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双轮驱动
wto带来的震荡波在江南省经济肌体中持续传导,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愈发明显。秦墨案头的数据图表直观地展现着这种撕裂:一方面,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新能源汽车、信息服务等新经济领域增势强劲,如同生机勃勃的春笋;另一方面,纺织服装、低端五金、传统化工等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行业,在国际竞争加剧和环保标准提升的双重挤压下,亏损面扩大,就业压力凸显。全省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内部结构分化的“剪刀差”令人心惊。
“不能眼睁睁看着旧引擎熄火,新引擎又接不上力。”在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秦墨指着投影幕布上刺眼的数据对比图,语气凝重,“加入wto,不是请客吃饭,是丛林法则。我们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精准绣花的功夫,打好产业升级的攻坚战。核心思路,就是‘双轮驱动’:一边加速培育新动能,一边全力改造传统动能。”
会后,秦墨牵头起草的《江南省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产业升级二十条”)迅速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文件的核心,便是围绕“双轮驱动”战略,提出一整套组合拳。
对于新动能培育, 文件聚焦“集群发展”和“生态营造”。提出集中资源,在省内有基础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领域,打造2-3个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给政策、给土地,而是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特别是提出设立规模达百亿的省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市场化运作,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期、成长期的创新型企业。
对于传统产业改造, 文件摒弃了“一刀切”的关停并转思路,强调“精准施策”和“价值提升”。针对不同行业特点,提出“一业一策”的改造路径:对还有市场但技术落后的,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施“机器换人”、“生产换线”、“设备换芯”,省市财政给予技改补贴和贷款贴息;对产能严重过剩、环保不达标的,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退出机制,同时做好职工安置和再就业培训;对具有特色工艺和品牌底蕴的消费品行业,支持其拥抱互联网,拓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提升品牌附加值。
文件初稿在征求意见时,不出所料地引发了激烈争论。
省财政厅首先对百亿引导基金的规模提出质疑,担心加重财政负担,建议“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省环保厅则对传统产业改造中“达标排放即可过渡”的条款表示担忧,认为标准过低会留下环保隐患,主张“提标入园,一步到位”。而几个传统产业集中的地市领导,则在私下沟通中向秦墨大倒苦水,担心改造提速会导致短期内经济增长失速、失业率上升,影响社会稳定和自身政绩考核。
面对阻力,秦墨没有强行推进,而是采取了更务实的策略。他亲自带队,逐一拜访相关厅局和地市主要负责人,不是下达指令,而是共同测算、共同研判。
在财政厅,他与厅长一起核算基金投入的乘数效应和长期税收回报,并创新提出“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主导、专业机构管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运作模式,化解了财政部门的顾虑。在环保厅,他邀请专家共同论证,将“过渡期”与严格的“升级时间表”和“在线监测”挂钩,确保环保底线不被突破,赢得了环保部门的支持。对于担忧增速的地方领导,他则拿出周边省份成功转型的案例数据,分析“早转主动、晚转被动”的利害关系,并承诺省里在项目布局、要素保障上给予转型积极地区倾斜支持,稳定了地方的情绪。
经过数轮艰苦的协调磨合,“产业升级二十条”修改完善后,最终提交省委常委会审议并获得通过。文件颁布后,秦墨立即将工作重心转向推动落实。
他选择了基础较好的南宁高新区和面临转型压力最大的清河市,作为“双轮驱动”战略的省级试点,亲自挂帅联系指导。
在南宁高新区,他推动建立了“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整合政府、高校、企业、金融资源,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服务。他特别关注一家由海归博士创办的生物医药企业,在企业为临床试验资金发愁时,亲自协调引导基金管委会进行尽职调查,最终推动基金投下关键的天使轮资金,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在清河市,转型阵痛更为剧烈。几家大型纺织厂因成本攀升和环保压力陷入困境,上千职工面临下岗风险。秦墨没有简单地要求保产能,而是支持清河市采取“分类处置”方案:对一家有技术底蕴但设备老化的龙头企业,帮助其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份制改造,转向高端功能性面料生产;对另外几家规模小、污染重的企业,则果断推动其兼并重组或依法退出,同时由市里牵头组织大型招聘会,并免费提供电商、养老护理等技能培训,帮助分流职工实现再就业。过程中,不乏有下岗职工到市政府门前表达诉求,秦墨要求当地干部耐心接待、妥善安置,但转型的方向坚定不移。
推动“双轮驱动”战略的日子里,秦墨仿佛又回到了在清河攻坚克难的时候,只是视野更宏观,协调面更广。他常常一天跑两三个地方,上午在高校实验室看最新科研成果,下午在传统企业车间商讨技改方案,晚上又和创投机构负责人洽谈合作。林芷若发现,丈夫回家的次数更少了,即使回来,也常常带着一身的疲惫,电话不断。她只能把担忧埋在心底,把家打理得更温暖,让女儿用童真的笑声驱散父亲的劳累。
夜深人静时,秦墨站在省发改委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南宁市璀璨的夜景。东区是高新区灯火通明的研发大楼,象征着未来的希望;西区是传统工业区改造后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园,承载着转型的阵痛与新生。他知道,“双轮驱动”战略刚刚起步,培育新动能非一日之功,改造旧动能更是困难重重。但看到高新区里年轻人追逐梦想的激情,看到清河纺织厂老工人在培训后找到新工作的笑容,他坚信这条路走对了。
前方的挑战依然严峻,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区域竞争的白热化、深化改革的深水区,都在考验着他的智慧和定力。但此刻,他心中充满了迎难而上的决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省发改委这个更广阔的平台上,他要用“双轮驱动”的战略,为江南省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让新旧动能转换的齿轮,咬合得更紧,运转得更畅。这场关乎江南省未来的经济转型之战,他必须打赢,也一定能打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