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湾公寓那场算不上愉快的“适应性接触”之后,紧接着的是一个周末。
按照协议,周末属于完全的私人时间,无需联系,除非有涉及双方共同利益的紧急事务。顾然乐得清静,他将自己关在公寓里,花了大量时间整理、分析近期收集到的关于陆沉舟的所有数据——从公开的财经访谈、公司内部流传的只言片语,到几次接触中观察到的微表情、肢体语言,以及那个关键的“算法漏洞”和影音室里稍纵即逝的无意识倾斜。
【数据分析中……整合变量:皮肤饥渴症(高概率)、INtJ人格、家族压力、秩序控、情感隔离、对意外接触的敏感与矛盾反应……】
【模型更新:目标并非纯粹理性机器,其内部存在强烈的感性需求与理性压制之间的冲突。冲突外部表现为行为矛盾与间歇性“漏洞”。】
【新策略生成:在维持“可靠合作者”基础人设的前提下,尝试提供“低威胁性”、“非指向性”的接触机会,观察反应,逐步验证“皮肤饥渴症”假设。风险系数:高,需极度谨慎。】(????)
周一清晨,顾然比平时更早到达公司。战略部的办公区还空无一人,只有清洁工刚刚打理过的、带着清洁剂气味的新鲜空气。
他像往常一样,先去茶水间给自己泡咖啡。然而,就在他端着咖啡杯走向自己工位时,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
陆沉舟的办公室,门竟然开着一条缝。
这很不寻常。陆沉舟通常是准时到达,甚至偶尔晚到,但绝不会在大部分员工到来之前就敞开办公室的门。那扇门,大多数时候都如同他内心的壁垒,紧紧关闭。
顾然目光微闪,改变了路线,没有直接回自己工位,而是走向那扇虚掩的门。他并非要进去,而是想确认一下情况。
透过门缝,他看到了里面的情景。
陆沉舟确实在里面。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桌后,而是背对着门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清晨的阳光穿透云层,在他周身勾勒出一圈模糊的金边,却丝毫没能软化他那挺拔却莫名显得……孤寂的背影。
他一只手插在西裤口袋里,另一只手臂垂在身侧,手指无意识地蜷缩着。他就那样静静地站着,望着脚下刚刚苏醒的城市,一动不动。整个人仿佛沉浸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界里,周身笼罩着一层肉眼可见的、低气压的疲惫。
顾然甚至能看到,他放在桌上的那份早餐——一杯咖啡和一份三明治,原封未动,早已失去了热气。
【异常状态捕捉:目标提前到达,办公室门未紧闭,姿态呈现非工作状态的放松(或低落?),早餐未用。综合判断:目标可能睡眠不佳,或处于某种情绪消耗状态。】
【关联推测:可能与周五晚的“适应性接触”及其引发的内部冲突有关。】(??????)??
顾然没有出声,也没有进去。他悄无声息地后退,离开了那里。
但他记住了那个背影。那个在晨光中,卸下了部分职场铠甲,流露出不易察觉的脆弱感的背影。
这与他数据库中那个永远掌控一切、冷静自持的陆沉舟,形成了微妙的反差。
上午十点,集团高层月度例会。
会议室里气氛严肃,各部门负责人正襟危坐,汇报着上月业绩和本月计划。陆沉舟坐在主位,已经恢复了惯常的冷静模样,眼神锐利,提问一针见血,仿佛清晨那个站在窗前的身影只是顾然的错觉。
然而,顾然注意到,在整个会议过程中,陆沉舟放在桌面上的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他偶尔会端起手边的水杯,但喝的频率比平时高,似乎是在借此缓解某种焦渴,或者……压抑某种情绪。
轮到战略部汇报“晨曦计划”的最新进展时,张睿示意顾然上前做主要陈述。
顾然站起身,走到投影仪前。他今天穿着合体的白衬衫和深色西裤,身姿挺拔,神情自信从容。他打开自己精心准备的ppt,开始条理清晰地阐述新的分析模型、数据反馈以及初步得出的战略建议。
他的声音清朗稳定,逻辑严密,复杂的图表和数据在他口中变得清晰易懂。会议室里大部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带着或欣赏或评估的意味。
陆沉舟也看着他。
但顾然能感觉到,那道目光与以往不同。不再是纯粹的上级对下属工作的审视,也不是之前那种刻意回避的疏离。那目光……更深,更沉,带着一种难以解读的复杂专注,仿佛在透过他专业的陈述,审视着别的什么东西。
当顾然讲到某个关键的风险阈值设定时,他自然地做了一个手势,身体微微转向陆沉舟的方向,目光与之短暂交汇。
“基于以上动态模型,我们建议将‘政策突变风险’的预警阈值设定在……”
他的话没有说完。
因为就在那一刻,他清晰地看到,陆沉舟在与他视线相对的瞬间,喉结不受控制地滚动了一下。那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但顾然捕捉到了。
紧接着,陆沉舟几乎是有些仓促地垂下了眼眸,避开了他的视线,端起了桌上的水杯,再次喝了一口水。
【关键数据点捕获:目标在非对抗性、我方展示专业能力的情境下,出现生理性紧张反应(吞咽动作)及视线回避。此反应与“皮肤饥渴症”患者在感受到吸引力或情绪波动时,因恐惧接触而产生的回避行为有潜在关联。】
【假设支持度+15%。初步判断,目标潜意识可能对我方存在超出“合作者”范畴的、未被其自身理性接纳的注意(或吸引力?)。】(★w ★)
顾然的心跳,在那一刻,漏跳了一拍。
不是因为紧张,而是因为一种……接近于猎手发现猎物露出破绽时的、混合着惊讶与兴奋的战栗。
他迅速收敛心神,面不改色地继续完成了汇报,语气平稳,逻辑清晰,仿佛刚才那瞬间的微妙交锋从未发生。
“很好。”在顾然汇报结束后,陆沉舟开口,声音比平时略显低哑,“就按这个方向,继续细化方案,尽快提交完整报告。”
“是,陆总。”顾然微微颔首,退回自己的座位。
会议继续进行,但顾然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顾然收拾好自己的东西,也准备起身。
“顾然。”陆沉舟的声音从主位传来。
顾然脚步一顿,转过身:“陆总,还有什么指示?”
陆沉舟没有看他,而是低头整理着面前的文件,语气听起来随意,但顾然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下午,‘晨曦计划’核心组有个内部讨论会,你把最终的数据模型再核对一遍,不能有任何疏漏。”
“明白,我会确保万无一失。”顾然回答。这本来就是他的工作职责,陆沉舟的特意叮嘱,显得有些……多余。
陆沉舟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拿起文件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顾然看着他的背影,直到消失在门口。
【行为解读:目标在会议后发起非必要、内容冗余的单独交流。动机可能为:1. 重申工作边界;2. 掩饰会议中的短暂失态;3. 潜意识寻求额外接触机会。结合之前数据,可能性3的权重提升。】
【结论:目标的理性防御依然坚固,但其潜意识层面的波动正在加剧,并开始影响其外在行为。无声的战场,战线正在推移。】(☆▽☆)
回到工位,顾然打开电脑,开始核对数据。但他的脑海中,却不自觉地回放着清晨那个站在窗前的孤寂背影,以及会议上那个仓促回避的眼神和滚动的喉结。
陆沉舟。
这个男人的内心,仿佛一座戒备森严的堡垒。外面的人只看到冰冷的城墙和锐利的箭垛,却不知道堡垒之内,可能正进行着怎样激烈而无声的战争。
而他,顾然,这个原本只想完成“合作项目”的局外人,似乎已经无意间,走到了这座堡垒的城墙之下,甚至……窥见了一丝门缝后摇曳的灯火。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咖啡,喝了一口。
味道,似乎比平时更苦,也更……耐人寻味。
【情感模拟模块自检:检测到对目标人物的分析兴趣度显着提升,超出纯任务范畴。注意:警惕共情效应与过度卷入。】
【理性核心指令重申:保持观察者与执行者定位。最终目标:完成任务。】( ̄▽ ̄)~*
但真的是这样吗?
顾然看着屏幕上滚动的复杂数据,第一次对自己的“理性核心指令”,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疑问。
这场始于计算的游戏,似乎正在将他,也拖入一个未知的、充满变量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