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蕴宁准备的资料极为详实。
方景清站在会议室内,正对着一排端坐的科技部高层。
紧张是不可能紧张的。
他在汇报中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
1. 低保真模型的整体趋势曲线与重点参数调整效果;
2. 中保真计算的构型设计、边界条件设置及阶段性目标;
3. 高保真仿真与实验验证的后续推进计划。
他站在讲台前,指着计划进度表,语气平稳而清晰地说明道:
“根据原定计划,项目在半年节点应当进入中保真阶段的后期,但由于新型燃料的燃烧参数较为复杂,模型调试工作量超出预期,整体进度略有延迟。目前,核心模块已完成稳定运行验证,整体趋势符合设计预期。”
“呆头鹅”徐良诚听完方景清的汇报,神色平静中带着几分遗憾。
虽然他对姜蕴宁没有亲自到场感到失望,但对她这种作风,他早已见怪不怪。
像当初的苍穹系列,所有的中期汇报,全部都是陈柏然来的,毕竟陈柏然管项目管理,倒也算顺理成章。到了旭日系列,所有的中期汇报,基本都是研究所所长莫清文来的,你敢信吗?人家可是研究所的所长,日理万机,还一连帮她跑了三次汇报。直到后来陈柏然接手管理,又变成陈柏然来。
阶段汇报从来不仅仅是通报进度的例会。
一旦预算超支或进度滞后,负责人就必须在会上详细说明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
因此,许多项目负责人格外重视阶段汇报——不仅是对科研成果的检验,更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申请后续拨款和获得必要的资源支持。
徐良诚转头对旁边的副部长低声说道:
“这款新型燃料的燃烧特性比预期复杂得多。反应链很长,能量释放与气流相互影响,容易产生波动,所以推力曲线的预测和收敛比传统燃料困难得多。”
他顿了顿,语气里带出一丝赞许:“不过没想到,他们还是在半年内顺利跑通了低保真模型。这说明整体耦合方向是对的,至少系统在理论上已经闭合。”
徐良诚部长的能力还是太全面了。
副部长国伟并非技术出身,主要负责经济管理,对战略布局、预算执行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内容更为关心。因此,他对徐良诚刚才的技术讲解显得有些迷惑。
旁边的技术助理见状,低下头,耐心地补充道:
“部长说的‘反应链太长’,是指燃烧过程中每个分子要经过一连串反应步骤才能释放能量,就像做菜要走十几道工序。燃烧释放的能量会影响气流,气流又反作用燃烧,就像火焰和风互相拉扯,稍有偏差,推力就容易出现波动。气动力正是高性能发动机研发的核心指标,而这一环节,也是整个过程最难的一步。”
国伟一下子就听清楚了,他赞赏地看了技术助理一眼,然后点点头,“能把新燃料和整机系统稳定结合,确实不容易。”
徐良诚轻叹一声,“姜蕴宁每一次都能给我惊喜。”
汇报结束后,方景清正准备离开会议室,返回研究所,手里还拎着整理好的资料。
忽然,徐良诚拦在他面前,微笑着开口:“学弟,这么久没见,花点时间聊聊天?”
忙都忙死了,哪有心思聊聊天?
方景清心里说着不要,但身体却很诚实,面上自然地扬起一抹礼貌的笑容,答道:“好啊,学长。”
“我好久没去见老师了,不知道老师……”
“学长,打断一下,我也好久没去看老师了。”方景清淡淡说道,脸不红心不跳。
徐良诚愣了愣,抽着嘴角说:“……可那是你爸你妈啊。”
方景清嘿嘿一笑,“进了破空项目之后,破空二号就是我爸我妈,我现在一切以它为中心,以食堂、宿舍、实验室为三个基准点,只解决主要问题。”
该说不说,思想觉悟挺高呢。
“再说了,你也知道我爸我妈是什么样子的人?看着我无所事事,那眼刀子能剜人。我已经很久没回家了。”
方景清的父母,方书辰和徐芳华,都是机械工程领域的教授。他们为整个行业输送了大批骨干力量。
目前,两位教授都快八十了,用网友的话,这正是闯的年纪。两个人均退休后返聘,平日里忙得不可开交。
方景清自己也很忙,平时很难抽出时间与父母相聚。
在梦里,他们还能偶尔相聚;现实中,过去他们每个月固定通一次电话,而随着两位老人年事渐高,这个频率改成了一周一次。每次的对话都是——
“妈妈,是我。”
“哦,是儿咂啊,有什么事吗?”
“你们两个的身体还好吗?”
“没问题。”
“你们要注意……”
电话那头略微不耐烦地打断:“儿咂,有没有重要的事情?没有就挂了,确定还能喘气就行了。”
“没……没了……”
“那再见!”
“嘟——嘟——嘟——”
方景清每次想起这些电话,都觉得自己和父母像是复读机。每个星期重复同样的对话,一遍又一遍。
“也……行吧。”徐良诚无奈地说。
这家人,或者说,大部分科研家庭都是聚少离多。工作占据了生活的大部分,即便心中挂念,也只能靠电话和偶尔的聚会维系联系。
尤其是像方书辰和徐芳华这种级别的教授,本身科研和项目都非常繁忙。方景清出生后,父母又接到新的工作任务,不得不投入更多精力在工作上。
于是,他在出月子之后就被送到方书辰的妹妹家——她是江市大学的文学教授,平时时间相对宽裕,能照顾孩子,也为方景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熏陶。
徐良诚与方景清的相识,也完全归功于方书辰教授。方书辰曾是徐良诚的研究生及博士生导师,是他科研道路上最早的引路人。在方书辰的指导下,徐良诚第一次参与了国家级重点项目。这段经历不仅让他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科研体系中规划方案、解决问题,也为他日后独立承担重大科研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好奇:方景清有如此背景,为何当初项目仍未能通过审核?
科研背景强大,也并不意味着每个项目都能顺利过关。项目审核涉及方案设计、资源分配、评审意见等多方面因素,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项目未获批准。更何况,若方书辰教授知道方景清的项目因为他的原因被“放了水”,估计他能拿棍子直接冲到科技部去,还没人敢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