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林家院子里已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三个系着迷你围裙的小家伙正蹲在药材堆前,像模像样地分拣着草药。
这是偎先看到的!周岁多的林岽紧紧攥着一片最大的甘草叶,小脸涨得通红。
双胞胎堂哥林麒、林麟也不甘示弱,一个抱住他的腰,一个去掰他的手指:是我们先摸到的!要平分!
三个小家伙扭作一团,迷你围裙都快扯破了。最后还是阿白过来主持公道——它叼来小秤,把甘草叶分成三等份,还多啄了一小块给最先退让的林麟,逗得孩子们破涕为笑。
已经虚岁五岁实则三岁多的林漺在西厢房开辟了创意工坊。她用红纸折成小药包,每个都画上俏皮的鹅头图案,还细心地写上一日三次。
阿白来!她招手唤来大鹅,给它系上红绸领结,你是质检总监,要帅帅气气的!
阿白配合着小主人昂首挺胸,任她在每只小药箱上都贴上白鹅质检的贴纸。贴到爷爷的古董药箱时,它还用翅膀轻轻擦拭,生怕贴歪了。
最逗的是后院的小鹅培训课。阿白严肃地排好三只毛茸茸的小鹅弟,开始教学:
叼起甘草——小鹅们争相啄食
叼起黄连——小鹅们扭头躲开
叼起薄荷——小鹅们打喷嚏
阿白气得直叫,扑棱着翅膀教训。一只调皮的小鹅弟索性躺倒耍赖,露出白肚皮,惹得来看热闹的乡亲们哈哈大笑~~~
爷爷偶尔背着手来,看到孙辈的认真模样,笑得胡子直颤:好好好!林家医药后继有人!
他顺手教孩子们唱辨药歌谣:甘草甜,黄连苦,薄荷清凉像吃冰...
三个小家伙摇头晃脑地学唱,连小鹅弟们都地跟着打拍子。
妈妈曹浮光端来芝麻糖犒劳大家。林岽先抓一块给阿白,又分给双胞胎俩堂哥,最后才自己吃——方才争抢的孩子已然懂得了谦让。
午后最温馨的一幕出现了:玩累的小鹅弟们居然学着阿白的样子,摇摇晃晃地帮忙搬运轻巧的药草。虽然时不时会把药材撒得到处都是,但那份憨态可掬的认真劲,让整个院子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夕阳西下时,林漺数着成果:一百个药包!五十张贴纸!三个小男孩也骄傲地展示分拣好的药材筐。阿白满意地叫,给每个孩子都颁发了芝麻糖奖章。
夜幕降临时,孩子们都睡熟了。阿白却还在院子里巡逻,把孩子们遗漏的药材归拢整齐。月光下,它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备展最后一夜,月光如水银般洒满院落。爷爷林敬波独自坐在老龙眼树下,就着昏黄钨丝灯的光晕,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太公用过的桃木出诊箱。
箱盖上的铜扣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那些深深浅浅的刻痕如同岁月的皱纹,每一道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民国廿八年,你太公就是背着这个箱子去集市义诊。爷爷的手指轻抚一道深刻的划痕,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这是躲鬼子飞机时摔的,当时箱里的青瓷研钵都碎了,你太公心疼得直跺脚,却还是先给伤员包扎...
林凛静静地坐在爷爷身旁,将新准备的银针包和印着林国手医堂的处方笺轻轻放入箱中:依公~现在该添上新时代的印记了。
这时,阿白摇摇摆摆地走过来,好奇地用喙尖碰了碰出诊箱。它似乎明白这是在准备重要的行装,郑重地在箱角按了个鲜红的爪印,仿佛在说:鹅也出一份力!
子夜时分,林凛起身喝水,发现祠堂里亮着微光。她悄悄走近,只见爷爷独自跪在祖宗牌位前,青烟缭绕中, 老人轻声祷告:
列祖列宗保佑,让林家医道在新时代发扬光大。明日集市,求太公显灵,让咱们的药材帮到更多人...仁心仁术,永续传承...
供桌上,除了传统的三牲果品,还摆着新制的药膳样品和阿白监制的芝麻糖。林凛注意到,爷爷特意将太公那本《林氏验方录》也供在了案上。
晨曦微露,五台拖拉机已经地发动起来。车斗里满载着药材、药膳和全家人的希望。最引人注目的是头车上那面林国手医堂的布幡,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阿白神气地站在头车驾驶棚顶,颈系红绸,昂首挺胸像个出征的将军。当车队驶过村口老榕树时,它忽然引颈长鸣,惊起一路飞鸟——
那清脆的鸣叫声划破晨雾,仿佛在宣告:林家医药传承的新篇章,正要翻开精彩的一页!
车队很快行至各村交界处时,遇到了潘家村的猎户队伍。领头的潘老猎头笑着打招呼:林老爷子,今年准备什么好东西了?
爷爷正要答话,阿白却地叫起来,翅膀指向对方车上的虎骨膏——像是在下战书似的。
潘老猎头哈哈大笑:林家村的这鹅崽子,比人还精!咱们集市上见真章!
当五台拖拉机地驶入溪滩集市时,太阳正好跃出东山,将金色的光芒洒在粼粼河面上。各村的摊位早已各就各位,吆喝声、欢笑声、牲畜叫声交织成一曲生动的乡村交响乐。
快看!林家村的药摊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顿时吸引了不少目光。只见头车上那面林国手医堂的靛蓝布幡在晨风中猎猎作响,阿白神气地站在驾驶棚顶,颈系红绸,像个威风凛凛的将军。
爷爷指挥着卸货,却遇到第一个难题——潘家村的猎户摊紧挨着他们的位置,风一吹,浓烈的兽皮味就飘过来。
这咋行!药香都串味了!奶奶着急地跺脚。
大叔灵机一动,找来竹竿和旧床单,迅速搭起个简易屏风。堂叔婆高仁芳赶紧从背篓里掏出晒干的艾草和薄荷枝:挂上这个,既能隔味又能驱虫!
最妙的还得是林凛的创意:她把旋转展示架摆在最前面,十二幅药材绣品在晨光中缓缓转动,顿时成为全场焦点。潘家村的老猎头都忍不住凑过来看:哟!林家村今年耍出新花样了哈!
阿白很快进入角色,它在摊位间来回巡视,发现几个有趣的现象:
高家村鱼摊的冰块融化,水流到药材区——它立即报警
王家村蜂蜜摊的蜜蜂飞来捣乱——它扑棱翅膀驱赶
郑家村百货摊的孩童乱跑撞到药架——它轻轻拦阻
潘家村畜牧摊的鸡鸭鹅兔鸡飞狗跳——它引颈威慑
最逗的是它发现有个贪小便宜的偷尝陈皮糖,立即叼着对方的衣领到爷爷面前,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集市开始不久,来了位特殊客人——省中医药大学的张教授。他本是来乡下采风,却被林家药摊吸引:这青瓷研钵是光绪年的吧?这铜药碾居然还能用!
更巧的是,他认出堂叔婆采的七叶一枝花:这是珍稀品种啊!我在实验室栽培三年都没成功!
张教授当即挽起袖子帮忙,用专业知识讲解药材功效,吸引了不少围观群众。他还教林凛用显微镜展示药材切片,让古老药摊有了科技感。
中午时分,潘家村潘老猎头的孙子玩耍时摔伤,爷爷立即用祖传金疮药为其包扎。潘老猎头感激之余,主动送来鹿茸、虎骨等珍贵药材:林老爷子,咱们搭伙做生意咋样?您制药,我供料!
郑家村百货摊的王婶也来商量:俺们可以代售您家的药膳包,放在百货摊寄卖!
高家村的渔民更直接:明天俺送些新鲜鱼鳔来,听说能入药哩!
夕阳西下时,林家药摊前仍排着长队。爷爷用传统望闻问切诊病,林凛用新式方法讲解,大叔用漫画展示药理,阿白负责维持秩序——四代同堂的协作成为集市一景。(阿白也算一代~哈哈)
张教授感慨地拍下这画面:这就是活的中医药文化啊!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在这小摊上完美融合了。
当最后一缕阳光照在林国手医堂的匾额上时,爷爷拉着林凛的手轻声说:依凛啊~你太公说得对——医道不在新旧,而在仁心。今天咱们不仅卖了药,更种下了仁心的种子。
阿白地应和,翅膀指向远方——那里,明月正从河面升起,清辉洒向五个村庄,仿佛在预告明天更大的盛会。
夜幕中,林凛在账本上写下:首日诊病六十三人,赠药十二剂,结识友商四家。而在页脚,阿白悄悄地按了个红爪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