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考察风波,初现端倪
辰星集团顶层战略会议结束后的第三天下午,阳光正好。
林辰刚结束一场针对集团内部医护骨干的中医急症培训,正准备回办公室处理文件,苏沐雪脚步匆匆地找了过来,神色带着一丝罕见的凝重。
“林辰,刚接到市里的正式通知。”她将手中的平板电脑递过去,屏幕上显示着一份红头文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联合卫生部、科技部组成的联合考察组,明天上午九点,将正式抵达江城,对我们辰星集团进行为期两天的全面考察。”
林辰接过平板,目光快速扫过文件内容。文件用语官方而严谨,强调了此次考察是为了“深入了解民间中西医结合创新模式,评估其推广价值与可行性”,落款处几个鲜红的部委印章,分量十足。
“这么快?”林辰眉头微挑,昨天刚定下战略,今天考察通知就来了,这效率高得有些出乎意料。
“看来,林氏冤案的平反,以及我们之前在康泰分院弄出的动静,比我们想象的更受上面关注。”苏沐雪分析道,她指尖在平板上滑动,调出一份附件,“考察组名单在这里。组长是管理局的副局长,姓周。值得注意的是,副组长……是王振华。”
“王振华?”林辰对这个名字有些陌生。
“就是当初卫生局的那个王主任。”苏沐雪语气平淡,但眼神里透着一丝冷意,“他不知走了什么门路,不仅没受处分,反而调到了中医药管理局下属的一个政策研究室,混了个副研究员。这次,他是以‘专家组成员’兼‘考察组副组长’的身份来的。”
林辰闻言,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这倒是有点意思。曾经的对手,以这样一种身份卷土重来,其目的不言自明。
“来者不善。”林辰将平板递还给苏沐雪,“通知下去,按最高规格接待,但一切如常,不必刻意准备。我们做什么,就给他们看什么。”
“明白。”苏沐雪点头,“我已经让若彤加强了明天的安保和流程管控,晚晴那边也会配合进行适度的正面舆论引导。不过,王振华这个人,小动作很多,我怕他明天会借题发挥。”
“跳梁小丑而已。”林辰语气平静,眼神却深邃如渊,“他若安分,便让他看。他若不安分……呵,正好让上面看看,什么是真正的医道,什么是魑魅魍魉。”
……
第二天上午八点五十分,三辆黑色的官方轿车准时驶入辰星大厦。
以林辰为首,苏沐雪、楚瑶、秦雨烟、夏晚晴、江若彤五位核心成员分立两侧,接待礼仪无可挑剔。集团主要中层骨干身着统一制服,精神抖擞地列队迎接。
考察组一行十余人下车。为首的周副局长是一位年约五十、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戴着金丝眼镜,脸上带着公式化的微笑,与林辰握手时力道适中,言语客气。
紧跟在他身后的,正是王振华。比起当初在江城卫生局时的趾高气扬,此刻的他似乎收敛了许多,穿着一身不合身的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堆着略显谦卑的笑容。但在与林辰视线接触的刹那,那眼底深处一闪而过的阴鸷和嫉恨,却没能逃过林辰的眼睛。
“林董事长,久仰大名啊!年少有为,年少有为!”周副局长笑着寒暄,“你们辰星集团最近可是风头正劲,连部里的领导都多次点名表扬,说你们是中西医结合的典范啊!”
“周局过奖了,我们只是做了一点初步的尝试,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林辰不卑不亢地回应,引着众人向大厦内走去。
按照既定流程,考察首先从辰星医院总院开始。楚瑶作为医院技术负责人,亲自带队讲解。她领着考察组参观了新建的中西医结合病房、标准化煎药房、以及配备了先进仪器的中医诊疗数据采集室。
楚瑶讲解条理清晰,数据详实,面对几位随行专家的提问,她对答如流,充分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前沿的科研思维。周副局长不时点头,偶尔还会拿出笔记本记录几句。
王振华则一直沉默地跟在后面,一双眼睛像探照灯一样四处扫视,似乎在极力寻找着什么破绽。
参观到急诊科时,正值交接班,略显繁忙。王振华眼睛一亮,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足以让周围几个人听见:“楚院长,我看你们这急诊科,中医参与度似乎不高啊?大部分还是西医的抢救设备和流程嘛。这和我们听到的‘深度融合’,好像有点名不副实?”
他这话带着明显的挑刺意味,语气看似疑惑,实则刁难。
楚瑶面色不变,从容应道:“王副组长,急诊抢救,争分夺秒,稳定生命体征是现代医学的优势,我们从不否认。中医的介入,更多是在稳定期后的康复调理,以及像心绞痛、哮喘急性发作等特定病症的即时干预上。我们有一套完整的评估和介入标准,相关数据和案例,稍后在会议室会有详细汇报。”
“哦?是吗?”王振华皮笑肉不笑,“希望你们的案例,不是个例才好。”
这时,周副局长也看了过来,目光中带着审视。
林辰站在一旁,并未插话,只是淡淡地瞥了王振华一眼。
就在这时,急诊科大门被猛地推开,两名护士推着平床飞快冲了进来,后面跟着一脸焦急的家属。
“医生!医生!快救救我爸!他突然胸口疼得厉害,喘不上气了!”一个中年男人带着哭腔喊道。
平床上躺着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面色惨白,大汗淋漓,捂着胸口,呼吸急促困难。
值班的西医医生和护士立刻围了上去,监护仪连接,显示心率极快,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
“怀疑急性心梗合并心衰!准备抢救!”值班医生迅速判断。
现场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考察组的成员们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吸引了目光。
王振华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他觉得机会来了。他清了清嗓子,故意扬高声音:“周局,您看,这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西医抢救啊!中医那套,在这种要命的时候,怕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一个沉稳的声音打断了他。
“让一让。”
只见林辰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平床旁边。他先是快速看了一眼监护仪数据,然后伸手搭上了老人的腕脉,动作如行云流水。
“你干什么!别耽误我们抢救!”一个年轻的西医住院医见状,着急地喊道。
“闭嘴!”之前还对林辰有所质疑的心内科赵医生,此刻却厉声喝止了住院医,他紧紧盯着林辰的动作,眼神里充满了期待甚至是一丝狂热。他亲眼见过林辰创造奇迹。
林辰对周围的嘈杂充耳不闻,三指搭脉不过三秒,眼神一凝。
“不是心梗。是气机逆乱,痰瘀闭阻心脉。”他语速极快,却异常清晰,“准备毫针!”
“林辰!你胡闹!这是什么场合!病人出了问题谁负责!”王振华像是抓住了天大的把柄,厉声喝道,试图上前阻拦。
江若彤脚步微动,看似不经意地挡在了王振华的身前,目光平静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让王振华瞬间噤声,脊背发凉。
周副局长眉头紧皱,但没有出声阻止,只是紧紧盯着林辰。
楚瑶已经迅速取来了林辰专用的针包递上。
林辰捻起一根细长的毫针,甚至没有消毒——时间来不及,他指尖在内关穴附近一拂,精准定位,手腕一抖,针尖便已悄无声息地刺入皮肤。
紧接着是膻中穴、鸠尾穴……
他的动作快得带起残影,下针如风,取穴精准无比。
说来也怪,就在第三针落下后不过十几秒,老人原本急促得如同破风箱般的呼吸,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平缓了下来,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少许。监护仪上,那刺耳的警报声停了,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回升……
“这……这怎么可能?!”一个考察组里的西医专家失声惊呼,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刚才还嚣张跋扈的王振华,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喉咙,张着嘴,脸色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僵在原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周副局长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震惊与浓厚的兴趣。
林辰缓缓起针,对值班医生吩咐道:“生命体征暂时稳定了,立刻安排详细检查,重点排查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后续治疗方案,等检查结果出来,中西医协同制定。”
“是,林院长!”赵医生和值班医生此刻对林辰已是心服口服,立刻恭敬应道。
林辰这才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向一脸惊愕的周副局长,以及面如死灰的王振华,语气淡然如初:
“让周局见笑了。中医能否用于急救,数据说话,不如……眼见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