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嚣张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听筒里传来的忙音像是一记冰冷的耳光,扇在何粥粥脸上。愤怒和屈辱让她浑身颤抖,但这一次,她没有像以前那样感到无助和恐慌。
周浅不在,她必须自己站起来。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颤抖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将林月的来电号码截图保存。然后,她打开电脑,将那个造谣的专栏文章、网络上恶意引导的帖子、以及供应商和客户突然变卦的邮件记录,一一截图、存档、归类。
愤怒没有冲昏她的头脑,反而让她变得更加清醒和锐利。这段时间在周浅身边,她不仅见识了风浪,更潜移默化地学到了面对危机时,冷静和策略远比情绪更重要。
她首先联系了合伙人,将情况坦诚相告,并展示了部分证据,明确指出这是有针对性的恶意中伤。“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是自乱阵脚,而是用事实反击。”何粥粥的声音出奇地平静,“我的毕业证书、设计作品的原始手稿和创作时间线,都是最好的证明。”
合伙人被她沉稳的态度感染,也迅速冷静下来。
紧接着,何粥粥联系了几位一直合作愉快、且对她人品和能力有深入了解的重要客户和同行。她没有哭诉,而是客观地陈述了事实,并提供了部分证据,暗示这是竞争对手的恶意打压。“清者自清,但我需要各位基于对我们以往合作的了解,在必要时能说句公道话。”她语气诚恳,不卑不亢。
她的专业素养和平时积累的良好人缘在此刻发挥了作用。几位有分量的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支持,愿意在必要时为她作证。
对于网络上的谣言,何粥粥没有选择亲自下场与人对骂,那只会拉低格调,陷入无休止的纠缠。她与合伙人商议后,决定采取更专业的法律途径。他们联系了律师,准备对那家发布不实信息的专栏和几个恶意造谣的账号发出律师函。同时,她将自己所有学历、资质证书以及被指“抄袭”作品的完整创作过程、时间戳证据整理成清晰的图文,交给了合作的公关团队,准备在适当时机一次性发布,以正视听。
最后,她拨通了周浅特助李锐的另一个紧急联络号码。这一次,电话接通了。她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重点是林月的电话威胁和目前对工作室造成的实际商业损害。“我需要周总留下的人脉资源,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对林月家族施加一些商业上的压力。”她清晰地提出要求,语气冷静得像是在汇报工作,而非求助。
李锐在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有些惊讶于她的冷静和条理,随即迅速回应:“明白,何小姐。我会立刻处理。”
挂断电话,何粥粥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手心因为紧张而布满冷汗,但她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
她不再是那个只能躲在周浅羽翼下、被动承受风雨的何粥粥了。周浅给予她的,不仅仅是保护和资源,更是一种面对强敌时不屈的底气。她开始学着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扞卫自己的领地和尊严。
几天后,效果开始显现。
那家发布谣言的专栏悄悄撤下了文章,发布了措辞含糊的“更正声明”。几个跳得最凶的营销号纷纷删帖。之前态度暧昧的供应商和客户,也重新主动联系,语气客气了许多,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
林月的家族生意,似乎也突然遇到了几个不大不小的“麻烦”,焦头烂额,自然暂时无暇再来找何粥粥的晦气。
风波虽然没有完全平息,但势头已经被有效遏制。何粥粥用她的冷静、智慧和行动,成功地化解了林月的攻势,守住了自己的事业和名誉。
当她再次站在工作室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流时,心情已然不同。
她依然担心着周浅的安危,思念着他的怀抱。但这一次,在分离和危机中,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力量和成长。
她开始明白,真正的安全感,不仅仅来自于他人的庇护,更来自于自身变得强大。而她,正在这条路上,一步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