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与狂热并未随着“逆光奖”的落幕而平息,反而像投入滚油的火星,炸裂成席卷全球的舆论风暴。
颁奖典礼次日,几乎所有主流海外媒体都以前所未有的篇幅转载报道,《纽约时报》文化版更是用一个醒目的标题将其定义为“东方版戛纳起义”,称赞其为一场对抗资本与强权的数字时代革命。
然而,作为风暴中心的苏凛,却仿佛置身于台风眼,周遭的一切喧嚣都与她无关。
棱镜工坊的办公室里,空气冷得像淬了冰。
团队核心成员围坐在会议桌前,气氛凝重。
“沈砚舟昨夜动手了。”周启明的声音打破了沉默,他指着大屏幕上几条飞速滚动的资金流数据,“他通过几个隐秘的境外账户,试图溢价收购两家‘逆光奖’直播流量最大的节点服务公司。一旦成功,他就能从技术层面掐断我们的发声渠道,并且拿到所有参与直播的用户数据。”
苏凛的目光落在屏幕上那几串熟悉的离岸公司代号,嘴角勾起一抹极冷的弧度:“他还以为这是商业竞争?”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让在场所有人脊背发凉的穿透力,“以为用钱就能解决一切,这是他和‘清源会’一贯的傲慢。”
她转向周启明,眼神锐利如刀:“反向操作。立刻成立一家新的匿名资本实体,入场竞价。不用怕花钱,给我把价格抬到他们肉痛的程度,逼他们调动更多的备用金。我要看看,为了堵我的嘴,沈砚舟能撬动他背后多少见不得光的钱袋子。”
“明白!”周启明
命令下达,一场无声的金融绞杀战在数字世界里瞬间爆发。
接下来的六个小时,棱镜工坊的交易室变成了一座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
周启明团队如同最精锐的猎手,死死咬住对方的每一次出价,并在其基础上以一种近乎羞辱的方式疯狂加码。
对方的资金像没关紧的水龙头,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个无底洞。
终于,在对方的耐心和现金流濒临崩溃的边缘,三组全新的、隐藏在层层代理之下,却最终指向同一源头的离岸财团账户,被迫浮出水面。
屏幕上,三组账户的最终归属被特殊算法精准锁定——“清源会”。
“做得好。”苏凛看着这个结果,波澜不惊,仿佛一切尽在掌握。
这只是开胃菜。
上午十点整,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陈砚走了进来,他神色复杂,将一个经过军用级加密的U盘放在苏凛面前:“星曜内部监察系统的日志备份,我挖出来了。”
苏凛将U盘插入电脑,解密过程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一份庞大的系统日志铺满了整个屏幕。
苏凛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一个指令编号被她精准地调取出来——ExE739。
指令内容只有一行冰冷的文字:“清除苏凛社交痕迹及生物识别数据。”
执行这条指令,意味着将一个人从数字世界里彻底抹去,让她变成一个无法被任何系统识别的“幽灵”。
而最让陈砚感到毛骨悚然的是,这条指令的最高审批权限,赫然关联着一个人的生物信息——肖玦的指纹。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
苏凛盯着那行字,看了很久很久,久到陈砚以为她会砸了眼前的电脑。
然而她只是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得可怕:“他知道吗?”
陈砚深吸一口气,指着日志的另一端:“系统显示,指令在提交后三秒内被中途撤销。操作终端的Ip地址,定位在他私人书房的电脑。”
这一刻,苏凛和陈砚都明白了。
那个曾经将她推入深渊的男人,在最后一刻,是亲手按下了停止键,阻止了对她的“数字处决”。
是背叛,也是……拯救?
苏凛的
中午时分,沈砚舟的反击来得又急又狠。
他以星曜集团董事长的名义召开紧急线上发布会,当着全网媒体的面,悍然宣布启动所谓的“净网行动”。
所有参与“逆光奖”策划、传播、获奖的创作者,将被列入全行业永久黑名单,并通报相关部门进行职业资格审查。
这是一记绝杀。
他要用自己经营多年的行业地位,将所有反抗者彻底封杀,让他们永无出头之日。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被一盆冰水当头浇下。
无数创作者陷入恐慌和绝望。
然而,苏凛的办公室里,依旧是那份令人心安的平静。
她甚至没有看那场发布会,只是对一旁的杜骁说:“放出那段视频。”
杜骁点头,将一个文件发送到棱镜工坊控制的所有水军账号和媒体渠道。
一分钟后,一段从未公开的影像,如同一枚核弹,在全网引爆。
视频的背景,是那个关押过苏凛的冷冻库。
镜头前,失踪已久的老吴满脸冻疮,眼神涣散,声音嘶哑地亲口供述:“林晚……林晚没有死……她被带去了静园,在……在接受记忆重置治疗……指令,指令是沈主任亲自下的……”
视频戛然而止。
公众的愤怒瞬间达到了顶点。
如果说之前的一切还只是商业和权力的斗争,那么“记忆重置”这四个字,则彻底触碰了人类文明的底线。
那不是封杀,那是对一个人灵魂的谋杀!
“救出林晚”的话题在短短一小时内,阅读量飙升至二十亿!
愤怒的声浪汇聚成一股无法阻挡的洪流,狠狠地冲向了星曜集团和沈砚舟。
傍晚,落日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凄美的血色。
肖玦独自一人,来到了棱镜工坊的天台。
苏凛早已等在那里,风吹动着她的长发,背影孤高而决绝。
肖玦一步步走到她面前,没有多余的开场白,只是将一张薄如蝉翼的黑色芯片卡递了过去。
卡片上用烫金工艺印着一行小字:“星曜核心数据库最高权限”。
“我知道你说过,你不原谅我。”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嘲的苦涩,“但这个给你。里面有‘清源会’与政商两界近三十年所有的秘密资金往来,还有……我父亲真正的死因。”
他抬起头,迎着苏凛冰冷的目光,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我不是在求你接受我,也不是在赎罪。我只是……终于明白了,爱一个人,不是把她变成我想要的样子,而是要还她本来的名字。”
苏凛沉默地接过那张分量足以掀翻半个权力圈的卡片,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
这一次,她没有再回避他的目光,而是第一次真正地、平静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问:“那你现在,知道我是谁了吗?”
深夜,万籁俱寂。
苏凛坐在电脑前,将老吴的口供、沈砚舟的资金链、肖玦给出的核心数据库,以及她这几年来搜集的所有证据,全部打包,进行多重加密。
在命名文件时,她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片刻,然后敲下两个字——“燎原”。
她打开许久未曾动过的直播软件后台,在草稿箱里写下一段简短的预告文案:“三天后,午夜十二点,全球同步解密——这一次,轮到我们来审判。”
当她按下保存键的那一刻,窗外一道惨白的闪电划破夜空,紧接着,滚滚的闷雷如同巨兽的咆哮,从天际尽头传来。
她起身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脚下这座被灯火点亮的城市。
那些闪烁的光点,像无数双注视着她的眼睛。
她低声自语,像是在对这座城市,也像是在对自己宣告:
“苏凛这个名字,不是谁的影子,也不是谁的祭品。”
远处,又一道闪电劈开了厚重的乌云,刹那间的光亮,仿佛在黑暗的天幕上撕开了一扇通往未知的门,然后,轰然洞开。
“燎原”计划发布的预告,如同一颗投入深水的炸弹,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让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和狂热的期待之中。
沈砚舟和“清源会”的所有公开活动全部停止,星曜集团股价连续三天跌停。
他们就像被激怒的毒蛇,暂时缩回了洞穴,积蓄着最致命的毒液。
第三天,清晨。
距离午夜十二点的全球解密,还剩下不到十八个小时。
城市从一夜的沉睡中苏醒,阳光刺破云层,给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镀上了一层金边。
一切看起来都和往常没什么不同,上班的人流汇入地铁,早餐店的蒸气氤氲了街角。
然而,在这份寻常的表象之下,一股看不见的暗流正在疯狂涌动。
苏凛一夜未眠,但精神却异常清醒。
她刚刚结束了和海外技术团队的最后一次安全通话,确保全球上百个解密节点万无一失。
就在这时,她的加密通讯器突然响起,屏幕上跳出一个她从未见过的,无法被追踪的号码。
她犹豫了片刻,接通了电话。
电话那头,没有声音,只有一阵微弱而压抑的电流声。
足足过了十几秒,一个经过多重变声器处理,听不出男女老幼的声音才缓缓响起,带着一种金属摩擦般的质感,只说了一句话:
“苏小姐,你真的以为,你面对的……只是一个沈砚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