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网络上大家的争论。
婚礼现场。
贺凡认识了一堆的香江文化圈的大佬们,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天是贺凡成亲呢。
终于贺凡开始讲解他所对的下联了。
贺凡说道:“吴老,您的对联应该是这样读的吧!”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
吴彦章抚须微笑,点点头,道:“没错,老朽的上联确实这样读的。”
贺凡于是接着道:“那我的下联就是: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zhǎng cháng。”
“秒啊。”
“原来如此。”
有些人已经听明白了,不由赞道:“这个长字是多音字,所以要用不同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意思,结合刚才那个小故事,这幅对联简直就绝了。”
“真不知道贺凡的脑袋是怎么长的,这样的下联都能对得出来。”
“这只能说明我们天朝的文字博大精深。”
众人不由鼓起掌来。
这个婚礼参加得简直太值了。
后面,贺凡因为不想一一接招,所以就叫人把所有的问题一起给拿出来。
如果是其他人,可能会被人吐槽狂妄,但是贺凡就不一样了,大家只是尽情地期待贺凡的表现。
当后面的题目出现在大家的眼帘时,网上看直播的网友们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我靠!靠靠靠!”
“这是存心不想让新郎把新娘接走吧。”
“这也太难了吧。”
“我去,同音文都出来了,而且有些字我都不认识,这是要让帅凡也做一篇?”
“这谁出的题目啊,也太变态了吧。”
大家纷纷吐槽着。
……
现场,伴郎们看了这些题目,额头上不由满是黑线。
胡成栋只觉得脑仁胀痛无比,他看着贺凡,期期艾艾地道:“小凡,这些题目你都会,对吧!”
李长安跟霍启贤对望一眼,心有余悸地道:“天啊,结个婚居然比谈个大生意还困难,吓得我都不敢结婚了。”
“贺凡老弟,我决定了,我结婚的时候,你一定要来帮我啊,否则我都怀疑我能不能接走新娘。”
“对对对,我结婚的时候你也要来帮忙。”
“想想都可怕。”
伴郎们纷纷对贺凡说着。
……
伴娘们嘻嘻笑着。
林可欣来到贺凡身边,小声问道:“嘿,贺凡,这些对于你来说应该没有问题吧。”
贺凡耸耸肩,道:“我姑且试试吧。”
“那就祝你们好运了。”
贺凡叫住林可欣,问道:“嘿,梦婕,我们以后结婚的时候,你们家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不会也这样玩吧。”
“到时候再说咯!”林可欣笑笑回到了伴娘团。
贺凡看着那一道道题目,其中的一道同音文引起了他的兴趣,也不知道出自谁人之手。
其文为:“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适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如果翻译成通俗文,意思是:石屋子里住着一位姓施的诗人,特别喜欢狮子,发誓要吃掉十只狮子。施诗人常常去市场上看狮子。十点钟,正好有十只狮子到了市场。那时候,刚好施诗人也到了市场。施诗人看见这十只狮子,便放箭,把那十只狮子杀死了。他托起这十只狮子的尸体,回到石屋。石屋子湿了水,施诗人叫仆人把石屋擦干。石屋子擦干了,施诗人方才尝试吃这十只狮子。吃的时候,才发现这十只狮子,实际上是十只石头狮子的尸体。试着解释这件事!
这,就是同音文。全篇就同一个音,而且写成的文章也是合理的故事,并且还是用文言文来写,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
这种文章,如果不是专业从事语言研究的的人员,一般的国语学者都要望而生畏,至于其国语系的学生,更是想都不要想。
贺凡拿起那篇同音文,道:“这是哪位老先生的佳作啊!”
“贺小友啊,这是老朽的拙着,入不得方家法眼。”香江大学国文系的院长吴复立笑呵呵地看着贺凡,嘴上说着谦逊的话。
“原来是吴院长的佳作啊!”贺凡笑道:“您老可真是给小子出难题了。”
吴复立罢手道:“小友谦虚了,来来来,既然先拿了老朽的拙着,那就先闯老朽这一关。”
“凭什么啊!”其他老头们不干了。
“小友,先闯我这关,我的这个有趣,你看哈,我的上联是画上荷花和尚画,你听听,多有意境啊。”金匡把他写的上联拿了出来说道:“小友,来来来,先对我的。”
“嘿,金老头,你捣乱吧,明明是我先的。”吴复立吹胡子瞪眼睛。
“什么你先,是我先。”
“我。”
“我!”
两老头对峙着。如此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而网上的吃瓜群众也是倍感有趣。
原来,这些文化人也是“小孩”脾性啊!老小孩,老小孩,说的就是他们这样的了。
看着这些“老头们”争吵着,贺凡摇摇头。他来到案桌边,拿起毛笔,顿时,几台摄像机全部对准了他,其实这些摄像机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贺凡。
看见贺凡要开始下笔了,那些“老头们”也不再争吵,而是全部围在了贺凡边上。
金匡更是帮贺凡铺好纸张。
“小友,看在老朽帮你铺纸的份上,还是先对我的吧。”
贺凡哪里能让金匡给他铺纸,赶紧动手把纸张弄好。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贺凡终于写下了几字。
“书临汉墨翰林书”。金匡第一时间念了出来,接着就是一喜,道:“哈哈,贺小友果然是先对的我这上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墨翰林书。对仗工整之极,好对,好对啊!”
“确实好联,更难能可贵是贺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对出了下联,而且跟上联简直严丝合缝。”
“仅从这一点就说明贺凡的思维之敏捷不是普通人能比得上的。”
“普通人?就是语言专业的学者,专家也赶不上啊。”
“看成语大会的时候,只觉得贺凡是记忆力好,现在可是当场应对啊,这种急智,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学积累,是做不到应答如流的。”
“嘿嘿,后面还有好多题啊,看贺凡怎么应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