亡很小,因为他们早有准备,并且选择的掩护位置都很好。
敌人果然上当了!看到红军“主力”被成功伏击,埋伏在山坡上的国民党军一个营的兵力几乎全部暴露,兴奋地倾泻着火力,指挥官甚至站起身来大声吆喝,试图发起冲锋。
就在此时! “咚咚咚咚!” “哒哒哒哒!” “嗵!嗵!”
早已等候多时的李云龙主力,从敌人侧后方和侧翼突然开火!马克沁重机枪喷吐出致命的火舌,捷克式轻机枪精准地点射暴露的敌人,迫击炮弹更是准确地砸进了敌人的机枪阵地和指挥所!
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彻底把敌人打懵了! “怎么回事?后面怎么还有敌人?” “我们被反包围了!” “营长!营长中炮了!”
敌军瞬间陷入极大的混乱!腹背受敌,指挥中断,士气顷刻崩溃!许多人根本搞不清状况,像无头苍蝇一样乱跑乱撞。
“吹冲锋号!全体冲锋!给老子狠狠地打!”李云龙怒吼着,第一个跃出掩体,端着冲锋枪就往下冲。
山谷里的孔捷、丁伟也趁机指挥部队发起反冲击。
三面夹击!战斗毫无悬念。这个本想捡便宜的国民党军营,不到半个小时就被彻底打垮,大部分被歼,少数狼狈逃窜。
战斗结束,清点战果。警卫营以仅仅几人轻伤的微小代价,几乎全歼敌军一个满编营!缴获步枪两百余支,轻机枪八挺,重机枪两挺,迫击炮两门,弹药无数!还有大量粮食和被服!
“发财了!发财了!哈哈哈!”李云龙看着堆积如山的战利品,笑得嘴巴都快咧到耳根子了,“老林!你他娘的真是诸葛再世啊!这仗打得,比喝凉水还痛快!”
孔捷也由衷赞叹:“林烽同志,你这地形分析和敌情预判,绝了!要不是你,今天钻进这口袋里的,可就是咱们了!”
丁伟指挥着战士们兴高采烈地打扫战场,嘴里不停念叨:“这下好了,这下好了,弹药粮食都解决了!还能换装一批新枪!”
林烽和小张、刘二则迅速投入工作,检查缴获的武器装备。 “营长,这两挺重机枪保养得不错,可以直接用!” “这批中正式步枪基本都是新的,膛线都没怎么磨损!” “迫击炮有点小毛病,拉回来我调整一下就能用!” “就是子弹型号有点杂,需要分类……”
李云龙大手一挥:“分类!必须分类!老林,这事你全权负责!咱们现在阔气了,也得有点阔气的样子!好枪好炮优先装备一线!旧枪挑还能用的留下备用,实在不行的,老规矩,拆零件!”
有了这次巨大的缴获,警卫营的装备水平瞬间跃升为全军顶尖。战士们几乎人人都换上了性能更好的中正式或汉阳造,机枪火力也几乎翻倍。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宝贵的粮食和药品补充,士气空前高涨。
队伍带着丰厚的战利品,顺利接应到后勤小队,安全返回了隐蔽地。而林烽凭借精准的预判和出色的战术建议,再次证明了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技术保障,更具备了敏锐的战场洞察力。李云龙现在逢人便吹:“看见没?咱老林!文能提笔修大炮,武能挥手破伏兵!老子这警卫营,真是捡到宝了!”
经此一役,附近区域的敌军也被彻底打疼了,短时间内再也不敢轻易进山寻衅,为部队最终进入遵义,争取了宝贵的空间和时间。
(本章字数:4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