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计划是这样的。
五分钟,我只需要五分钟。
团队集合。
“召集核心人员,五分钟后会议室。”我在内部频道里的声音冰冷至极。
S级事件刚结束,我就得行动起来。
得在暗网上散布一堆谎言。
一条时间线里,我消失不见;另一条里,我和林晚过上了日子。
还有最阴损的一招:把这三条都弄成看起来是真的。
阿萤确认:“镜渊”上钩了。
肖玦……他很担心。
书店里弥漫着旧纸张、灰尘和秘密的味道。
他叹着气,让我去休息,但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
这一招——一本特定的书,一张纸条。
埋下这个想法。
多重人格?
易沉舟会抓狂的。
然后是技术团队。
杜骁、陈砚。
“搞什么鬼。”杜骁说道。
人工智能的网络权重混乱不堪,数据自相矛盾。
陈砚解释说是逻辑悖论。
人不是代码。
这就是一切的核心。
接着老段冲了进来,冷冰冰又一脸严肃。
有流浪汉失踪了。
注射器残留物,军用级别的纳米涂层。
意识剥离实验?
苏凛的眼神变得冰冷,就像西伯利亚的寒风。
他们从未停止,只是换了实验对象。
我在档案室里。
四周寂静无声,只有我的心跳声。
然后是U盘。
音频文件。
坐标。
北纬39.9度,东经116.3度,地下七层。
“轮回计划的种子。”我不是第一个。
我的前世,游戏的另一个版本。
切换画面。
易沉舟。
愤怒地尖叫着:“不可能!”他砸烂了键盘。
接着出现了一张新图片。
雪地。
我。
血。
“欢迎来到第十四次。”什么?!
“召集核心人员,五分钟后会议室。”苏凛的声音通过内部频道响起,冷静得像淬了冰。
这份冷静,与他眼底三天未眠熬出的血丝形成了惊心动魄的反差。
五分钟后,秘密据点的会议室内,空气凝重。
阿萤、肖玦、杜骁、陈砚、老段——这些在各自领域都是顶尖人物的团队核心,此刻都将目光聚焦在苏凛身上。
苏凛没有多余的废话,他身后的全息投影亮起,巨大的数据流瀑布般倾泻而下。
“易沉舟的‘镜渊’系统,其核心逻辑是基于大数据预测。他相信只要样本足够多,就能模拟出任何人的行为模式,包括我。”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既然他相信一切皆可预测,那我们就给他一个永远算不准的答案。”
话音刚落,三份截然不同的人生档案出现在屏幕上,标题赫然都是《苏凛》。
“第一版,”苏凛指向左侧的文档,“我重生后,选择了彻底的隐姓埋名,远遁海外,成为一个与世无争的普通人。这里有我伪造的出入境记录、银行流水,甚至还有一份心理评估,结论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导致的回避型人格’。”
“第二版,”他指向中间,“我与林晚破镜重圆,早已结婚生子,过着幸福安稳的家庭生活。这份档案里,有我们‘儿子’的出生证明、疫苗接种记录,以及一家三口在世界各地旅行的‘生活照’。每一张照片,都经过最顶级的AI合成与做旧处理,足以以假乱真。”
众人的呼吸不由得一滞。
他们看着屏幕上那个笑容温暖的苏凛,身边是巧笑倩兮的林晚和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最狠的是第三版。”苏凛的声音将他们拉回现实,他指向右侧那份被标记为猩红色的文档。
“这里,详细记录了我的‘第十二次轮回’。我如何提前识破了他的所有布局,如何策反了他的心腹,最后又是如何设下陷阱,将他和他背后的势力连根拔起,反杀成功。”
这份档案的细节之详尽,逻辑之严密,甚至包括了苏凛在反杀过程中每一次决策的心理活动分析报告,简直就像一部真实发生过的未来史。
“三条完全矛盾的时间线,三个截然不同的苏凛。”苏凛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它们会通过我们控制的不同暗网渠道,伪装成‘内部泄密’,在同一时间释放出去。我要让‘镜渊’的数据库变成一锅煮沸的混沌。”
“明白。”阿萤的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无数代码流过她的眼眸,“我已经准备好了三个独立的‘泄密源’身份,保证无法被追踪。它们会像病毒一样,渗透进‘镜渊’用来训练模型的每一个数据节点。”片刻后,她抬起头,它们的爬虫已经开始采集这些文本,正在将它们纳入‘苏凛行为预测模型’的训练集。”
连续三夜的高强度工作,让苏凛的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
肖玦再也看不下去,他一把按住苏凛的肩膀,声音里带着不容置喙的强硬:“够了,你现在需要休息。”
不顾苏凛的反对,肖玦几乎是架着他离开了据点,驱车驶入深夜寂静的街道。
车内的气氛有些沉闷,只有窗外的霓虹光怪陆离地划过苏凛疲惫的脸。
突然,苏凛开口,声音沙哑:“停车。”
车停在一家不起眼的旧书店门口。
空气里弥漫着旧纸张与尘埃混合的独特气味,与他们所处的高科技世界格格不入。
苏凛径直走向深处,从一个落满灰尘的角落里抽出一本泛黄的《多重人格障碍案例集》。
他翻到扉页,用一支笔,写下一行字:“沈昭博士的研究很有趣,尤其是关于‘替代记忆植入’的那一章。”
随后,他将这本书随手留在了“镜渊”常驻的一个线下情报交换站——一个伪装成流浪汉补给点的角落。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仿佛只是一个偶然。
数小时后,当苏凛被肖玦强制按在床上休息时,阿萤的加密通讯传了过来,语气里满是压抑不住的激动:“头儿,你的计划成功了!‘镜渊’的情报员取走了那本书。就在刚才,易沉舟亲自调取了这本书的扫描件,并且在凌晨两点,发起了一场最高级别的紧急视频会议,会议主题是——‘目标是否具备多重意识载体’!”
与此同时,技术组的杜骁也发现了惊人的异常。
他指着屏幕上剧烈波动的曲线,对一旁的陈砚说:“你看,每当‘镜渊’的AI试图分析我们投喂的那些新的‘记忆片段’,它的神经网络权重就会出现短暂的、剧烈的紊乱。尤其是在处理‘轮回次数’这个变量时,它的输出结果完全变成了混沌态,毫无逻辑可言。”
陈砚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代码的光芒:“这就对了。他们越想用程序和逻辑来证明一切,就越会被我们制造的逻辑悖论所吞噬。因为他们从根本上就搞错了一件事。”
苏凛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他们身后,接过了话头,声音低沉而坚定:“人不是代码。真正的自由,就在于拥有骗过自己过去的能力。”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猛地推开,负责外部情报的老段带着一身寒气冲了进来,脸色异常难看。
“出事了。城南的电子垃圾场,最近半个月,陆续有多名流浪汉失踪。”
他将一份文件拍在桌上,上面是一张高清晰度的照片。
“这是我们在一个失踪者最后的落脚点发现的,一枚注射器的残骸。经过分析,上面的纳米涂层,是军用级别的。”
杜骁立刻将涂层成分导入数据库进行比对,下一秒,他猛地站了起来,失声道:“这……这和从你体内检测出的‘神经锚定剂’,成分同源!”
会议室内的空气瞬间降至冰点。
老段继续说道,声音艰涩:“更可怕的是,我们通过线人关系,弄到了其中一名失踪后又被送回来的流浪汉的脑部ct扫描图。他的大脑皮层出现了大面积的异常活跃θ波——这是‘意识剥离实验’失败后最典型的后遗症!”
“他们没停。”苏凛的眼神骤然冷了下来,犹如西伯利亚的寒流席卷而过,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他们只是……换了试验品。”
当夜,喧嚣散去,苏凛独自一人走进了基地的地下档案库。
这里存放着他从前世带来的、为数不多的几件物品。
他熟练地破解了三重密码,打开一个尘封的金属盒,取出一个黑色的U盘。
插入电脑,一段从未向任何人展示过的音频文件被播放出来。
那是他前世临死前,用最后一口气录下的通话。
背景是刺耳的警报和血肉撕裂的声音,而他的声音,微弱却清晰,带着血泡破裂的嘶鸣:
“……如果我死了,替我……替我查一个坐标……北纬39.9°,东经116.3°……地下……地下七层……那里……那里有‘轮回计划’的……种子……”
音频戛然而止。
苏凛盯着电脑屏幕上自动根据坐标定位的闪烁红点,瞳孔紧缩。
一个让他浑身冰凉的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浮现在脑海。
他低声呢喃,仿佛在对自己,又仿佛在对那个死去的自己说:“原来……我不是第一个重生的。”
窗外,一道惨白的雷光猛地划破天际,照亮了他那张复杂难明的脸。
而千里之外,一间被数据屏幕包围的奢华办公室内,易沉舟猛地将一叠刚刚打印出来的、关于“第十二次轮回”的分析报告撕得粉碎。
他英俊的面孔因极致的愤怒而扭曲,对着主屏幕上苏凛的静态照片怒声咆哮:“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你的记忆里不该有这部分!你的变量应该是可控的!”
狂怒之下,他一拳狠狠砸向面前的键盘。
可就在他拳头落下的瞬间,办公室所有的屏幕突然同时一黑。
紧接着,一张全新的图片自动弹了出来,占据了所有视野——
那是一片无垠的雪地,苏凛穿着单薄的衣服站在中央,回头看来,眼神平静得令人心悸。
而在他身后的雪地上,用不知是谁的血,写着一行触目惊心的大字:
“欢迎来到第十四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