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托城里亲戚捎回来几本厚厚的医学书,都是些新出的专着,讲的东西比她在卫校学的深多了。
她想着提升下卫生所的水平,可自个儿啃了几天,有些地方看得云里雾里,特别是涉及传统医药理论和复杂病例辩证的部分,看得她眉头紧锁。
放下书,她揉了揉发酸的眼睛,脑子里忽然就冒出王铁柱的影子。
他那手出神入化的草药本事,还有上次针灸时那精准老练的手法……说不定……他能看懂?
这个念头一出来,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让一个村里种地的来看专业医书?
可转念一想,王铁柱懂的那些土方子和实践经验,很多都是书本上没有的宝贝。
她犹豫再三,还是找了个由头,趁王铁柱来送菜的时候,装作不经意地提起。
“王铁柱,我这儿有几本医书,有些地方……写得挺拗口,看不太明白。
你……你对草药懂得多,晚上要是有空……能过来帮我看看吗?
就当……就当是探讨探讨。”
她尽量让语气显得平常,可微微闪烁的眼神还是透露出一丝不自然。
王铁柱正愁晚上没啥事,一听是探讨医术,还是苏医生主动邀请,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行啊!啥时候?”
“就……就今晚吧,卫生所清净。”苏婉暗暗松了口气。
晚上,卫生所里就亮着一盏昏黄的台灯。
苏婉把几本厚书摊在桌上,王铁柱坐在她旁边。
灯光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挨得很近。
苏婉指着一段关于“湿热下注导致带下痢”的辨证论述,眉头微蹙:
“这里说要用清热利湿、健脾止带的方子,列举了几味药,但君臣佐使的搭配和剂量深浅,说得有点模糊……”
王铁柱凑过去看了看那密密麻麻的字,虽然他不认识字,但经过苏婉的介绍,并且结合图形,脑子里那神龙诀的传承知识自个儿就冒出来了。
“这个啊,”他指着那几味药,“你看,这味君药性子太猛,光清热了,容易伤脾胃正气。
得配上这味佐药,缓和药性,还能增强利湿的效果。
剂量嘛,得分人,要是病人体虚,还得再加点温补的药托底,不能照书本硬套……”
他讲得通俗易懂,还结合了自己知道的一些实例,把那些拗口的理论掰开了揉碎了说。
苏婉听得眼睛越来越亮,以前堵着的思路豁然开朗!
“原来是这样!我说怎么之前用类似的方子效果总不稳定!”
她忍不住拍了下桌子,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看向王铁柱的眼神里充满了惊讶和佩服,
“你……你怎么懂这么多?这些配伍的精妙,书上都没写这么细!”
王铁柱被她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挠挠头:“俺也是瞎琢磨,都是以前听老郎中念叨,自己试试出来的。”
苏婉却觉得他肯定不止是“瞎琢磨”那么简单。
她遇到不懂的地方,又指了几处。
王铁柱都能说出个道道来,虽然用语土气,却直指关键,比书本上生硬的条文好理解多了。
她听得入了神,身体不自觉地越靠越近,胳膊肘都快碰到一起了。
她低头看书时,几缕柔软的发丝垂下来,偶尔拂过王铁柱的手臂,带来一阵细微的痒意。
有一次,她把书往王铁柱那边推了推,手指“不小心”碰到了王铁柱正按在书页上的手。
两人指尖相触。
苏婉的心猛地一跳,要是以前,她肯定像被烫到一样立刻缩回来。
但这次,她鬼使神差地没有动。
王铁柱的手指温热粗糙,带着干农活留下的薄茧,触感鲜明。
那触碰只停留了一两秒,苏婉才像是刚反应过来,缓缓地把手收回去,脸颊飞起两团红云,好在灯光昏黄,看不真切。
她低下头,假装继续看书,心跳却快得厉害。
王铁柱也感觉手指像过电一样,那一下柔软的触感让他心里微微一荡。
他偷偷瞟了一眼苏婉,灯下她侧脸线条柔和,长长的睫毛垂着,神情专注又带着点羞赧,比平时那清冷的样子动人多了。
小小的卫生所里安静下来,只有翻动书页的沙沙声和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空气里弥漫着书本的墨香、草药的清苦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苏婉身上的干净气息。
气氛静谧,却透着股难以言喻的暧昧。
不知不觉夜就深了。
苏婉合上书,心里头满满的,今天晚上的收获比她自个儿啃一个月书都大。
她对王铁柱那点朦胧的好感和佩服,不知不觉又加深了许多,还掺进了一些别的、让她心头发暖的东西。
她送王铁柱到门口,外面月色很好。
她抬起头,看着王铁柱,声音比平时轻柔了许多,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今天……真是谢谢你了。
下次……我要是还有看不懂的……还能再来找你吗?”
王铁柱看着她灯下显得格外柔美的脸,点点头:“随时都行。”
苏婉轻轻“嗯”了一声,嘴角微微弯起一个极浅的弧度,看着他走远的背影,直到消失在月色里,才转身轻轻关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