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录制结束,现场一片狼藉,男人帮的五人气喘吁吁、浑身尘土地被工作人员请回临时搭建的复盘室。与之前出发时的整装待发不同,此刻的五人形象各异:孙宏雷头发凌乱,却得意洋洋地晃着手里最终也没能捂热的“能量源”盒子(虽然后续争夺无效);黄垒和黄博衣衫不整,脸上带着苦笑,互相调侃着对方的“背叛”;张一兴一脸懵懂,仿佛还没从刚才的混战中回过神来;热芭则一边整理着散乱的头发,一边无奈地笑着摇头。
复盘室内,气氛凝重。巨大的显示屏正在回放刚才录制中的几个“失控”片段:孙宏雷开场抢夺道具、黄垒黄博结盟后迅速“抛弃”张一兴、最终混战时毫无章法的撕扯……画面充满了混乱和噪音,与预想中紧张刺激的“寻宝游戏”相去甚远。
没等杜仲基开口,团队内部的争议便率先爆发了。
保守派(制作副导、部分编剧)的忧虑:
“杜导,这……这完全就是一场闹剧啊!” 负责流程的副导演率先发言,语气焦急,“您看,预设的任务线完全没走通,信息交换、合作解谜这些设计点根本没体现出来!全是即兴的、无意义的身体对抗和互相欺骗!这播出去,观众能看懂什么?只会觉得乱!”
一位资深编剧补充道:“而且人设全乱了!垒哥和博哥的智慧没体现,反倒成了‘骗子’;宏雷老师完全就是‘破坏王’;一兴和热芭几乎成了背景板!这和我们前期规划的‘高智商博弈’‘人性观察’完全背道而驰!我们需要控场,需要引导!”
“我同意,” 另一位现场执行导演忧心忡忡,“安全也是问题!刚才那场混战,要不是我们及时制止,很可能有人受伤!这种完全放任的模式,风险太高了!”
支持派(年轻策划、部分摄像)的兴奋:
“我不这么认为!” 一位年轻的现场策划激动地反驳,“虽然乱,但你们不觉得特别真实、特别有意思吗?垒哥和博哥那个‘结盟-利用-抛弃’的操作,多精彩!把人性里的算计和临时起意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比按剧本演出来的‘兄弟情’高级多了!”
“还有一兴老师那种完全懵掉的状态,” 一位跟拍摄像师插话,“虽然看起来‘弱’,但特别真实,就是一个新人掉进狼窝最真实的反应!观众会有代入感的!”
“宏雷老师开场抢道具那段,虽然意外,但戏剧效果拉满啊!这才是真正的‘意外之喜’!”
会议室里顿时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方强调“秩序、叙事、安全”,另一方鼓吹“真实、意外、生命力”,争论不休,气氛激烈。
男人帮的沉默与观察:
与此同时,作为风暴中心的五位当事人,却异常安静。黄垒和黄博低声交流着,偶尔指指屏幕,像是在复盘刚才的战术得失;孙宏雷翘着二郎腿,一脸“我觉得挺好”的表情;张一兴和热芭则认真听着双方的争论,眼神中带着思考。
杜仲基始终没有说话,他靠在椅背上,双手交叉置于桌前,目光深邃地扫过争论的双方,又时不时地看向屏幕上定格的混乱画面——那是孙宏雷、黄垒、黄博、张一兴四人滚作一团的狼狈瞬间。
等到争论声稍歇,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最终的决定者时,杜仲基才缓缓坐直身体,开口。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都说完了?”他环视一周,“你们看到的,是‘混乱’,是‘失控’,是‘偏离预设’。”
他站起身,走到大屏幕前,用激光笔指向那个混战的定格画面。
“但我看到的,是宝藏。” 他语气坚定,甚至带着一丝兴奋,“我看到了垒哥在电光火石间想到用缆绳下绊索的急智;我看到了博哥在结盟瞬间就谋划好‘抛弃’策略的算计;我看到了宏雷那种凭借本能和体力横冲直撞的原始力量;我更看到了一兴从不知所措到下意识加入混战的成长痕迹,以及热芭在边缘努力观察、寻找机会的韧性。”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持反对意见的团队成员:“你们问我,观众能看懂什么?我告诉你们,观众看不懂精心设计的谜题,但一定能看懂真实的人性! 他们能看懂强者之间的博弈与背叛,能看懂弱者的挣扎与成长,能看懂人在极限环境下的本能反应!这比任何编出来的故事都更有力量!”
“至于安全问题,”他看向执行导演,“这不是放任的理由,而是对我们现场把控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需要的是更敏锐的观察、更及时的预警,而不是用限制规则去扼杀可能性!”
他最后总结道,语气斩钉截铁:“这次模拟,非但没有让我怀疑我们的方向,反而让我更加坚信,我们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我们要做的,不是回到过去那条‘安全’的老路,而是要学会如何成为一名高超的‘冲浪手’——不是去对抗风浪,而是要学会驾驭风浪,从这片看似混乱的海洋中,捕捉到最精彩的浪花!”
“所以,”杜仲基的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男人帮五人身上,露出了一个挑战般的笑容,“复盘结束。方向不变,下一阶段的任务是:研究如何更好地记录、梳理并呈现这种‘高级的混乱’! 散会!”
杜仲基的一席话,如同定海神针,平息了风暴。支持者备受鼓舞,质疑者虽然仍有忧虑,但也开始重新思考。而男人帮的五人,则从杜仲基的坚定中,获得了更大的信心和自由。他们知道,这片属于“极致挑战”的海洋,将真正任由他们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