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太极宫的金銮殿上已是气氛凝重。三皇子赵焱跪在玉阶前,声泪俱下地控诉:“父皇明鉴!七弟周深印制《科举黑幕录》散布民间,分明是诬陷皇嗣、动摇国本!”
皇帝的目光转向站在文官队列末位的周深:“七皇子,你有何话说?”
周深稳步出列,手中捧着两本装帧迥异的书籍。他声音清朗,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儿臣恳请父皇先观此二书。”
太监将书籍呈上御案。一本是工部耗时三年雕版印制的《论语》,另一本则是民间流传的《科举黑幕录》。皇帝抚过两本书的纸张,眼中闪过惊异——后者墨迹均匀,装帧虽简但字迹清晰,明显不是手工抄录所能及。
“此乃儿臣改进的活字印刷术。”周深解释道,“单字烧制,排版印刷,一日可成书百册。三皇兄指控儿臣散布册子,却不知若无机巧,如何能在三日内让此书传遍京城?”
三皇子脸色骤变,厉声道:“休要转移话题!你诬陷本王垄断科考,证据何在?”
周深从袖中取出一卷名册:“去岁春闱,三皇兄门客共六人中举,其中四人答卷笔迹与此前模拟试卷如出一辙。”他又呈上账本,“京中三大书坊皆由三皇兄幕僚暗中操控,举子须购千两银子的‘备考密卷’方得提点。”
殿内哗然。几位老臣接过证物细看,纷纷变色。
三皇子冷笑:“伪造证物,谁人不会?”
“儿臣有人证。”周深转身向殿外示意。禁军带进一名衣衫朴素的老者,正是京城最大的百货商行掌柜。
老者跪拜道:“小人店中《科举黑幕录》皆由匿名书生寄存,三殿下府上管家曾三次前来查问,还威胁小人交出所有存书。”
三皇子怒极反笑:“好个七弟!处心积虑构陷于我,莫非是想铲除异己,图谋储君之位?”
这话太过直白,连龙椅上的皇帝都皱起了眉头。
周深却忽然跪地叩首:“父皇明鉴,儿臣若有争储之心,何须等到今日?三年前北疆赈灾,两年前江南治水,儿臣皆主动请缨远离京城。此次揭露科考黑幕,只因不愿见寒门学子十年苦读付诸东流!”
他抬头时眼眶微红:“江南才子柳文渊,连续三届落第,今春投河自尽前留书:‘科场不公,寒门无路’。此信现存儿臣府中,请父皇过目。”
大殿之上一片寂静。几位出身寒微的官员暗自点头。
这时,一直沉默的皇叔忽然开口:“陛下,老臣近日巡查京畿,发现民间对科考积怨已深。若再不整顿,恐伤国体。”
三皇子见状,急忙辩驳:“父皇,儿臣确实管教门客不严,但绝无垄断科考之事!七弟所用证物皆可伪造,人证亦可收买……”
“够了。”皇帝打断他,目光扫过殿下众臣,“朕记得去岁状元答卷,策论部分与三皇子昔日文章有七分相似。当时只以为是巧合,如今看来……”
他沉吟片刻,最终下旨:“三皇子赵焱,即日起软禁府中,待查清科考一案再行发落。七皇子周深,朕命你主审此案,务必给天下学子一个交代。”
退朝钟声响起时,周深最后一个退出金殿。阳光照在他腰间的玉佩上,映出一道微弱蓝光——那是系统刚刚奖励的“信息溯源”技能正在启动。他望向宫门外长长的甬道,知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