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中的地砖,不少已经碎裂,走起路来坑洼不平。
苏寻衣对沈砚安说道:“这些破碎的地砖也要清除,重新铺上新的地砖。”
沈砚安也是一一记下。
道观的后方,还有一个小小的花园。
原本应是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如今早已杂草丛生,花枝凋零。
苏寻衣见状:“这花园也要打理一下,我们从村子里弄些野花过来栽种着。”
玄清道长看着苏寻衣忙碌的身影感慨道:“苏夫人,你的善心定会得到福报。”
苏寻衣谦逊地说道:“道长,这是我应该做的。
若不是您收留,他们还得住山洞呢。”
苏寻衣和沈砚安又到处看了看,最后决定再把大门给换掉。
这几日,在苏寻衣的精心安排下,各项修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杨庄叔带着新买好的瓦片,来到道观。
扶寻他们从背篓里拾出瓦片,再爬上屋顶,把那些破碎的瓦片更换掉。
经过几天的努力,屋顶焕然一新,全是青砖大瓦片。
与此同时,墙壁也被兄弟们重新涂抹上了白石灰,整个道观显得明亮而整洁。
新打造的供桌也被搬进了正殿。
庭院中的地砖全部更换完毕,众人走在平整的地面上,心情也格外舒畅。
花园经过苏寻衣的悉心打理,现在也变得焕然一新。
沈砚安则是为大门更换了新的门轴,还将大门重新刷上了朱红色的油漆。
道观的厨房,炉灶也进行了修缮,破损的烟囱被重新砌好,做饭时不会再被浓烟呛到。
道观中的厢房,窗户纸破损,苏寻衣让人换上了新的窗户纸,还添加了一些简单的家具,住起来更加舒服。
进门的照壁,更是被从打磨新雕刻了一遍。
观内的壁画,全部用画笔描了一遍。
就连装饰物都被彻底清洗了一番。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道观也修葺的差不多了。
苏寻衣和玄清道长再次漫步在道观中。
玄清道长感慨地说:“苏夫人,道观能有今日之新貌,全依你的善心之举。”
苏寻衣微笑着回答:“道长,原来我才发现,亲力亲为的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会让自己更开心。”
远远的,两人就看到几个孩子跑着过来。
“娘,娘亲,道长。”
“今日下学这么早啊?”
几个孩子异口同声的回答:“夫子说,再过几日就不用上学了。
明日休沐,所以夫子今天就让我们早点回家了。”
玄清道长趁机说道:“那正好,今日修葺的差不多了,明日要举行仪式。
到时候苏夫人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参观?”
大宝盯着玄清道长:“道长啊,这要举行什么仪式啊?”
“小友,这你就不懂了。
这道观是你娘亲出钱修缮的,咱们肯定是要敬告神灵,以表达对你娘亲的感谢。
其次就是修缮好的道观对比之前来说算是新生,为道观注入了新的灵气和力量。
三是因为青云观也还有一些教徒,借此机会,也让他们交流一番。”
大宝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那肯定特别庄重的吧?那我们明天一定来。”
玄清道长又和大宝聊了会天。
苏寻衣带着二宝他们在道观里看了一圈,最后来到了偏殿。
“嫂子,您怎么来了?”
“我就是带几个孩子走走,顺便过来看看, 你们最近还好吗?住的习惯吗?”
“都挺好的,谢谢嫂子关心。”
一个腿断了的人连忙给几人倒茶。
“不必倒茶了,我一会还要出门。那你先歇着。”
“唉唉,嫂子慢走。”
出了偏殿,二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一声不吭。
三宝四宝则是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辰时,钟声悠扬清澈,回荡在宁静的山谷之中。
一众道士身着整洁的道袍,神情庄重,齐聚在道观的庭院之中。
吉时已到,主祭道士轻拂衣袖,率先点燃三炷清香,香烟袅袅升起。
其他道士们随后跟上,整齐地排列在后面。
“娘,平时看着青云观也没什么人,没想到今天还挺多的。
最上面那个老道士,竟然穿紫色道袍,好帅啊。”
“大哥,相传言道老祖老子骑牛出关时‘紫气东来’,所以道教崇尚紫色服饰。
不过这紫色法衣也并非人人可穿。
只有大师或者高阶法师才可以穿。
想来这道士应该是青云观观主,今日又逢祭祀大典,才出来祈福的吧。
至于青云观的道士这么多,应是平时在外云游的归来了,再过一段时间,也该过年了。”
大宝摸了摸头;“还是老二懂得多。 ”
苏寻衣也看着二宝,心中暗道:懂得还挺多,她在后世都没见过紫衣道长。
不过又想起这是玄清道长的师傅,看着都是一位得道高人,加之那天说的话,她是一句没听懂。
果然,高人就是高人。
随着庄严的道乐声响起,仪式正式开始。
道士们迈着稳健而庄重的步伐,绕着道观的三清殿行走。
他们踩着“禹步”,行走的时候,齐声诵经。
经文的声音低沉而悠扬,仿佛在与天地神灵沟通。
手中的法器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与诵经声相互呼应。
当队伍来到三清殿之前,道士们停下来,面向神像,再次行拱手礼和稽首礼。
主祭道士高声念诵祈福的经文,祈求神灵保佑世间平安、风调雨顺、众生安康。
其他道士们则虔诚地附和着,神情专注。
祈福结束后,道士们依次将手中的香插入香炉,香烟缭绕,寄托着众人的美好心愿。
“老二,这道长和我们走路都不一样。”
二宝依旧耐心的解释着:“道教举行仪式时,常走的步法被称为“步罡踏斗”。
其步法是根据北斗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
他们认为用这种步态祭神,可遣神召灵,获七星之神气,驱邪迎真。
春从东面西,先步斗柄,次入斗口,掐罡收炁行持。
夏从巽面乾,秋从坤面艮,冬从乾面巽。
悉依前法,步罡念咒。”
“二哥哥,你说的我听不懂,太深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