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别打了!”
这引路弟子从怀里掏出了小千镜。
“钱都在这里面,你要的话自己转走吧。”
王举接过小千镜,也不转钱,直接将其掰成两瓣,摔在地上。
笑话,通过灵网转钱,脑子坏了才这样做。
有转账记录,找修行信道的修士,一查就能查到他身上。
没有信道手段防护,王举才不会在灵网上留下自身相关信息。
之前在宝黄天卖灵骨都已经很出格了。
……
引路弟子默默垂首,心中暗啐一口。
王举这举动,让他更加肯定,这家伙就是一个普通散修,只是胆子比较大而已,应该没什么背景。
因为稍微有点手段,也会有暗渠户头走账,不至于砸了小千镜。
王举也暗道可惜,这人大部分钱财肯定在小千镜,通过灵网就能转走,可惜他没有暗渠户头。
所谓暗渠,喻指钱财流转如潜行于地下的沟渠,不见天光,难寻踪迹。
修行界中,凡不愿留下交易痕迹者,多会使用这类账户——既无实名绑定或是假实名,亦不接入灵网主脉,全凭特制的“渠引符”操作,便是信道修士以溯源之法探查,也查不到半点关联的蛛丝马迹。
不过,在青冥仙朝,私开暗渠户是违法的。
没有这方面的门道,有钱也开不了。
他早就想买一个暗渠户头,但在宝黄天找来找去,也寻不得门道。
没有人引介,没人敢把这东西卖给一个生人。
抓住可是要治罪的。
……
砸了小千镜,王举又给这引路弟子来了一记窝心脚,随后晃悠着离去。
他回了山门。
赵猛和周砚两人都没在,他们结伴去出任务了。
出任务,为仙门做贡献,从而赚取钱财修行。
这才是大多数护道者常走的的路子。
不过,这条路虽然是正道,但是太辛苦,太缓慢。
忙活半年,也不够卖一根灵骨来的快。
王举自然不选。
……
回房间后,王举寻掮客霄爷问了问,想看看有没有开暗渠户的门道。
但是霄爷似乎还信不过他,信誓旦旦告诉他没有这方面的门道。
几十年的老掮客,没有这门道,王举自是不信的。
但对方信不过他,他也没办法。
这门路,实在太重要,关乎他以后掠夺来的灵骨销赃。
沉吟片刻,王举转而给苏璃传去消息询问。那女娃修为虽平平,却能为他办妥籍符,可见背后亦有些人脉。
消息发去,却迟迟未得回应,想来苏璃正忙。
王举也不焦躁,他与苏璃自入清虚仙宗后,曾借小千镜有过几次闲谈,知晓她入的是黄岐宗。
那是个专精医道的小型仙宗,与她所修之道倒也契合。
只是她至今仍未入道。
据苏璃所言,黄岐宗与寻常仙宗大相庭径,门内弟子任务极是繁苛。
白日里要奔波治病救人,夜里还得处理海量灵草,往往从晨至暮忙得脚不沾地,连打坐调息的余暇都少得可怜。
王举望着小千镜上暗下去的符文,暗忖这般忙碌,怕是一时半会儿难以回复了。
王举想着,给陆明也发消息询问了一下,虽然与陆明的关系没有苏璃这般亲近,但问问,总归不会有什么损失,万一有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没多会,陆明回了他,表示没有这种门道。
两人随意寒暄了几句,便结束了对话。
直至深夜,苏璃才回他消息。
苏璃的消息带着几分歉意,字里行间满是疲惫:“举哥,抱歉才看到消息。”
“你说的暗渠户……我倒是听人说过,但还真没这方面门道。”
“黄岐宗规矩严,弟子们平日接触的都是药材、诊案,交易也多走宗门账目的明路,连私下换些灵草都得登记……”
“我问了身边相熟的师姐,她们也没有能无痕收款的法子,怕是帮不上你了。”
王举看着消息,指尖在小千镜上顿了顿。
他倒也没太失望,回了句:“无妨,小妹,忙碌一天,你也累了,先休息吧,不用回我了。”
苏璃或许真是累到了,全无往日活泼,只回了一个“好”字,便没了消息。
……
看来这暗渠户的门路,还真不好找。”
王举收起小千镜,心中默默思忖。
主要是他人脉太浅,平日独来独往惯了,交下的两个护道者本就没什么本事。
且彼此也无深交,便是真有门路,也未必肯说与他听。
没有一个能托底的人脉,关键时刻想寻个隐秘门路都处处碰壁,可见人脉不行,行事便处处受限。
往后若真要做些出格事,没有可靠的人脉牵线搭桥,怕是寸步难行,终究吃不开。
回头想想,自己在大淳微末之时,曾交下拴牛和王谷两个。
彼时他们虽无大能耐,却也在困顿中给过不少实在帮助。
入武院时,又江玉儿相交,凭那点情分,她才请得武圣出手护了自己一回,否则早在抱丹之际,自身性命便丧于张道源之手。
这些往事,都在印证人脉的重要性。
自身修为固然要强横,可若未到横行无敌的境界,人脉便是不可或缺的助力。
如同猛虎独行虽能猎食,却难保不遇群狼环伺。
若有同类相援,方能少些顾忌,多几分底气。
王举望着窗外月光,心神微动——看来,往后除了打磨修为,在人脉方面,也得花些心思经营了。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
所谓人脉,也不过是价值互换,首先自己得强大,有价值。
不然别人又凭什么与自己相交。
……
王举卧睡一夜,早上醒来,打开小千镜,看到彭稀发了一大堆消息。
在问他借钱。
前面是在苦苦哀求,看起来可怜的不行,后面看他没有回应,似乎急的跳脚,竟威胁起来。
扬言若是不借钱,就要将王举这个护道者从仙门遣退。
王举看完,冷笑了两声。
“遣退?”
退不退,他还真不怎么在意。
自身境况,往浮世阁那般龙蛇混杂之地,恐较仙门更易安身。
本就有下山之念,遣退恰遂他意。
然念及护道者名分尚存,王举终向彭稀发去最后一语,意在劝勉:
““汝若尚存半分人性,当自谋脱身于泥沼。”
“否则,吾将汝此等言语原样转呈汝祖,令其亲见——其悉心教养、引为傲者之孙,是如何向护道者苦求借贷,求之不得便撒泼威胁,竟连逐退之言都能说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