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七玥加班到9:30才回到住的地方。
这班真的是上的让人心累呀,工作不太顺心,生活也不太顺心啊~( ?? ﹏ ?? )
有时候都不知道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是为了什么?
为了缓解自己略微低落的情绪,想开一点,她想想找个历史人物的视频看一看,转移一下注意力,既可以学习,又可以让自己转移注意力~
有的时候生活对女孩子真的是极其不公平的~
社会上的资源分配本来就不公平,等你长成长大以后,家里好像是没有你的位置了。
大家都希望你尽快的结婚,生子,嫁人,仿佛这才是你一生的使命。
而在外面,工作上受了任何委屈你也只能自己忍受,如果你不想辞职的话,那你就只能忍受。
你就只能一边工作一边租个房子住着,反正大富大贵,好像也是极少数人~
所以要怎么样才能赚到钱呢?至少让自己衣食无忧呢~
虽然每个人都做着富婆的梦,但是真正实现的有几个呢?
不过梦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七玥本身就是一个既矛盾又乐观的人,既悲观又善于说服自己的人,大概是因为人本身就是矛盾的结合体。
打开视频,各朝各代也同步开启了天幕:
“他是北宋第一狠人,更是“寒门出贵子”的典范~
27岁军进士及第,44岁出将入相~
欧阳修说他是“一世之师”~
朱熹称“他乃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他文能平天下,武可镇边疆,没去过岳阳楼,却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听到这里小伙伴们的大概都知道讲的是谁了so~
“哇,原来说的是范仲淹啊??《岳阳楼记》,不就是他写的吗?
我可还记得他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可是语文课本必背篇目和一定要赏析的名句。”
七玥懂了。
她继续看了下去:
“没带过一天兵,却吓得西夏人喊他“小范老子”~
死后更是获封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终极谥号:文正~
他就是北宋第一完人————范文正公“范仲淹”。
公元989年,苏州吴县一间漏雨的草屋里,一个本该姓范的男孩出生了~
却因为亲爹早逝,他的老妈抱着他改嫁到一户姓朱的人家,从此改名“朱说(yue)”~
然而22岁那年,他撞见继兄拿公款赌博,刚说了句:“省着点花~”
就被怼:“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啥事!”
直到这时,他才知道自己竟是苏州范氏的血脉~
深夜里他对着油灯擦眼泪,范家的族谱上怎能没有我的名字?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我定要让“范姓”重新显贵~
于是,他收拾行李,辞别母亲,揣着几本破书,半块冷饼就往“应天府书院”跑~
这相当于北宋的“清华北大”~
书院里,富家子弟住单间带书童、生活阔绰和小范穷的叮当响、只能睡大通铺,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把稀粥冷冻后切成4块,早晚的吃两块,如果再配上点咸菜,今天就算奢侈一把了~
这便是“断齑画粥”典故的由来。
同学看他可怜,偷偷送红烧肉,他愣是放臭了都没碰~
同学找他理论,他却说吃了这顿好的,我怕再也咽不下冷粥了~
他凭借着这股狠劲,5年没脱衣服,没睡过整觉,困了就浇冷水洗脸。
就这样,26岁那年,他果然考中进士,成功逆袭~
中进士那天,他在金銮殿外仰天大笑,“范仲淹,你终于把姓改回来了!”~
随着仕途的开启,范仲淹从基层官职起步,起初他只是个九品小官,相当于基层法官的书记员。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居然要求所有案件公开审理,把卷宗挂押的墙上,让老百姓围观~
领导气的骂他“愣头青、范铁板”,他一笑了之~
“铁板”才能敲开冤案,后来调到江苏管盐仓,上任就撞见个超级烂摊子———
他亲眼看见海潮冲毁良田,百姓抱着孩子哭天抢地,这场景让他夜里睡不着,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如果是其他不负责的官员上任早就甩锅给前任,然后躺平,等拨款了~
可范仲淹偏不,他直接上书朝廷要钱!
上头还在犹豫,他已经撸起袖子带着民工开干了~
白天他在工地扛沙袋测数据,晚上就着油灯算工程量,三年时间愣是没回过几次家。
旁人笑他“盐仓监”不干本职工作,跑去当“包工头”,他回怼:
“百姓的命可比盐袋子重要多了。”
最终150里的堤坝拔地而起,救活了数万人,被当地人称为“范公堤”~
直到现在苏北的百姓说起这条堤坝还直竖大拇指!!
e(*?w?)_\/?:?☆
29岁时就敢手撕太后,那时候宋仁宗登基时才13岁,刘太后垂帘听政,太后过生日,满朝大臣争着磕头,他却上书:
“皇帝是天下之主,怎能给太后行臣子礼?”
当场把太后气的脸发青,直接贬谪他去山西当县令~
同事偷偷劝他别太较真,他却一笑:
“当官不为民直言,不如回家种红薯~”
本以为被贬一次能让范仲淹长点记性~
没想到他刚回京城,他就有搞事情—————宋仁宗要废郭皇后,满朝大臣揣着明白装糊涂,范仲淹直接带着十几位官员 “伏阁请罪”,非要讨个说法。
这一闹,范仲淹再次被贬出京,好友梅尧臣急得的连夜写了手?《啄木鸟》劝他:
“老范啊,你就像那啄木鸟,光知道捉害虫,早晚被鼠讨厌~”
范仲淹却回信,八个字掷地有声: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宁可像惊雷一样死在发声的路上,也不愿当装聋作哑的庸官~
这股不要命的劲儿,直接把“谏臣”二字刻进了北宋的朝堂,此后不管范仲淹被贬到哪儿,他都一心向着老百姓办实事,为人民服务。
41岁更绝,西北战乱,西夏人连破三城,皇帝急得直跳脚,他一个文官直接挂帅,当战区副司令,别人觉得“文人带兵必败”,他偏要玩心跳,逮几个随从就闯进羌寨,跟部落首领围着火堆喝酒……
“我范仲淹说话算话,你们帮大宋守边疆,粮食布匹管够,三个月跑了36个部落,硬是把“墙头草”变成“铁盟军”~
西夏人来犯,远远看见满山“范字旗”,互相提醒:
“小范老子腹中自有雄兵,惹不起!”
流传“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他还在小兵里提拔狄青,教他读?《春秋》、学谋略,硬生生把“放羊娃”培养成“北宋第一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