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蕴宁没有拒绝,语气始终平静,“因为那个图形缺失对称,补线之外,你就可以看出平移关系。”
她没有大讲特讲,只是寥寥几句,恰到好处地点出关键之处,像是轻轻拨开了一团迷雾,让人豁然开朗。
这时,站在最边上的苏妍终于鼓起勇气,直接问出口:“姜蕴宁,你是不是以前就学过?还是你有参加校外补课?”
教室里瞬间安静了。
这样的问题表面上是疑问,实则带着质疑与暗示,夹杂着微妙的偏见与不服气,仿佛姜蕴宁的优秀并非凭实力所得,而是因为“资源优势”或“事先知道”。
这不仅是不信任的表达,也是一种变相的贬低。
姜蕴宁笔尖一顿,抬起眼,看向林妍,声音平静且从容,“我没有补过课。”
苏妍皱了皱眉,仍不死心地追问,语气咄咄逼人,“那你为什么懂得这么多?”
她这态度和语气,仿佛姜蕴宁必须要给出一个“合理解释”,否则就该被质疑、被否定。
她思索片刻,语气很淡,“因为,我见过更难的。”
话音刚落,周围一阵静默。
不是炫耀,也不是故意讽刺,甚至带着点诚恳意味。但偏偏越是这样,越让人心里咯噔一下。
“可是……”苏妍还不死心,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甘。
林晚晚却已经开口,语气清亮直接地截断她的话,“苏妍,你有完没完?怎么,学神太厉害了,也要事先申请你批准吗?”
被人当场嘲讽,苏妍脸色有些挂不住,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话来。
林晚晚继续补了一刀,笑意不减却毫不留情,“再说了,有些人天生就是那么厉害,哪是你以为靠刷题就能追得上的?”
姜蕴宁却只是淡淡看了苏妍一眼,没有多说,低头继续写她那本难度远超课本的推演笔记。没必要浪费时间去解释自己。
懂的人,自然会懂。
上课铃响时,班主任林老师抱着一沓语文答题卡走进教室,神色里带着点若有若无的幽怨。
一向在学生间有“灭绝师太”之称的她,今天却难得没有摆出那张严肃脸。她站在讲台前沉默了几秒,目光在教室里缓缓扫过。全班下意识绷紧了神经,大气不敢出,生怕哪句话、哪个动作被她逮住,风云突起。
最终,她将试卷轻轻放在桌上,语气平静,却带着点说不清的情绪,“这次语文成绩总体……不算惊喜,但也勉强维持在及格线以上的尊严。”
她顿了顿,目光落向后排,语气微妙地提高了半分,“姜蕴宁同学,其他科目都是满分,为什么偏偏语文扣了将近十分?你是对语文有意见吗?”
没想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因为成绩被点名批评。
姜蕴宁抽了下嘴角,从座位上站起来。
她能说由于现代表达方式和术语语境的不同,她还需要花些时间去适应吗?
不能。
于是她只能平静地开口,不卑不亢,“林老师,我会尽快调整,争取下次不让语文拖后腿。”
全班同学听到这句话,开始抽嘴角。
这简直就是凡尔赛本赛!
学神,我们也想要这样拖后腿的语文成绩……
底下有人险些没笑出声,但没人敢太过放肆,毕竟,姜同学此刻正低头翻开自己的语文卷子,眉头微蹙,像是在认真审视每一处被扣分的地方。
她是真的在研究。
仿佛这一门也只是暂时没有调试成功的模块——不是“系统瓶颈”,而是“参数待调”。
接下来的两节课都是数学课。
对大多数人来说,数学一向是硬菜,上一节课都得消化半天,连上两节的话,和拿命祭天没有区别。
数学老师余明浩走进教室时,嘴角压都压不下去,整个人像是踩着风飘来的。
就在上课前,数学组组长程国强特地把他叫到办公室,语气郑重地拍了拍他的肩,“好好教,姜蕴宁这棵苗子不一般,你是运气真好,刚教书才几年,就捡到这么大一块宝。真要带出来了,将来一中的课题组、竞赛、评优评先都有你的名字,连重点学校的教研资源也会主动对接过来。”
他一愣,还没来得及说什么,程国强就已经端起茶杯笑了笑,“你要是教得好,人家来挖她的时候,可能顺便也得挖你。”
余明浩当时还故作镇定,回了句“好的”。可转头离开办公室时,连背影都透着点儿藏不住的得意。
此刻站上讲台,他目光扫过教室,落在第二排的姜蕴宁身上,忍不住笑了笑。
“关于这次月考,我说两句。”余明浩拿起粉笔,边写边说,语气平稳,“整体来看,数学这一科,平均分105分,不上不下;尖子段表现不错,五人超过120分,其中,有一人满分。”
他写下几个关键数字,回头扫了一眼台下,神情带着点审视。
“本次满分同学,姜蕴宁。”
教室里一瞬间有点骚动,他抬手一压,继续道:“你们有空可以去借阅一下她的答题卡。她的答题卡上没有一笔涂改,每一行推导步骤都严谨得近乎刻板,比标准答案还像标准答案。”
说罢,他抬了抬下巴,“姜同学,能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方法吗?”
姜蕴宁放下笔,平静站起身来。
“系统记忆,专注构建知识体系,以理解为核心,遇到问题统一归类处理,不放过一个知识盲点。”她说得简单,“复习时,我会在脑海中模拟题目的变式路径,提前预判可能设置的干扰项,优先破解那些非对称的关键逻辑点。”
全班一片沉默,几个刚才还摩拳擦掌准备拿笔好好记录下来的同学,此刻神情逐渐呆滞。
她,到底讲了个啥?
余明浩皱了皱眉,替大家翻译了一句,“……简明一点?”
姜蕴宁顿了顿,点头:“就是掌握书本所有知识后,猜测你们可能会怎样出题,然后针对性训练。”
“……”
教室里陷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寂静。
天生就是学习的料,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说的就是这样吧。
余明浩赞许地看了她一眼,声音带着几分肯定,“姜同学,可以坐下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其他同学,语气一转,“数学是一门极其严谨的学科,是所有理科知识的根基。它不仅考验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更塑造思维的系统性与清晰度。对待这样的学科,态度必须足够认真。因为在高考中,每一个小小的疏忽都会被放大,一个细节的失误,可能就意味着丢掉一分,而这一分,有时就是几千名的差距。希望你们向姜蕴宁同学看齐,认真对待数学。”
说完,余明浩把答题卡分发下来,开始讲题。
讲到最后一道大题时,他破天荒地笑了一下,“你们如果实在听不懂的就去问姜蕴宁,她的解法比我的简洁明了。”
全班:“……”
姜蕴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