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彤问:“蕴宁,那你呢?你平时是如何放松的?”
姜蕴宁笑了笑,说:“以前家里的院子摆着个风动雕塑,就正对着我的窗。我累的时候,会静静地听它发出的声音——金属叶片在风中轻轻旋转,发出很细微的响声,听着特别舒服。后来到了研究所,没有这个条件,我就会阅读外文期刊或者做一些数学题,算是另一种让自己放松的方式吧。”
直播间再次爆了:
【卧槽!我听到了什么?做数学题放松?!】
【我们刚刚是不是集体幻听了?】
【这就是满级人类会干的事吗?】
……
顾晓彤微微一愣,声音都带着停顿:“做……数学题?一些?”
什么时候,做题竟然能成放松的方式?
人和人的大脑构造是不是不一样?
姜蕴宁神色未变:“是的,做数学题,简单的题目就能让我放松,还能帮我理清思路。”
顾晓彤好奇地追问:“那能随便举一道数学题的例子吗?”
姜蕴宁点头,开口便说:“比如最近我刚做过的一道高维代数题:已知一个四维空间中的矩阵 AAA 满足 A2=IA^2 = IA2=I,求 AAA 的所有特征值。推理和计算的过程让我完全专注,心里也会慢慢平静下来。”
看到顾晓彤一脸懵逼,显然没听懂的样子,姜蕴宁笑了笑,缓声说道:“你的兴趣不在这方面,所以听了也不太明白,很正常。我对所有理工科的基础都比较感兴趣,所以平时自然会涉猎广泛。你不必介意。”
弹幕默了,又陆陆续续有了发:
【连题目都听不懂,完全就像在听天书。】
【科学家的“简单”和普通人的“简单”之间差了一个银河系。】
【数学系博士在此:这确实是“简单”的数学题,数学系博士生才会接触的内容。】
【主持人显然没听懂,而姜蕴宁显然也发现,她居然还能及时反应过来,去安慰主持。不是说学理科的都是直男直女吗?她好暖!!!】
【她何尝不是在安慰在座的各位,包括我~】
【科学家的温柔果然不一样】
【听得我尸体暖暖的】
【理科直女?不存在的,顶流科学家又暖又美】
……
顾晓彤忍不住笑了起来,指着屏幕上的弹幕:“哈哈,大家都说我没听懂,但蕴宁你居然还温柔地安慰我,太贴心了!”
姜蕴宁微微一笑,淡淡说道:“很正常,每个人的兴趣不同,掌握的知识也不一样。其实就算是学霸,也有不擅长、会紧张的时候。”
她顿了顿,眉眼弯弯,眼神里带着一丝调皮:“晓彤,你见过学霸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吗?”
顾晓彤愣了一下,忍不住笑:“这不正是学霸最拿手的事吗?”
学霸之所以是学霸,不就是即便课堂上打瞌睡,也能答出正确答案吗?
他们怕什么呀?
姜蕴宁摇摇头:“我带的团队队员们,最怕的就是被点名。学霸也是普通人,而普通人,只要足够努力,也能成为学霸。”
弹幕立刻炸了锅:
【实名反对,那是她没有见过普通人——比如我】
【我会让她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她的生物肯定没有学好,不知道什么叫物种多样性t_t】
【她比我都看得起我自己】
【我错了,我竟然让她产生了猪能变成人的错觉。】
【同志们,是时候让她面对现实了。】
……
顾晓彤看了一眼弹幕,笑着说道:“可是,蕴宁,直播间的网友们都不服,觉得你应该承认普通人与学霸之间的差距。”
姜蕴宁并不恼,反而笑着说:“在我带过的团队里,成绩落后的同学靠努力追赶上来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之前的‘晨曦’项目团队,有一位成员,中学时物理成绩个位数,但他在高中爱上了机械制造,兴趣驱动下重新自学物理,高考理综几乎满分,顺利考入重点大学。”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镜头,继续说:“你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人本身就有潜力。可问题是——你怎么知道,你不是那个有潜力的人呢?”
弹幕立刻刷屏:
【啊啊啊,被老师点名的感觉!】
【她好厉害……居然直接猜到我的想法……我确实觉得学渣逆袭,那是本身有潜力。】
【努力就能学好物理,难道不是潜力吗?我物理到现在都学不明白,高二文理分班只能选文科。】
……
顾晓彤微微脸红,带着点自嘲,“学物理,我的潜力肯定是没有的。高中物理就没有及格过。”
弹幕上全是附和之声:
【物理勉强及格的在这里。】
【物理从来没及格的在这里。】
【+1】
【+1】
【+1】
……
姜蕴宁看着她,唇角弯起,轻声说道:“潜力并不只体现在分数上,它可能藏在你对某件事的热情里,也可能在你不经意的坚持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你的潜力自然就会发挥出来。”
弹幕又是一波狂刷:
【天呐,这就是科学家的温柔吗?】
【怎么突然有点热血了!】
【她说得对啊,我怎么知道我不行?】
【她的话像是一记当头棒喝】
【她竟然想通过鼓励我,让我相信我自己。】
【我突然想去学习了……】
【这就是顶流科学家才有的力量!】
……
顾晓彤点点头,笑着接话:“确实,我也是在高中一次偶然主持了学校的晚会,才发现自己很喜欢在舞台上和大家交流。那之后才慢慢走上了主持这条路。蕴宁,和你聊下来,我觉得你跟大家印象中的科学家有点不一样,更亲切、更生活化。那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科研方面的话题吧。”
她微微调整了一下坐姿,神情也随之郑重了起来:“大家都知道,光刻机被称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它关系到芯片的制造,是一个国家核心科技实力的重要体现。而在这项极其复杂的研发攻关中,你被大家誉为‘华国光刻机之母’。这背后一定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时刻。在光刻机研发过程中,有没有哪一段经历让你印象深刻?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一下?”
镜头缓缓推近,姜蕴宁微微点头,眼神沉静。
弹幕立刻刷起:
【终于要听正题了!】
【幕后故事!快说快说!】
【前方高能预警!】
……
片刻后,她缓缓开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