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果子离开后的日子,时间仿佛被拉长。最初的几天,何粥粥被巨大的失落感和担忧笼罩。她习惯性地在课堂上寻找那个清冷的身影,在夜晚聆听是否有熟悉的脚步声,但回应她的只有空荡的寂静。掌心的黑羽是她唯一的慰藉,那冰凉的温度提醒她,分离是暂时的,他正在另一个世界为她、也为三界平衡而战。
然而,她不能永远沉溺在等待和不安中。玄夜的威胁并未消失,周果子布下的结界虽然强大,但若她自身不够强大,终究是空中楼阁。更重要的是,那份苏醒的前世记忆——阿蘅自愿承担的责任与牺牲,像一颗种子,在她心中悄然发芽。她不能再是那个需要被时刻保护的何粥粥了。
契机很快出现。先是宿舍楼里有女生传言深夜在水房看到哭泣的白影,导致人心惶惶。放在以前,何粥粥或许会避之不及,但现在,她主动在深夜前往探查。凭借逐渐敏锐的灵觉,她很快发现那只是一个因失恋而自杀、执念未消的女生的残魂,因能量微弱甚至无法显形,只是无意识地重复着生前的悲伤。何粥粥没有动用周果子留下的力量,而是尝试着用阿蘅记忆碎片中安抚亡灵的方式,带着同情与它沟通,最终引导它放下了执念,自行消散往生。
接着,旧图书馆的某个区域总在特定时间散发出令人不适的寒意,导致书籍莫名掉落。何粥粥查阅地方志和周果子留下的部分典籍,推测那里可能曾是无主孤坟的旧址,因学校扩建被掩埋,残留的地气影响了环境。她没有强行驱散,而是选择在月圆之夜(阴气最盛时),以简单的净化和安抚仪式,调和了那里的能量场,问题也随之解决。
这些事件规模很小,解决的也并非厉鬼凶灵,但对何粥粥而言却是至关重要的锻炼。她开始学着不再纯粹依赖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感知能量的流动和情绪的回响。她尝试调动体内那股与彼岸花印记相连、却不再狂暴的力量,虽然生涩,却逐渐找到了些许控制的门道。她甚至翻出了周果子留下的那些晦涩古籍,结合阿蘅的记忆碎片,努力理解阴阳平衡、魂魄本质的奥秘。
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一次,她试图超度一个怨气稍重的灵体时,因经验不足,险些被其负面情绪反噬,幸好周果子布下的结界自动激发护主,才化险为夷。那次经历让她后怕不已,但也让她更深刻地认识到力量的边界和谨慎的重要性。
她不再轻易恐惧,而是学会了观察、分析和冷静应对。她发现,很多灵异现象并非恶意,只是执念、误解或能量失衡所致。沟通、理解和引导,有时比单纯的力量压制更有效。她的眼神褪去了过去的惊慌和迷茫,多了几分沉静和坚定。
同学们也渐渐察觉到了何粥粥的变化。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独来独往、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疏离感,反而在有人遇到“怪事”时,会给出一些看似不经意、却往往能解决问题的建议。虽然大家依然觉得她有些神秘,但之前的排斥和恐惧,逐渐被一种微妙的信赖所取代。社长张浩甚至开玩笑说她是“民俗学小专家”,有什么奇怪的传闻都爱找她聊聊。
这些微小的成功和认可,像涓涓细流,汇聚成何粥粥内心自信的源泉。她仍然会紧紧握着那片黑羽入睡,仍然会担心冥界的战况和周果子的安危,但那种担心不再是无助的恐慌,而是一种带着力量的牵挂。
她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充满未知与危险,玄夜及其背后的势力依然虎视眈眈。但她更知道,逃避和依赖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有自身强大起来,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才能在未来的风暴中,不仅仅是被保护者,更能成为与他并肩而立的力量。
夜深人静时,她会走到窗边,仰望星空,仿佛能透过无垠的夜空,看到那个正在征战的身影。
“周果子,你看到了吗?”她在心中轻声说,“我在努力,努力变得更强。等你回来时,我会让你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我。”
成长的轨迹,已在独自面对风雨的日子里,悄然铺开。独当一面的旅程,虽然刚刚开始,却已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