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城的春日,本该是暖风拂柳、繁花似锦的时节,然而,一股诡异的寒流却悄无声息地席卷了这座帝国的都城。

起初,只是在市井坊间,孩童们嬉戏时传唱着几句似歌非歌、似偈非偈的谣曲,声音清脆,内容却让人隐隐不安。

“桃李子,歌悠悠,绕长安,绕不休……”

“凤凰羽,落谁手?金匮里,空悠悠……”

歌词含糊,指向不明,但“桃李”、“凤凰”、“金匮”这些字眼,总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皇权更迭、女主当政之类的前朝典故。

茶余饭后,开始有人交头接耳,神色诡秘。流言如同瘟疫,在不知不觉中扩散。

数日后,情况急转直下。

西市口清晨开市时,有人发现一块半人高的青石不知何时被立在街角,石上以遒劲的刀法刻着两行大字:“女主武王,代唐者昌。”字迹殷红如血,在晨曦中触目惊心。

几乎同时,东市、朱雀门外的告示牌上,也出现了用朱砂书写的相同谶语。

“女主武王”!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长安城表面的平静。

武媚娘,其名中有“媚”近“武”,其封号为晋王妃,一个“女”,一个“武”,一个“王”!这谶语的指向,几乎不言自明!

一时间,朝野震动,人心惶惶。支持者忧心忡忡,反对者暗中窃喜,中立者则冷眼旁观,等待着风暴的来临。

酒楼茶肆中,无人再敢公开议论,但那种压抑的、窥探的、紧张的气氛,却比任何喧嚣都更令人窒息。

两仪殿偏殿内,烛火通明。

武媚娘端坐案后,面前摊开的不是奏章,而是几张抄录着市井流言和石刻谶语的纸笺。

苏慧娘和几名心腹女官垂手侍立,殿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娘娘,”苏慧娘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与担忧,“这谣言恶毒至极!分明是冲您来的!如今已满城风雨,若再蔓延下去,恐对娘娘清誉和晋王殿下的大业不利!”

武媚娘的目光扫过纸上的字迹,脸上看不出喜怒,唯有指尖在“武王”二字上轻轻一点,发出极轻微的一声“嗒”。

她抬起头,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平静得出奇:“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人见北疆大捷,王爷声望日隆,便坐不住了。这等下作手段,倒是他们的惯用伎俩。”

“可……陛下那里……”苏慧娘欲言又止。皇帝病重,最忌惮的便是这种动摇国本的谶语妖言。

“陛下圣明,自有决断。”武媚娘淡淡道,眼中却闪过一丝冷光,“他们既然把戏台搭好了,本宫若不登台,岂非辜负了这番‘美意’?”

她转向苏慧娘,“慧娘,去将去岁御史台归档的几份卷宗找出来,就是关于贞观二十一年陇右道‘李氏当王’石刻案,以及二十三年洛阳‘刘氏复兴’谣言的结案陈词。

还有,让裴侍郎将近年来所有涉及妖言惑众、最终查明系人为构陷的案例,整理一份摘要,明日朝会前送来。”

“是!”苏慧娘立刻明白武媚娘已有对策,心下稍安,连忙领命而去。

武媚娘又沉吟片刻,低声对侍立角落的燕青吩咐道:“燕青,动用所有能动用的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查!

刻石之人,传播谣言的源头,朱砂的来历,所有经手过这些东西的人,一个都不能放过!

重点,给我盯紧长孙府!尤其是他府上那些精通金石篆刻、擅长方术的门客!”

“属下明白!”燕青的身影如同鬼魅,悄无声息地融入黑暗。

次日大朝会,紫宸殿内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压抑。

百官肃立,许多人低眉顺眼,不敢与同僚交换眼神,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山雨欲来的紧张感。

龙榻上的李治,面色比前几日更差,呼吸沉重,半阖着眼,仿佛对外界的一切漠不关心,但他微微颤抖的手指,却泄露了内心的不平静。

珠帘后的皇后,坐姿僵硬,手中绢帕已被绞得不成形状。

例行政务奏报草草结束。就在内侍准备宣布退朝之际,御史大夫崔敦礼,长孙无忌的忠实门生,手持象牙笏板,大步出列。他面色肃穆,声音洪亮,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陛下!皇后娘娘!臣,御史大夫崔敦礼,有本冒死启奏!”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崔敦礼深吸一口气,仿佛承载着巨大的悲愤,朗声道:“近日长安市井,流言四起,更惊现石刻谶语,内容骇人听闻,直指‘女主武王,代唐者昌’!此等妖言,惑乱民心,动摇国本,实乃滔天大罪!”

他猛地提高声调,目光如电,扫过武媚娘所在的方向,虽未直言其名,但意图昭然若揭:“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此乃圣人之训,千古不易之理!

汉有吕后,近有北魏胡太后,皆因妇人干政,致令朝纲紊乱,社稷倾危!如今谶语现世,岂非上天警示?若不及早遏制,查清祸源,严惩不贷,臣恐国将不国啊陛下!”

他声泪俱下,跪伏在地,磕头不止:“臣恳请陛下,为大唐江山计,为天下苍生计,立即下旨,彻查此妖言根源,无论涉及何人,绝不姑息!以正视听,以安天下!”

“臣附议!”

“崔大夫所言极是!妖言惑众,必须严查!”

“请陛下圣裁!”

瞬间,如同早已约定好一般,十几名官员纷纷出列,跪倒在地,声音嘈杂,情绪激动,形成一股强大的请愿浪潮,目标直指武媚娘。

整个朝堂,仿佛被这股声浪淹没。

长孙无忌依旧垂首站在百官之首,如同泥塑木雕,但他的沉默,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支持。

龙榻上的李治,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涨得通红,内侍慌忙上前。珠帘后的皇后,身体微微前倾,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强忍住,目光复杂地看向下方。

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了武媚娘身上。等待着她的反应——是惊慌失措的辩解,还是愤怒的反击?

武媚娘站在原地,身姿挺拔,面容平静无波,甚至嘴角还带着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弧度。

她并未看向那些跪地请命的官员,也没有看龙榻上的皇帝,目光平静地落在前方空处,仿佛眼前这场针对她的风暴,与她毫无关系。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一个声音响起,并非来自武媚娘,而是来自中书舍人李义府。他手持笏板,出列躬身,声音不高,却清晰沉稳:

“陛下,皇后娘娘。崔大夫忧国之心,臣等感同身受。然则,臣有一事不明,欲请教崔大夫及诸位同僚。”

他转向崔敦礼,语气平和,却带着一丝质疑:“崔口口声声言及谶语乃上天警示,祸乱国本。然,这‘女主武王’四字,含糊其辞,语焉不详。

天下女子何其多,封王封侯者亦非绝无仅有,何以见得便特指某人?若依此论,但凡有‘女’‘武’‘王’字样,便可附会构陷,则朝堂之上,岂非人人自危?

此例一开,后世奸佞之徒,若欲排除异己,只需编造几句谈语,便可轻易达成,则国法纲纪何在?”

他顿了顿,不等崔敦礼反驳,继续道:“再者,臣甚为疑惑。去岁北疆战事吃紧,朝局艰难之时,为何不见此等‘上天警示’?

偏偏在程务挺将军黑山大捷,破突厥十万,晋王殿下威震朔方,我大唐国威远播之际,这等流言蜚语便突然冒了出来?时机如此巧合,岂不令人深思?

究竟是上天警示,还是……有人见国势日隆,心怀妒恨,故意制造事端,欲乱我朝纲,毁我长城?”

李义府的话,如同冰水泼入滚油,瞬间让嘈杂的朝堂安静下来。他没有直接为武媚娘辩护,而是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谶语真伪”和“出现时机”的质疑上,逻辑清晰,直指要害!

紧接着,又一位官员出列,是礼部侍郎许敬宗。

他手持一份卷宗,朗声道:“陛下,臣查阅近年纪录,自贞观二十一年起,各地先后发生所谓‘李氏当王’、‘刘氏复兴’等谶语案共计七起。

经有司详查,最终皆证实乃地方豪强或失意文人为泄私愤、或为牟利而编造散布,与天意毫无干系!

妖言惑众,古已有之,多为居心叵测者构陷忠良、扰乱民心之工具!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岂可重蹈覆辙?”

又有一人接口道:“如今北疆将士正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朝廷上下本该同心协力,支持前方。

若因几句来历不明、无法证实的流言,便自乱阵脚,在朝中掀起大狱,岂非亲者痛,仇者快?若寒了前线将士之心,动摇国本者,恐非谶语,而是我等之昏聩啊!”

支持武媚娘的官员们纷纷发言,或质疑谶语本身,或引用历史案例,或强调当前大局,有理有据,层层递进。

将崔敦礼等人“上天警示”的宏大指控,化解为“可能是有心人构陷”的具体质疑,并将“动摇国本”的帽子反扣了回去。

武媚娘自始至终没有说话,她微微侧首,对身旁的苏慧娘低语了一句,声音轻得只有两人能听见:“司空大人今日气急,言语失据,失了往日从容。”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洞悉一切的淡漠与蔑视。

龙榻上的李治,浑浊的目光在激烈辩论的双方之间移动。

他自然听得出其中的刀光剑影。

崔敦礼等人的急切,与李义府等人的冷静质疑,形成了鲜明对比。

尤其是李义府那句“ 时机如此巧合”,像一根针,刺入了李治的心。

他久病缠身,最忌朝局动荡,最恨有人趁他病重兴风作浪。

长孙无忌一党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借机铲除武媚娘,其用心……

李治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扫过长孙无忌那看似平静的侧脸,心中掠过一丝极淡的不满与疑虑。

“够了!”李治猛地一阵咳嗽,费力地挥了挥手,声音沙哑而疲惫,“朝堂之上,如此喧哗,成何体统!”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

李治喘了几口气,才缓缓道:“谶语之事……朕知道了。妖言惑众,自当查办。着……着京兆尹、御史台、大理寺,联合查勘流言起源,务必查明真相,是否有……有人幕后指使。但……”

他话锋一转,语气严厉起来:“不得捕风捉影,不得牵连无辜!更不得因此扰攘朝政,影响北疆军务!若有无端构陷,妄议朝臣者,朕绝不轻饶!退朝!”

皇帝各打五十大板,却明显压制了彻查“祸源”的诉求,更强调了“不得牵连无辜”、“不得影响军务”,其中的倾向性,已然明显。

“退朝——”内侍尖细的嗓音响起。

百官神色各异地躬身退下。崔敦礼等人脸色铁青,悻悻而去。

李义府、许敬宗等人则暗暗松了口气。

武媚娘随着人流缓缓走出紫宸殿。在殿门高大的门槛处,她与正准备起身的长孙无忌迎面相遇。

两人脚步皆是一顿。

武媚娘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地看向长孙无忌。

没有愤怒,没有恐惧,甚至没有一丝得意,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平静,以及那平静之下,一丝若有若无、仿佛洞悉了一切阴谋的嘲讽。

长孙无忌接触到这目光,心头没来由地一凛,竟下意识地避开了她的视线。

他冷哼一声,拂袖而去,步伐却比平日略显仓促。

武媚娘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嘴角那丝极淡的弧度微微加深。

她转身,走向两仪殿的方向,阳光将她的身影拉得细长,沉稳而坚定。

当夜,两仪殿偏殿内烛火摇曳。燕青的身影如同暗夜中的蝙蝠,悄然出现。

“娘娘,”燕青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有眉目了!刻石所用的青石,来自城南终南山一处废弃采石场,守场老吏回忆,半月前曾有一伙自称修缮佛寺的人运走数块巨石,其中一人,左手有六指!”

“六指?”武媚娘眼神一凝。

“是!卑职顺藤摸瓜,查得长孙司空府上有一位清客,姓赵,精于篆刻金石之术,正是六指!此人深居简出,但三日前曾深夜外出,至凌晨方归!”

武媚娘眼中寒光一闪:“果然是他!”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