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航天测控中心的晨光透过舷窗,在环形屏幕上投下道金斑。张叙舟捏着搪瓷杯的手指微微用力,杯沿的磕碰痕迹硌着掌心 —— 这是 1535 章在南极共振出净化网的那只,此刻杯壁正随着月背传来的能量波发烫,杯盖内侧 “冰清玉洁,脉净源长” 的刻字,在灯光下泛着层淡淡的蓝芒。
“中继网的能量波动幅度超过阈值了!” 总工程师的声音带着沙哑,屏幕上的地月能量流像条挣扎的蓝蛇,在同步轨道与月背晶体阵之间反复震颤,“刚稳定没半小时,损耗率又从 8% 蹦回 17%,就像有双看不见的手在扯网线!”
苏星潼的银簪悬在搪瓷杯上方,簪头蓝宝石突然将杯盖刻字投射到屏幕中央。“冰清玉洁” 四个字在能量流中炸开,化作无数冰晶状的符文,将波动的能量流暂时稳住。但就在符文即将形成闭环时,月背方向突然传来道暗能量脉冲,冰晶符文瞬间碎裂了三成,护江力的蓝白光晕猛地一缩:→ 点。
张叙舟的拇指摩挲着杯壁的锈迹,这触感让他想起情绪库第 15 条 —— 中专手工课上,他用砂纸打磨火箭模型的铝皮,磨到指尖发烫也没能抚平那道裂痕,就像此刻看着屏幕上再次紊乱的能量流,心头涌起股熟悉的执拗。
“嫦娥六号传回月背全景图了!” 小林的声音撞碎指挥厅的凝重,屏幕分屏突然亮起,月面的硅基晶体阵正在收缩,原本展开的六角形结构此刻像朵合拢的花,“晶体间隙里渗出银灰色的雾,和 1543 章星尘巨兽的能量特征完全一致!”
银簪的蓝光突然急促闪烁,在屏幕上标出晶体阵中心的异常点 —— 那里的能量读数为负,像是个正在吞噬能量的黑洞。张叙舟将搪瓷杯重重顿在控制台,杯底与金属台面碰撞的闷响,竟让黑洞的扩张速度慢了 0.3 秒。杯盖内侧的刻字在震动中浮现出隐藏纹路,与李冰治水时留下的 “深淘滩低作堰” 碑刻拓片完美重合。
“不是吞噬,是能量转化的临界点!” 他突然抓起杯盖,对着屏幕上的黑洞比划,“李冰当年在宝瓶口设鱼嘴分水堤,就是让岷江的急流在碰撞中沉淀泥沙 —— 月背晶体阵在模仿这个原理,只是缺了道‘分水的坝’!”
俄罗斯航天中心的实时画面切入,安德烈举着块月球玄武岩样本,岩石上的天然纹路正在发光:“我们发现晶体阵的收缩频率,和地球地核自转的频率差了 0.7 赫兹!就像两个齿轮咬不住齿!”
张叙舟的护江力顺着指尖注入搪瓷杯,杯盖的刻字突然与月背晶体阵产生共振,在屏幕上拼出幅完整的地月能量中继网 —— 地球的双极共鸣环是 “源”,同步轨道卫星网是 “渠”,月背晶体阵是 “闸”,三者通过条淡金色的能量线连接,而那条线的断点,恰好落在三星堆青铜神树的星轨纹缺失处。
“把神树星轨纹的三维数据注入晶体阵!” 他对着麦克风吼,同时调出护江 App 的全球协作界面,将中继网的立体图拆分成千万个碎片,“让网友用各地的治水图腾补全能量线,每 1000 万次拼接,就往月背发射 1 次地核共振波!”
指挥厅的大屏突然被无数小窗口填满:都江堰的鱼嘴分水堤、隋朝大运河的船闸、荷兰的拦海大坝…… 全球网友上传的治水智慧正在汇聚,化作能量流注入中继网的断点。善念值的数字像沸腾的水,从 13.45 亿猛地窜向 13.5 亿,每跳一下,屏幕上的金色能量线就延伸一截。
就在能量线即将连接月背的瞬间,月面的银灰色雾突然爆发,化作只巨大的能量手,狠狠拍向晶体阵。护江力骤跌至
点,屏幕上的中继网模型剧烈晃动,同步轨道的卫星信号出现成片丢包,小林手里的轨道中继符突然自燃,灰烬飘落在搪瓷杯上,竟拼出个微型的火箭残骸 —— 和情绪库第 15 条里那个摔裂的模型一模一样。
“是星尘煞力的终极防御!” 苏星潼的银簪刺入控制台的接口,蓝宝石的光芒顺着线路逆流而上,在月背画面上炸开道蓝光,“它在害怕中继网完成闭环!晶体阵里藏着银河系第七地脉的密钥,一旦激活,煞力就再也无法干扰地月能量传输!”
张叙舟突然将搪瓷杯倒扣在操作台上,杯盖的刻字与卫星能量网的接口完美咬合。杯壁的锈迹在护江力催动下脱落,露出里面层细密的纹路,竟是用古篆写的 “月地相牵,脉通九天”—— 这八个字与李冰碑刻的笔意如出一辙,此刻正顺着能量流爬向月背,在晶体阵上方织成道金色的穹顶。
“善念值 13.52 亿!” 总工程师的尖叫劈碎杂音,屏幕上的全球协作进度条突破 99%,最后一块拼图由三星堆博物馆的研究员补上 —— 他们用 3d 打印技术复原了神树缺失的枝丫,那枝丫的角度恰好卡住能量线的断点,“月背的暗能量脉冲消失了!”
护江力在体内掀起巨浪, 点的光晕突然暴涨,蓝白光芒中炸开金色的星芒。张叙舟看着搪瓷杯底的纹路正在发光,那些被锈迹掩盖的古篆,此刻像活过来的鱼,顺着能量流游向月背,与晶体阵的六角形结构融合成个巨大的能量茧。茧内传出声清越的鸣响,像青铜神雀在远古的天空啼叫,又像李冰治水时的号子穿透了时空。
“月背晶体阵完全展开了!” 小林指着分屏,月面的硅基晶体此刻像朵盛开的蓝莲花,每片花瓣都刻着地球的江河脉络,“能量损耗率 0%!地月能量传输效率突破 100%,创纪录了!”
安德烈的声音带着哭腔从分屏传来,他身后的莫斯科测控中心正在播放地球的实时影像:青藏高原的冰川融水变得清澈,长江入海口的赤潮正在消退,亚马逊雨林的瘴气被股无形的力量驱散 —— 这些都是月背中继网传输的纯净星际能量在起作用。“我们的‘月球 - 25’号检测到,氦 - 3 的转化率达到 98%,和青铜神雀的净化效率完全一致!”
张叙舟的护江力在这一刻冲破
点,蓝白光晕透过指挥厅的穹顶,在天空织出张巨大的能量网,将同步轨道的卫星、月背的晶体阵、地球的江河湖海连成个有机的整体。他拿起搪瓷杯,杯盖内侧的刻字此刻与屏幕上的中继网完美重合,突然明白李冰 “深淘滩低作堰” 的真正含义 —— 不是强行堵截,而是顺着水脉的本性,给能量找条既能奔腾又不泛滥的路。
情绪库第 15 条的记忆在此刻变得温暖:那个摔裂的火箭模型,后来被他改成了水轮机的样子,在手工课的最后得了满分。原来所有的 “失败”,都是为了找到更贴合本质的形态,就像此刻的地月中继网,看似经历波折,实则每道裂痕都在引导能量流向更完美的闭环。
“全球地脉纯度提升至 72%!” 小林举着平板转圈,护江 App 的新功能 “星际能量图谱” 正式上线,用户可以看到自己家乡的江河如何与月背能量茧相连,“四川广汉的网友说,三星堆神树的影子在月光下变长了,正好指向月背的方向!”
张叙舟望着屏幕上流转的地月能量流,突然想起 1532 章在南极的玄冰煞,1536 章的黑色冰尘,1543 章的星尘巨兽 —— 这些曾经让他头疼的煞力,此刻都化作了中继网的能量源,被晶体阵转化成滋养地球的暖流。就像搪瓷杯上的磕碰痕迹,看似是损伤,实则成了握得更稳的支点。
环形屏幕的角落,突然弹出组预测数据:按当前传输效率,银河系第七地脉的能量将在 72 小时后抵达地球同步轨道。张叙舟的护江力稳定在
点,蓝白光晕里,他仿佛看见无数条能量线从月球出发,顺着中继网爬向更远的星辰,而地球,正像颗被能量线包裹的蓝水晶,在宇宙中缓缓旋转。
“准备‘天网诀’第四式。” 他对着对讲机说,指尖的泉引指符文与月背能量茧产生共鸣,“告诉全球网友,地月中继网建成了,接下来,该去接银河系的能量回家了。”
晨光铺满指挥厅时,张叙舟将搪瓷杯放进展示柜,旁边摆着那个铝皮火箭模型。杯盖的刻字与模型的裂痕在阳光下形成奇妙的呼应,像在诉说个简单的道理:所谓护江,不过是带着所有的伤痕与执念,给能量找条回家的路。而这条路,从李冰的鱼嘴开始,经过三星堆的神树,此刻正顺着月背的晶体阵,通向更广阔的九天。
毕竟,当地脉能连着星月,当善念能跨越光年,再遥远的宇宙,也不过是地球的后花园,等着被护江人的双手,种满温暖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