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在长安的根基日益深厚,林枫圣眷正隆,权势显赫,加之子女们渐渐长成,且在林枫与王婉宁的精心培养下,无论才学品貌,在长安同龄的勋贵子弟中皆属上乘。于是,如同春水化冻,试探联姻的触角,开始从四面八方,悄无声息地伸向了崇仁坊的谯郡公府。
最先沉不住气的,往往是那些急于寻找强力盟友,或是意图通过联姻捆绑新贵以巩固自身地位的家族。这些试探,或委婉含蓄,在宴会间隙、赏花游园时,由女眷们“不经意”地提起;或相对直接,由家中的男性长辈,在与林枫公务往来或私下饮宴时,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探询口风。
所求者,无非两类:一是为自家适龄的子侄,求娶林枫的女儿,目前主要集中在已渐显风姿、且由王婉宁所出的长女林音身上;二是看中了林枫嫡长子林承宗这块显而易见的“璞玉”,欲将自家女儿嫁入林家,未来便是堂堂国公府的世子夫人,甚至更高。
这一日,林枫下朝回府,脸色平静,眼中却带着一丝思索。他先去了锦墨堂,王婉宁正与府中管事核对一批新到的江南锦缎,见他回来,便挥手让管事退下。
“夫君今日回来,神色似有思量。”王婉宁递上一杯温茶,细心问道。
林枫接过茶,在榻上坐下,揉了揉眉心:“今日下朝,又被两位同僚‘偶遇’,话里话外,都是打听音儿和承宗的年纪、喜好。一家是门下省那位李侍郎,想为其嫡次子求娶音儿;另一家,则是光禄寺张少卿,有意将他的幼女许给承宗。”
王婉宁闻言,并无太多意外,只是微微蹙眉:“这已是本月第三波了。李侍郎家倒是清流,但其子听闻性子有些纨绔。张少卿出身河东张氏,算是世家,但其人……妾身听闻有些趋炎附势,其女教养如何,尚未可知。”
“不仅如此,”林枫冷哼一声,“高府今日也递了话,并非正式提亲,只是高相公夫人前两日赏花时,向月娘提及,她娘家有一侄孙,与音儿年岁相仿,才华不俗。还有晋王府的长史,前次饮宴,也玩笑般问起承宗可曾定亲。”
王婉宁神色凝重起来:“高相公是夫君倚仗,其娘家亦是名门,此言需慎重对待。至于晋王府……牵扯更深了。”她顿了顿,看向林枫,“夫君之意如何?”
“联姻乃结两姓之好,更是结两姓之盟,关乎家族未来数十年气运,岂能不慎?”林枫沉声道,“此事,需得从长计议。晚间你唤月娘过来,我们一同商议。”
夜幕降临,锦墨堂内灯火通明,林枫、王婉宁、萧月娘三人围坐。这是林家内部关于子女婚事的一次核心会议。
林枫先将今日收到的几家试探,以及之前的几家,都罗列出来,并简要说明了各家的情况、背后势力以及可能的意图。
王婉宁率先从家宅管理和子女幸福的角度分析:“音儿性子柔顺,在音律上又有天分,妾身私心希望她能嫁个知冷知热、尊重她喜好的郎君,门第固然重要,但品性更为关键。那李侍郎之子,若真是纨绔,便是门第再高,也绝非良配。承宗是嫡长,他的婚事更是重中之重,未来主母需得贤德识大体,能撑起家门,其娘家势力亦需仔细权衡,是助力而非拖累,更不能是引来祸患的根源。”
萧月娘则从士族联姻和政治博弈的角度补充:“姐姐所言甚是。联姻如同下注,需看清局势。高相公家自然是优质之选,若能成,夫君与高相联盟更为紧密,于朝堂大有裨益,但其家门槛也高,需考量对方是真心看重承宗(或音儿),还是仅为政治投资。晋王府……”她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储位未明,此时若与晋王绑定过深,风险极大,一旦有变,恐有覆巢之危。依妾身浅见,当前局势,联姻当以巩固夫君现有地位、结交可靠盟友为主,不宜过早卷入皇子之争。那些根基浅薄、意图明显的趋炎附势之辈,更应直接排除。”
林枫听着两位妻子的分析,频频点头。王婉宁注重实际和子女感受,萧月娘精通政治权衡,两者结合,正好互补。
“你们所言,皆切中要害。”林枫总结道,“联姻之事,原则有三:一,需对林家未来发展有利,能巩固或扩张我们的势力网络;二,对方门风需正,子弟(或女儿)品性堪忧者,一票否决;三,需适当考虑子女自身意愿,至少不能是让其深陷痛苦之地。目前来看,高家可列为重点考察对象,但需进一步了解其子弟品性及真实意图。其他几家,或明确回绝,或暂且搁置,以观后效。”
他看向王婉宁:“婉宁,日后若有女眷再通过你试探,你可依此原则应对,言语需委婉,但态度要明确,莫要给人留下妄想的余地。涉及承宗和音儿的,一律言明孩子尚小,我们还需仔细斟酌。”
“妾身明白。”王婉宁郑重点头。
林枫又看向萧月娘:“月娘,你与各府诰命夫人往来时,亦可多留心打听这些潜在联姻对象家的真实情况,尤其是内宅风声、子弟的实际品貌,这些往往比台面上的官位更真实。”
“夫君放心,妾身晓得。”萧月娘柔声应下。
【系统提示:触发家族事件“联姻抉择”。开始接收并分析潜在联姻对象信息……李侍郎家(风险较高,子嗣品性存疑);张少卿家(功利性强,忠诚度低);高颎娘家(潜力巨大,需进一步核实);晋王府(极高风险,强烈不建议当前接触)。获得辅助功能“姻亲脉络推演”(可模拟不同联姻选择对家族势力带来的潜在影响)。】
有了系统的辅助,林枫心中更加有底。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随着他地位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孩子们年龄增长,来自更高层级、更复杂势力的联姻提议会越来越多。这既是一场利益的交换,也是一场政治的博弈,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后宅之中,王婉宁也适时地敲打了各位妾室。在次日的晨间请安时,她看似随意地提道:“近来外间有些关于孩子们婚事的传言,诸位妹妹听听便罢,莫要当真,更不可在外随意议论。孩子们的婚事,自有国公爷与我会同月娘妹妹仔细斟酌,定会为他们寻个最好的归宿。各房需约束好下人,若有谁敢在外头嚼舌根,胡乱应承什么,休怪我家法无情!”
众妾室皆恭敬应下。萧月娘神色平静,陈乐乐、春晓等人则有些茫然,只觉得长安的日子果然比谯郡复杂得多。秋月垂眸不语,心中却暗叹这高门大宅的婚姻,果然难得自由。
是夜,林枫与王婉宁歇下后,两人都未有睡意。
“想起音儿小时候,粉雕玉琢的一个小人儿,转眼间,也到了被人惦记婚事的年纪了。”王婉宁靠在林枫肩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伤。
林枫揽着她的手臂紧了紧:“是啊,时光荏苒。正因如此,我们才更要为他们把好关。嫁娶非儿戏,一步错,可能误其终身。”
“妾身只愿他们都能平安顺遂,觅得良缘。”王婉宁轻声道。
“会的。”林枫语气坚定,“有我们在,必不会让他们受委屈。这长安虽大,风波虽恶,但只要我们稳住心神,步步为营,总能为我们林家,也为孩子们,争得一个光明未来。”
联姻的试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未立即掀起巨浪,却已让林枫和王婉宁清晰地意识到,林家的下一代,已经无可避免地被卷入了长安这盘巨大的权力棋局之中。如何在这利益交织的网中,为子女寻得最佳落点,同时壮大林家,将成为他们未来需要持续面对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