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盟心之后,刘远洋与刘洛依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层隔在两人之间的薄冰彻底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与日渐深厚的温情。竹楼的门不再总是紧闭,刘远洋的到访成了竹林间最寻常的风景。
他们依旧探讨医术与机关,但氛围已截然不同。刘洛依的话多了起来,虽然声音依旧清冷,却带着一种柔软的语调。她会因为刘远洋一个笨拙的玩笑而微微抿嘴,也会在他专注于图纸时,默默为他续上一杯清茶。刘远洋则更加细心,留意着她的喜好,带来她爱看的医书,甚至尝试着根据她描述的故园口味,亲手制作一些简单的糕点,虽然味道未必正宗,却总能让她眼中泛起温暖的笑意。
然而,这份来之不易的温暖并未能完全驱散外界的阴霾。
阿诺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变得有些闷闷不乐,来找刘远洋的次数明显少了,即使来了,也常常是看着他和刘洛依默契相处的样子,咬着嘴唇不说话,然后找个借口匆匆离开。刘远洋心中有些歉然,却也无法多做解释,只能希望时间能让她慢慢接受。
更大的压力来自龙兀骨。土司虽然没有再明确警告,但刘远洋能感觉到,龙兀骨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以往涉及寨务核心的商议,龙兀骨会征询他的意见,如今却多有保留。分配给他的资源和人力,也不再像之前那样优先。甚至有一次,刘远洋无意中听到巴旺嘀咕,说土司似乎对刘先生和素心小姐走得太近有些不满。
这一切,刘远洋都默默承受着。他深知,在孟琏部,龙兀骨拥有绝对的权威。他与刘洛依的相恋,无疑触动了龙兀骨某些不为人知的神经。或许是担心刘洛依的身份暴露引来祸端,或许是另有盘算。但无论如何,他都不能退缩,更不能让刘洛依感受到压力。
他将这些烦扰藏在心底,在刘洛依面前,依旧是那个沉稳、温和、总能带来新奇想法和温暖的刘远洋。他更加努力地展现自己的价值,不仅改进兵器、完善水利,甚至开始尝试利用本地植物,改良印染技术,希望能为孟琏部带来更实际的利益,以此缓和与龙兀骨的关系。
这一日,刘远洋带着新调配出的几种植物染料样品来到竹楼。刘洛依正在翻阅一本古籍,见他进来,放下书卷,眼中带着浅浅的笑意。
“看看这个,”刘远洋将几块染好的布样递给她,“用紫草根和靛蓝混合,能染出这种独特的紫色,不易褪色。还有这个黄色,是用山栀子的果实提炼的。”
刘洛依接过布样,仔细看着那鲜艳而柔和的色彩,点了点头:“色泽纯正,比寨中以往用的矿物染料更柔和,也更易得。”她抬头看他,目光中带着欣赏,“你总是能想到这些实用的法子。”
刘远洋笑了笑,在她身旁坐下,很自然地拿起她刚才看的书:“在看什么?”
“一本前朝流传下来的脉案札记,有些见解颇为独到。”刘洛依将书往他那边推了推,指着一处,“你看这里,论及‘伏火’之症,与寻常热症治法迥异……”
两人头挨着头,讨论起医理来。阳光透过竹窗,洒在书页上和两人的肩头,温暖而宁静。刘远洋闻着她身上淡淡的药香和发香,心中一片平和。外界的纷扰,似乎在这一刻都被隔绝在外。
讨论间隙,刘洛依忽然轻声问道:“最近……土司大人那边,是不是给你压力了?”
刘远洋心中一震,没想到她如此敏锐。他不想让她担心,故作轻松道:“没什么,土司大人或许只是有些别的考量。”
刘洛依静静地看着他,那双清澈的眸子仿佛能洞悉一切:“你不必瞒我。我知他心思深沉,留我在此,未必全是善意。如今你我……他定然不乐见。”
她顿了顿,伸出手,轻轻覆在刘远洋的手背上,声音虽轻,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若……若此地不容我们,我们便离开。”
刘远洋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巨大的责任感。她愿意为了他,离开这相对安稳的庇护所,去面对未知的风险。
“还没到那一步。”刘远洋握紧她的手,目光坚定,“我会想办法。无论如何,我不会让你独自面对任何风雨。”
刘洛依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坚决,心中最后一丝不安也消散了。她相信他,就像相信黑暗中终会迎来黎明。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然而,他们都清楚,平静的表面下暗流汹涌。龙兀骨的态度,阿诺的失落,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未知威胁,都像悬在头顶的利剑。他们的感情,在享受温暖阳光的同时,也必须做好迎接狂风暴雨的准备。
但此刻,紧握的双手和彼此信赖的眼神,给了他们无穷的勇气。无论前路如何,他们都将携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