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所内那刻意维持的“最后的宁静”,如同冰封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冰层之下已是暗流汹涌,濒临崩塌。谷正文对蔡孝乾实施的“耐心”消耗战,虽未立即取得突破性口供,却在持续的高压和孤立中,不断侵蚀着蔡孝乾残存的意志,使其精神濒临崩溃的边缘。然而,经验老辣的谷正文深知,仅凭心理攻势,有时难以撬开最坚硬的蚌壳。他需要一件更具冲击力、更具体的武器,来给予蔡孝乾最后一击,彻底粉碎其心理防线。
于是,在审讯间歇,谷正文将目光再次投向了从安全屋和蔡孝乾住所搜查出的、堆积如山的物证上。他组织了最精干的档案分析人员,对这些文件、笔记、信件、票据进行了第二轮、更为精细的梳理和交叉比对,试图从中发现之前被忽略的、可能指向更核心机密的蛛丝马迹。这是一项极其繁琐、需要极大耐心和敏锐洞察力的工作,如同大海捞针。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后,一份看似不起眼的发现,让谷正文眼中骤然迸发出猎人发现猎物踪迹时的锐利光芒。
一名细心的分析员在反复检视蔡孝乾的一个私人笔记本(内页混杂着一些商业往来记录、日常开销和看似随意的数字符号)时,注意到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用极细的铅笔写着几个模糊的字符,似乎曾被试图擦拭,但未能完全擦净。字符非常潦草,像是匆忙间记下的:
“密使一…… 参二厅…… 东南防务……急”
这几个字,分开看,似乎平平无奇。“密使”可能指代信使或某种代号;“参二厅”是国防部参谋本部第二厅的简称,负责军事情报;“东南防务”是常见的军事议题;“急”表示紧急。但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并且出现在蔡孝乾——这个中共在台地下党最高负责人之一的私人笔记本上,其蕴含的意义,顿时变得非同小可!
“密使一”?这会不会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隐藏极深的地下工作者的代号?“参二厅”?国防部核心情报部门!难道共产党已经将触角伸入了如此要害的机构?“东南防务”?“急”?这暗示着有关于东南防务的紧急情报正在或需要通过某个渠道传递?
这个发现让谷正文的呼吸都为之急促起来!这不仅仅是一个模糊的指向,这简直是一条可能直通中共潜伏在国军最高层内部“鼹鼠”的致命线索!其价值,远超抓捕几十个基层共党分子!
他立刻下令,将所有与“参二厅”、“东南防务”相关的查获文件、以及蔡孝乾的所有通讯记录,进行最高优先级的交叉检索,寻找任何可能与“密使一”或相关活动有关的蛛丝马迹。同时,他严密封锁了这个发现,知情者仅限于他最核心的几名干将。他深知,如果这个猜测属实,那将引爆一颗足以震动整个台岛乃至最高层的重磅炸弹。
谷正文拿着那份笔记本的影印件,反复摩挲着那几个模糊的字迹,脸上露出了进入此案以来最冰冷、也最兴奋的笑容。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隐藏在重重迷雾后的那个巨大黑影。
“蔡孝乾……”他低声自语,眼中寒光闪烁,“你守得最紧的秘密,终于露出尾巴了。”
他立刻调整了审讯策略。他不再急于逼问蔡孝乾的上级或组织网络,而是将审讯重点,突然转向了这个新发现的、极其具体的“点”。
当蔡孝乾再次被带入审讯室时,他显得更加萎靡和绝望。连日来的精神折磨已让他形销骨立。谷正文没有像往常一样迂回,而是直接走到他面前,将那张放大并清晰处理过的笔记本影印件,拍在了他面前的桌子上,手指重重地点在“密使一…… 参二厅…… 东南防务……急”这行字上。
“蔡孝乾!”谷正文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洞穿一切的压迫感,“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蔡孝乾在看清那行字的瞬间,如同被一道闪电击中,浑身猛地一颤,原本死灰的脸上瞬间褪尽血色,瞳孔因极度的惊恐而急剧收缩!他张大了嘴巴,喉咙里发出“咯咯”的声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这种远超之前的剧烈反应,无疑告诉了谷正文一切——他撞对了!他抓住了最致命的那条线!
“说!‘密使一’是谁?!他在‘参二厅’做什么?!‘东南防务’的什么情报?!怎么传递的?!”谷正文的追问如同连珠炮,狠狠砸向蔡孝乾。
蔡孝乾彻底崩溃了。这个他埋藏最深、视为最后保命符的秘密,竟然以这种方式被发现了!他心理防线的最后支柱,在这一刻,轰然倒塌。
寓所内,那“最后的宁静”即将被彻底打破。致命的线索已被敌人捕获,绞索正在收紧。下一步,将是直指核心的毁灭性打击。而对此仍一无所知、仍在“静观其变”的吴石和聂曦,他们的命运,已悬于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