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内,一排精致的紫砂壶冒着热气,伙计们熟练地冲泡着各式茶底。
最引人注目的是墙边设有的诗画角,备有文房四宝,供客人即兴创作。
来一杯茉莉奶茶。
我要墨香系列的。
桂花奶茶两杯。
点单声此起彼伏,最先尝到奶茶的人们无不露出惊艳的表情。
妙啊。这茶香与奶香融合得恰到好处,甜而不腻,香而不浊。
墨香系列果然名不虚传,黑芝麻与奶茶的搭配天衣无缝。
快看,这杯壁上还挂着茶汤,像是水墨画一般,真是雅致。
更妙的是,很快就有文人在诗画角即兴创作。
一位老儒生喝了一口茉莉奶茶,挥毫泼墨:奶香茶韵两相宜,一盏清甜解百忧。
引得众人拍手叫好。
不到晌午,奶茶已经供不应求。
伙计不得不挂出今日奶茶已售罄的牌子,引来后面排队者的一片哀嚎。
什么?这就卖完了?
我排了半个时辰啊!
明日要更早来才是。
伙计,能不能通融一下,我就买一杯,就一杯。
过桥米线铺子则更显雅致。
二楼临窗的位置早已被预订一空,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体面人家。
这过桥米线的吃法倒是新奇。一位衣着华贵的夫人打量着面前的阵仗。
一碗滚烫的浓汤,旁边摆着十几种生鲜配料,薄如蝉翼的鱼片、鸡片、火腿、翠绿的蔬菜...…
伙计熟练地演示着吃法:夫人请看。
先将生配料放入热汤中烫熟,最后加入米线。
这样汤鲜料嫩,米线爽滑。
很快,铺子里面响起一片赞叹声。
这汤底鲜美异常,是用老母鸡和火腿慢炖的吧?
鱼片薄如纸,入汤即熟,鲜嫩无比。
这米线爽滑劲道,配上鲜汤,真是绝配。
最妙的是,过桥米线不仅美味,吃法也雅致,很合江南人体面讲究的性子。
很快就成了宴请小聚的新选择。
李夫人,明日我在过桥米线铺子设宴,务必赏光啊。
张姐姐说得是,那里环境雅致,吃食也别致,正是待客的好去处。
相比之下,麻辣烫店就更热闹了。
虽然店名带着热辣风情四个字,但经过苏寻衣改良。
降低了辣度,增加了鲜味,更适合江南人的口味。
店门口支着几口大锅,奶白色的汤底翻滚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配料区摆满了各式菜品:鱼丸、虾饺、笋片、豆腐..….琳琅满目。
我要鱼丸、虾饺、青菜,少放点辣椒,一丢丢就好了。
给我来份特辣的,多放豆皮,我倒要看看这麻辣烫,到底有多辣?
这汤底真香啊,给我来碗清汤的。
顾客们端着热气腾腾的麻辣烫,坐在长桌旁大快朵颐。
虽然吃得满头大汗,却个个眉开眼笑。
过瘾,辣中带麻,麻中带香,越吃越想吃。
这汤底鲜美,第一次我就爱上了。
配上奶茶,辣了喝一口,真是绝配。
有趣的是,很多本来不敢吃辣的人也被吸引过来。
在朋友的怂恿下尝了一口后,立刻被这种麻辣鲜香的味道征服。
原来麻辣烫这么好吃?我今天都不敢尝试。
是啊,这辣度正好,我们江南人也吃得惯。
不到三日,赵家三家美食铺子就已经风靡全苏州。
奶茶铺每日限售三百杯,往往开门一个时辰就售罄。
过桥米线的预订已经排到七日后。
麻辣烫铺子更是从早到晚座无虚席。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很快出现了代排队的行当。
有些机灵的小厮专门帮人排队买奶茶,一杯加价五文钱,生意居然也很好。
小姐,要不要奶茶?刚买到的,加价五文就卖。
你这奸商,原价十文的奶茶你要卖十五文?
嫌贵您自己排队去啊,看能不能买得到。
文人圈子里更是兴起一股奶茶诗会的风气。
几位知名文人联合在【茶语小筑】举办诗会,一边品一边吟诗,引得众多学子前来观摩。
一盏奶茶香满室,半卷诗书意自悠。某才子即兴吟诵,赢得满堂彩。
茶语小筑开业不过旬日,已然成为苏州文人雅士最钟爱的聚集地。
然而,在这些风雅之士的谈笑间,总绕不开一个话题——那幅传说中的《兰亭序》。
听说周公子在府城花十万两买下了《兰亭序》,此事可是真的?一位白须老儒品着奶茶,眼中满是向往。
千真万确,当日我恰好在府城,亲眼所见!一个青衫书生激动地说。
那字迹飘逸如云,气韵生动,堪称神品。
可惜啊可惜,如此神品却不得一见。众人唏嘘不已。
这话题很快在苏州文人圈中传开。
不少人与周家有交情的,都纷纷上门求见,希望周少宸能拿出《兰亭序》供大家观摩。
少宸兄,你我同窗多年,就让我看一眼吧。
周公子,家父与令尊是世交,这个面子总要给的吧?
若是周公子肯出示《兰亭序》,我愿出千金求观。
周少宸被烦得不行,这日来到客栈与苏寻衣商议生意时,忍不住抱怨起来。
这些人天天来烦我,好像我藏着什么宝贝不给人看似的。
苏寻衣正在查看新到的面料,闻言轻笑:周少爷的确是藏着宝贝啊。
十万两买下的《兰亭序》,任谁都想一睹真容。
周少宸叹气:岂能随意示人?
光是保管就要费尽心思,若是拿出来观摩,难免有损毁的风险。
他忽然眼睛一亮:对了,苏夫人的字迹与王羲之颇有神似之处。
不如,你再仿写一幅,让我拿去搪塞那些人?
苏寻衣放下手中的面料,沉吟片刻:神似那是万万不敢说,王大家的书法我连十分之一都没有领悟到。
不过所言,这倒是个主意。
苏寻衣眼中闪过狡黠,何必搪塞?不如大大方方地展示。
周少宸不解:苏夫人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