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端坐在龙椅上,眼神坚定,散发出一种威严的气息。他感受到了这至高无上的权力,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他高声宣布:“周仁宗退位,朕今日登基称帝!”声音在皇宫内回荡,一时间,皇宫内响起了高呼万岁的声音。那些曾反对他的大臣们,此刻也只能跪地臣服,脸上露出敬畏之色。
王旭择良辰吉日登基,封盛明兰为皇后,盛如兰、盛华兰、盛淑兰为皇贵妃。
他提拔重用了盛长柏、顾廷烨等有才干的年轻血液,让他们在朝堂上发挥自己的才能。对于那些如英国公之类不愿投降的周仁宗死忠,王旭也没有为难他们,而是先关押起来,等以后再作处置。
“陛下,您这是要放过他们吗?”一位大臣不解地问道。
王旭微微一笑,说道:“他们虽然是周仁宗的死忠,但他们的家族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势力,他们也都是有能力的人。现在我们刚刚登基,需要稳定局势,不能一味地杀人。等时机成熟,再做处理也不迟。”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王旭深知,这只是开始,未来还有许多挑战等着他。他需要很多的人才,不能让人才白白死去。当然,他也不会有太长的耐心,最长一年时间,如果他们还不投降,那也只能让他们去死了。
而且,他在朝堂上大肆提拔曾经跟他血战沙场的人,让他们得到应有的荣誉和地位,大大增加了朝堂里主战派的力量。
“陛下,您这样做会不会引起勋贵们的不满?”另一位大臣问道。
王旭冷笑一声,说道:“那些勋贵们,平日里只知道贪图享乐,欺压百姓。朕要让他们知道,只有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的人,才能得到朕的重用,他们能不死就是朕最大的宽容。”
那些文臣们也感受到了王旭的决心,他们开始努力工作,不敢再有丝毫的懈怠,否则王旭肯定不介意将他们也换掉,毕竟天下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
接下来的整个朝堂开始了大换血,却又没有引起大的动荡,还让朝堂充满了新的活力。
王旭并不像大周一样重文轻武,而是文武并重。他鼓励武将们积极训练,保卫国家的安全。同时,他也重视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书识字。
“陛下,您真是英明神武啊!”一位武将说道。
王旭笑着说道:“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文臣的智慧和武将的勇敢。只有文武双全,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从此,一个新的王朝在这片土地上崛起。王旭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开创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新纪元,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
然而王旭的目光不仅仅是如此,他要做的是真正的统一天下,所以他要做的还有很多。
不过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该轮到英国公、申大相公以及余老太师这些人来做出抉择了!倘若他们依旧执迷不悟,不肯归顺大明并为国家效力,那么恐怕只能落得个满门抄斩或者发配边疆的下场了。
幸运的是,当他们目睹到当今大明王朝的繁荣昌盛之景后,再加上考虑到自身家族安危等因素,最终还是明智地选择了投降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