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武十年五月初五,端阳佳节。应天城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空气中弥漫着艾叶与粽子的清香。然而,全城乃至整个帝国的目光,都投向了紫金山南麓,那片刚刚落成的、寄托着帝国未来的宏伟建筑群——大明帝国大学。

帝国大学正门——集贤门前,巨大的汉白玉石牌坊高耸入云,大明帝国大学六个遒劲有力的鎏金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气势磅礴,仿佛要吸纳天地文华。宽阔的广场上,早已是人山人海,旌旗招展。帝国大学的首批教授们身着特制的深青色儒袍或各色象征学科的袍服,肃立于前列;来自全国各地的优选学子——有饱读诗书、踌躇满志的举人、秀才;有通过严苛格物、数算考核,眼神中充满探索欲的布衣奇才;有立志悬壶济世、通过医科选拔的青年才俊——近千人,穿着统一的学子常服,列队整齐,脸上洋溢着激动与自豪。六部观礼官员、应天府的士绅名流、以及无数闻讯赶来的百姓,将广场外围挤得水泄不通,人人翘首以盼。

吉时将至,庄严的礼乐声响起。皇帝朱元璋、皇后马秀英的御辇在太子朱标、吴王朱栋及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周王朱橚等一众亲王勋贵的簇拥下,缓缓驶入广场。山呼海啸般的万岁声如同潮水般汹涌澎湃,直冲云霄。

朱元璋今日身着明黄色常服,虽非朝服,但帝王的威仪自然流露。他走下御辇,抬头望着巍峨的集贤门和其后依山势而建、连绵壮观的七大学院建筑群——文学院古朴厚重,数算学院精巧严谨,农学院开阔疏朗,医学院洁净素雅,格物学院,军事、航海学院气势雄浑,飞檐斗拱,鳞次栉比,在苍翠山林的映衬下,气象万千。他的眼中闪烁着难以言喻的激动、自豪与一种近乎虔诚的期盼。

这里,承载着他布衣天子对知识改变命运、人才兴邦最朴素的信念,更承载着儿子朱栋描绘的一个文治武功并举,全方位强大的宏伟蓝图。

“好!好一个帝国大学!”朱元璋声音洪亮,带着由衷的赞叹,“栋儿,你给咱大明,给后世子孙,立起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学问殿堂!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此乃父皇圣心烛照,远见卓识;太子大哥鼎力支持,统筹帷幄;满朝文武用心,能工巧匠用命之功!儿臣不过居中协调,略尽绵薄,岂敢居功。”朱栋谦逊地躬身,但看着眼前这片由自己呕心沥血规划从蓝图变为现实的宏伟学府,心潮同样澎湃如江海。徐妙云、常靖澜站在女眷队列中,看着丈夫挺拔的背影,眼中满是骄傲。

典礼在庄严肃穆的咸和之曲中正式开始。作为帝国大学总督学的太子朱标,首先登上高台,宣读了皇帝亲笔撰写的《兴学诏》。诏书以恢弘的笔触阐述了帝国大学明体达用,经世济民,不拘一格,育才兴邦的办学宗旨,打破了千百年来唯有读经科举才是正途的桎梏,将格物、农学、医学、军事、航海等实用之学提升到与经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并允诺各科优异者皆有入仕报国之途。诏书宣读完毕,全场沸腾!

接着,由常务总督学吴王朱栋,详细介绍了七大学院的架构、首任院长及首席教授:

文学院:山长,华盖殿大学士诚意伯刘基!掌经史子集、策论文章、礼法制度。刘伯温须发皆白,在众人崇敬的目光中微微躬身。

数算学院:山长,术算天才墨筹!掌天文历法、算术格致、钱粮度支。墨筹依旧是那副不修边幅却眼神锐利的样子,只是换上了学院袍服。

农学院:山长,农学大家李农!掌稼穑之术、良种培育、水利兴修、解万民温饱。李农皮肤黝黑,带着田间地头的朴实。

医学院:院正,三军医药局都督医使周济民!副院正,天才医官顾清源!掌岐黄之术、病理药理、培育良医、普惠苍生。两人身着素白医袍,气度俨然。

格物学院:掌院,墨家大匠墨羽!副掌院,巧匠墨友谦!穷器物之理,精工匠之艺,兴百工,利万民。墨羽沉稳,墨友谦灵动。

军事学院:掌院,神策军都督同知张世杰、天策卫指挥使高勇!并特邀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永昌侯蓝玉、颍川侯傅友德等为特别教授!习兵法韬略,练骑射火器,育将校之才!当这些沙场宿将的名字被念出时,武学生们爆发出狂热的欢呼。

航海学院:掌院,航海侯张赫、神策水师卫副指挥使盛庸!授天文导航,习海战之要,通万国地理,开万里海疆!张赫老成持重,盛庸英气勃发。

朱栋最后宣布:“帝国大学面向全国,择优招收举人、秀才及通过严格考核之优秀学子!各学院毕业生,可凭所学,参加科举、医学科举、武举,亦可由朝廷直接擢用,授以官职!今日,便是这知识圣殿开启之日!”

当介绍到每一位重量级人物时,台下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惊叹。尤其是军事和航海学科,当徐达、常遇春、蓝玉、傅友德、张赫、盛庸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被提及,武学生员和向往疆场的学子们无不热血沸腾,欢呼声震耳欲聋。

最后的高潮,是朱元璋亲自为帝国大学揭匾。当覆盖在“大明帝国大学”主殿巨匾上的明黄绸缎被皇帝和太子共同拉下时,万丈金光仿佛瞬间绽放!礼炮轰鸣!钟鼓齐鸣!象征着大明帝国最高学府、知识圣殿的大门,在洪武十年的端阳节,正式向天下英才敞开!

“自即日起,大明帝国大学,正式开学!”朱元璋的声音通过特制的铜喇叭,洪亮地传遍广场每一个角落,“望尔等师生,格物致知,砥砺品行,穷究天人之际,通晓经世之务!为我大明,育栋梁之才,开万世太平!诸生勉之!”

“谨遵圣谕!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回应,如同最雄壮的乐章,回荡在紫金山麓。

典礼之后,是盛大的游园活动。朱元璋兴致极高,在朱标、朱栋陪同下,参观了各大学院。在格物学院巨大的工坊内,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工匠们演示改良的水力纺纱机如何飞速纺成细纱,又对一座精巧复杂的自鸣钟模型啧啧称奇,详细询问了其齿轮传动原理。在农学院广阔的试验田边,他蹲下身,仔细查看李农培育的新稻种秧苗,认真听取关于堆肥技术和新式曲辕犁改良的报告,甚至抓起一把泥土捻了捻。在医学院新建的光线明亮的解剖教室外,他隔着琉璃窗看了看里面摆放的人体骨骼模型和巨大的药材标本墙,亲切慰问了周济民和顾清源,对他们提出的建立全国疫病监控体系的构想表示赞赏。

当一行人来到军事学院后方依山开辟的简陋校场时,气氛更加热烈。一群穿着统一靛蓝色劲装的少年正在练习队列,旁边还有一小群穿着月白襕衫、年纪更小的孩子探头探脑。教官正是天策卫指挥使高勇,他声如洪钟,正在训话。

“父皇,您看那边。”朱标指着那群小不点。

朱元璋顺着望去,只见为首的是虚岁五岁、已显露出几分沉稳气度的朱雄英,左边是同样五岁、努力模仿着兄长、小脸绷得紧紧的朱同燨,右边则是活泼好动、正东张西望的朱同燧。在他们身边,还有一个约莫七岁左右眉目清秀俊朗眼神灵动中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机敏的少年。他正微微俯身,耐心地对朱同燧说着什么,似乎在解释队列的要领。朱同燧似懂非懂地点着头,朱同燨也认真地听着,连朱雄英也投去关注的目光。

“那是?”朱元璋问道,对那个大孩子有些印象。

“回父皇,”朱栋笑着介绍,“那是已故陇西郡王之孙,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景隆此子聪颖异常,尤好兵书战策,小小年纪便对排兵布阵颇有见解。曹国公特意恳请恩旨,让其入麟趾学宫伴读,一则学习,二则也可照应雄英他们几个小的。”

朱元璋点点头,目光中带着审视:“李贞是咱的姐夫,忠勇可嘉。景隆这孩子看着是块料子,眼神里有股灵气,也有股韧劲。雄英、燨儿、燧儿都还小,有个稍大点、懂事的伴读,互相砥砺,是好事。”

正说着,只见格物学院方向突然冒起一股彩色的烟雾,还伴随着一阵轻微的爆鸣声和学子们的惊呼。

“哇!快看!那是什么?”朱同燧第一个跳起来,指着烟雾兴奋地大喊。

“定是墨筹先生又在演示新‘法术’了!”李景隆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他一手自然地拉起好奇心爆棚的朱同燧,另一手招呼朱雄英和朱同燨,“走!雄英弟弟,同燨弟弟,咱们快去看看!听说墨先生会变很多神奇的东西!”

“好!”朱雄英也被勾起了兴趣。朱同燨虽然觉得离开队列不太好,但看着表哥和堂兄都去了,也点了点头。

“等等我们!”李景隆俨然成了孩子王,四个小身影——李景隆稍大,朱雄英其次,朱同燨、朱同燧两个小豆丁——便兴冲冲地朝着彩烟升起的方向跑去。后面跟着的侍卫宦官一阵小跑,紧张又无奈。

“呵呵,孩子们倒是投缘。”马皇后看着这充满生机的一幕,慈祥地笑了。朱元璋也难得地露出了轻松的笑容:“景隆这小子,有点机灵劲儿,也懂得照顾弟弟。让他们一起读书习武,互相影响,挺好。”

下午时分,帝国大学演武场内,一场特殊的开学第一课正在进行。教官高勇正讲解基础的队列旗语。场边临时搭建的观礼席上,朱元璋、马皇后、朱标、朱栋等皇室成员以及徐达、常遇春、蓝玉等勋贵将领赫然在座。

场中,麟趾学宫的小不点们被单独列成一排,努力模仿着高勇的动作。朱同燨学得最认真,小脸绷紧,一丝不苟,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朱同燧则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小脑袋不时转动,看看天上的飞鸟,又看看场边威严的外公和舅老爷。李景隆站在朱同燧旁边,学得很快,动作标准有力,还不时小声提醒走神的朱同燧:“燧弟,看高将军的手势…对,手臂抬平…脚尖并拢…”朱雄英年纪稍长,理解力强,也学得有模有样,隐隐有小队长风范。

“立正——!”高勇一声洪亮的命令。

刷!李景隆反应最快,瞬间站得如同标枪般笔直。朱雄英、朱同燨也立刻站好。朱同燧慢了半拍,小身子晃了晃才站稳,引来旁边几位武学生员善意的低笑。小家伙脸一红,不服气地嘟起了嘴。

“燧弟,别急,看我!”李景隆小声鼓励,迅速又做了一个完美的示范。朱同燧深吸一口气,努力挺直小胸膛,虽然还有些歪斜,但眼神里充满了倔强。

就在这时,演武场入口传来一阵中气十足、带着戏谑的爽朗笑声:“哈哈哈!高蛮子,你这队列练得不错啊!把咱的小王爷们都操练得有模有样了?”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永昌侯蓝玉三人,不知何时已换上便于活动的劲装,联袂而来!他们显然是有备而来,想给这开学第一课添点干货。

“外公!”“舅老爷!”朱同燨、朱同燧看到亲人,眼睛顿时亮了,差点就要跑过去,被高勇严厉的眼神制止,只好站在原地,小脸憋得通红,满是期待。

徐达三人走到场边,看着场中努力操练的孩子们,尤其是自家的小家伙,眼中满是笑意和期许。

“徐大哥,常大哥,蓝大哥,你们来得正好!”高勇笑着抱拳迎上,“我这点队列功夫,也就练个花架子,给孩子们打打基础。真要讲沙场上的真本事,骑射搏杀,排兵布阵,还得看二位国公爷和侯爷的威风!不如,趁此良机,给孩子们和这些未来的将种们露一手?权当是给帝国大学军事学院的开张贺礼,也让小崽子们开开眼?”

徐达捻须微笑,气度雍容:“高指挥使过谦了。不过,既然来了,让孩子们见识见识真正的马上功夫和沙场技艺,也是好事。”常遇春早已按捺不住,豪迈地一挥手:“好!活动活动筋骨!让小子们看看什么叫真本事!”蓝玉更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正有此意!高将军,借你马和弓箭一用!”

很快,场地清开。首先上场的是常遇春。他虽年过五旬,须发已见斑白,但雄风丝毫不减。他取过一张三石硬弓,掂了掂,也不瞄准,对着百步之外一字排开的三个箭垛,开弓如满月!嗖!嗖!嗖!三支雕翎重箭如同三道黑色的闪电,撕裂空气,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几乎不分先后,呈品字形狠狠钉入三个箭垛的正中心红点!箭尾兀自嗡嗡震颤!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快如闪电!

常遇春三箭连珠,箭箭贯靶心!校场上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喝彩!

“好!”朱元璋第一个拍案叫绝,“常十万!宝刀不老!”

“外公好厉害!”朱同燧激动得小脸通红,挣脱队列就想跑过去,被旁边的李景隆眼疾手快地拉住,低声道:“燧弟,还在操练呢!”

高勇也适时大喝:“肃静!列队!”武学生们立刻噤声,但眼中的狂热崇拜几乎要溢出来。朱同燧被哥哥和表兄拉住,只好原地蹦跳着拍手。

常遇春哈哈一笑,将硬弓抛给亲兵,大步走回场边,对着朱同燧方向得意地扬了扬下巴,惹得小家伙又是一阵兴奋。

接着是蓝玉。他牵过一匹神骏的高头战马,翻身上鞍,动作干净利落。他先是在场中策马小跑了几圈,熟悉马性。

随后,速度陡然加快!战马四蹄翻腾,鬃毛飞扬,如同一道黑色闪电在校场上飞驰!

“看好了!”蓝玉一声断喝,只见他在疾驰中忽然身体一矮,整个上半身几乎贴在马腹一侧,单手从地上抄起一个拳头大小的木球!动作快得令人眼花缭乱!紧接着,他身体如同灵猿般在鞍上腾挪,又是几个漂亮的蹬里藏身,将地上散落的五六个木球一一抄起!

“好!”这次连徐达也忍不住喝彩。蓝玉的骑术精湛绝伦,将骑兵的灵动与悍勇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蓝玉在高速奔驰中猛然拔刀!一道雪亮的刀光匹练般闪过!咔嚓!一声脆响,场边一根碗口粗的木桩被齐刷刷劈断!断口光滑如镜!

“永昌侯威武!”校场上再次沸腾!朱同燧看得目瞪口呆,小嘴张得能塞进鸡蛋。李景隆眼中更是异彩连连,紧紧攥着小拳头,仿佛自己也在策马挥刀。

最后压轴的是徐达。他并未展示个人勇武,而是走到校场旁临时搭建的巨大沙盘前。

沙盘上山川起伏,城池关隘,栩栩如生。徐达拿起代表骑兵和步兵的小旗,声音沉稳,却字字千钧:“方才常国公的神射,蓝侯的骑术,皆是勇将之基。然,沙场决胜,非一人之勇,乃万人之智,万人之力!”

他指着沙盘上一处标注为捕鱼儿海的区域:“譬如北元伪帝盘踞之地。此地水草丰美,利于游牧,却无险可守。若我大军压境,其必远遁。”

他又指向几条模拟的河流和沙漠,“追,则需长途奔袭,补给线漫长,易被其轻骑骚扰切断。不追,则如芒在背,永无宁日。”

徐达拿起代表明军主力的旗帜,在沙盘上缓缓移动:“故,此战之要,在于快与合!快,则需精锐铁骑,出其不意,长途奔袭,直捣黄龙!合,则需步骑协同,火器压阵,后援粮秣,源源不断!骑兵如锋矢,撕开敌阵,分割包围,步兵如磐石,结阵固守,用火器远距离杀伤敌骑,掩护骑兵突击;更要有一支强大的后勤队伍,保障大军深入漠北之需!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徐达深入浅出,将一场复杂的漠北战役拆解开来,语言平实却蕴含着数十年沙场征战的智慧结晶。不仅武学生员听得如痴如醉,拼命记忆思索,连朱雄英、朱同燨也听得若有所思,小脸上露出专注的神情。

朱同燧虽然很多话听不懂,但也被徐达那沉稳如山、指点江山的气度所震慑,安静地听着。李景隆更是眼睛一眨不眨,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着,仿佛在推演阵型。

“看见没,燧儿?”常遇春不知何时走了过来,对着外孙语重心长地说,“打仗,光靠这样有力气,会射箭可不行!得像你徐外公那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要用脑子!懂谋略!”

“嗯!燧儿记住了!要用脑子!”朱同燧用力点头,童言稚语又惹得众人一阵开怀大笑。徐达也笑着摸了摸朱同燧的头,眼中满是期许。

三位帝国顶级名将的即兴授课,将帝国大学开学典礼的气氛推向了另一个高潮。文武交融,理论与实践碰撞的火花,在这座崭新的学府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夕阳的余晖为校场、沙盘和每一张年轻而充满求知欲的脸庞镀上了一层金边。

游园活动接近尾声。朱元璋在马皇后、朱标、朱栋的陪同下,登上了帝国大学地势最高的数算学院所属的观星台。凭栏远眺,整个学府的壮丽景象尽收眼底:文学院的飞檐斗拱在暮色中显得古朴厚重;格物学院工坊的烟囱已停止冒烟,却仿佛仍能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改变世界的力量,农学院的试验田铺展如茵,医学院的白色建筑宁静祥和。

朱元璋久久地凝视着这片寄托着帝国未来的土地,深邃的眼眸中映照着壮丽的河山,也映照着两个儿子并肩而立的身影。晚风拂过他略显花白的鬓角,带着初夏草木的清新气息。

夕阳沉入紫金山后,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天际。帝国大学各处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散落人间的星辰,照亮着学子们求索的道路。

而皇宫的方向,象征帝国最高权力的灯火,也彻夜长明。一个属于知识人才与全面崛起的大明新时代已经磅礴开启,而另一场决定帝国北疆命运的雷霆风暴,也正在这看似平静的夜晚,悄然凝聚着毁天灭地的力量。洪武十年的夏天,在希望与征伐的交织中,缓缓拉开了更加波澜壮阔的帷幕。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