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济南城的夏夜,闷热中透着一丝不安的躁动。青阳济世堂后院,唐赛儿独立月下,指尖拂过晾晒的药草,耳畔却捕捉着墙外每一丝异响。自那日锦衣卫退去,赵王府的暗哨便如跗骨之蛆,日夜盯梢。

“小姐,”韩红英悄步近前,声音压得极低,“王虎传讯,李彪的人今夜去了大明湖…空手而归,正大发雷霆。”

唐赛儿眸光微凛。历下亭石板下的东西,她早已让刘渊然调包,留了份“大礼”给那位北镇抚司的旧仇——一份详尽记录李彪历年贪赃枉法的私账副本,唯独抽走了最关键几页。

“赵王那边有何动静?”

“闭门不出,但府中幕僚往来频繁。听闻…北平来了旨意,催他回京参与祭天大典筹备。”

唐赛儿指尖一顿。祭天…新都首祭,关乎国运,更关乎储位名分。她想起周廷玉密信中提及的担忧,心下了然:赵王此番受挫,必不甘休,定会在祭天仪注上再生事端。

“让我们的人撤一半,”她忽然道,“尤其盯赵王府的,只留生面孔。”

韩红英愕然:“此时松懈,岂不…”

“就是要他觉出‘松懈’。”唐赛儿唇角勾起冷弧,“他若以为我惧了,想趁机离济返京,才会露出破绽。告诉王虎,赵王车驾若动,不惜代价,查清他随身行李中所有文书匣盒式样。”

与此同时,北平西苑。

周廷玉奉召入宫时,朱棣正对着一幅圜丘舆图出神。皇帝病后初愈,面色仍带灰败,眼神却锐利如昔。

“廷玉,你看这圜丘规制,可还合礼?”朱棣指尖点向图上汉白玉栏,“朕欲在此告祭天地,定北都之气运。”

周廷玉躬身细观,从容应答:“《周礼》云:‘祀天圜丘,祀地方泽’。陛下新筑此坛,三成坛制,十二辰位,皆合古礼。然…”他略一沉吟,“臣闻礼部议仪注,于祭器、乐章仍有争议。”

朱棣哼了一声:“还不是那些穷酸文人,整日咬文嚼字!”忽又睨他,“太子近日上疏,言欲北来陪祀,你如何看?”

周廷玉心知这是试探,肃然道:“太子殿下仁孝,愿跋涉辛劳以全人子之心,此乃陛下之福,社稷之幸。且新都首祭,储君陪祀,正可昭示天下:国本已定,君臣一心,北迁大业永固。”

皇帝默然片刻,摆摆手:“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退出宫门,周廷玉背心已微湿。方才应对,看似推崇太子,实则字字踩在朱棣心坎上——这位陛下,既忌惮儿子们争权,又最恨臣子结党;既欲太子立威,又不愿其势大压父。其中分寸,失之毫厘,便是大祸。

然他刚回值房,墨璃便急呈密报:赵王已抵北平,连夜拜会了礼部侍郎周讷!

“果然来了…”周廷玉闭目凝神,颈间玉佩微热。推衍之力如丝线蔓延,隐约“见”得赵王与周讷密议场景,断续话语飘来:“…太子南守…礼制不合…陛下独祭…”

他猛地睁眼,眸光雪亮:“好个‘礼制不合’!这是要绝太子陪祀之路!”

即刻修书两封。一明一暗:明信飞递南京,直呈太子,只建言“祭天乃国之大典,殿下当力争陪祀,以定民心”;暗信则通过青阳宗渠道,直送山东唐赛儿处,嘱她“加紧搜集赵王不法实据,尤注意其与工部、礼部官员往来”。

三日后,朝会之上,风波骤起。

礼部侍郎周讷果然出列,朗声奏道:“陛下!祭天乃天子与天沟通之至高典礼,非陛下亲临不足以表至诚。太子殿下留守南京,总理国事,分身乏术。且南北迢迢,若往返奔波,恐于礼制不合,亦过于劳顿储君。臣恳请陛下独自主祭,太子可于南京另行遥祭。”

话音甫落,汉王党羽纷纷附和。赵王垂首恭立,嘴角却隐现笑意。

龙椅上,朱棣面沉如水,未置可否,只问:“太子如何说?”

早有准备的东宫属官立刻呈上太子奏疏。朱棣展阅,但见字字恳切:先言身为人子,渴慕随父祭天学习礼仪;再陈身为储君,理应陪祀以安天下臣民之心;末了竟附上一份详尽的“南京监国留守方案”,建议由内阁大臣与魏国公徐辉祖等勋贵共理政务,遇大事快马飞报,自己愿即刻北上来回奔波,绝不误国事。

殿中一时寂然。周讷等人没料到太子竟如此坚决且思虑周全,一时语塞。

周廷玉适时出列,声音清越从容:“陛下,周侍郎所虑,实乃爱君之忧。然臣观史册,历代迁都首祭,未有储君缺席之例。太子殿下孝心拳拳,愿不辞劳苦,此正彰显陛下教化之功、父子一体之亲。且南京留守方案妥帖,足可保国事无虞。若因路途稍远便使储君不得祭天,恐天下疑陛下父子有隙,非社稷之福。”

他句句不离“孝道”、“父子”、“社稷”,恰恰戳中朱棣心病。皇帝最怕的,便是外人看出天家不和,动摇国本。

朱棣目光扫过赵王,见其面露急色,心下愈发明朗,当即拍板:“太子所言极是。祭天大典,太子当陪祀。南京政务,暂由内阁与魏国公共理。钦此。”

赵王脸色霎时惨白,强忍怒意退下。周讷等人更是面如死灰。

退朝后,周廷玉甫出宫门,便被赵王府长史拦住,皮笑肉不笑:“周少詹果然好口才。王爷请您过府一叙,请教祭礼仪注。”

周廷玉知是鸿门宴,却坦然应允。

赵王府内,丝竹隐隐,朱高燧却面覆寒霜:“周廷玉,你屡次与本王作对,真当我不敢动你?”

“王爷言重。”周廷玉执礼甚恭,“臣只知秉公而言,尽忠职守。祭天之事,关乎国体,臣不敢因私废公。”

“好个因私废公!”赵王冷笑,忽掷出一卷文书,“那你看看,这是何物!”

周廷玉展看,竟是安平商社与工部官员往来账目的抄本,几处款项被朱笔圈出,暗示行贿。

“王爷明鉴,”周廷玉面不改色,“商社与工部款项往来,皆为采购营建物料,账目清晰,随时可查。若有人舞弊,臣请陛下彻查。”

“哦?那这些呢?”赵王又甩出几封信笺,竟是模仿周廷玉笔迹,与几名建文旧臣的“密信”!

周廷玉心中剧震,面上却微微一笑:“仿迹之人手段低劣,王爷睿智,必不致受此蒙蔽。臣倒是听闻,近日北平城中有人私役军匠,营建别馆…”他抬眼,目光如炬,“不知王爷可知此事?”

朱高燧瞳孔骤缩,猛地攥紧拳——周廷玉竟知他私役军匠之事!此事若捅出…

周廷玉见其色变,见好就收,躬身一礼:“臣妄言了。王爷若无他事,臣先行告退。”

走出赵王府,夜风扑面生寒。周廷玉知此番已彻底撕破脸,赵王必不会善罢甘休。然他手中关于“私役军匠”的铁证,此刻尚不能抛出一—需得等到祭天大典前后,方能一击致命!

八月秋高,北平新筑的天坛圜丘在澄澈碧空下巍然矗立。汉白玉栏杆洁若霜雪,在阳光下流转着肃穆光华。

太子朱高炽的车驾终于抵京。父子相见,朱棣见儿子明显清减,却精神奕奕,心下亦微有触动。

祭前三日,斋戒沐浴。周廷玉协理礼部,查验祭器、牲牢、乐章,事事亲力亲为,不敢有失。然他颈间玉佩时时发烫,推衍中总见一抹阴霾缠绕祭坛,却又模糊难辨。

祭前夜,忽得密报:赵王心腹周讷竟暗中更动了明日祭典的乐章顺序!将本应颂扬“父子一体、国本永固”的《祥和之曲》与暗喻“守成之艰”的《肃靖之章》对调!若此奏出,天下人必疑太子德不配位,致天象示警!

周廷玉连夜求见太子,又急禀朱棣。皇帝震怒,当即拿下周讷,雷霆手段整顿礼部。然乐章可改,人心叵测,祭典氛围已蒙上一层阴影。

翌日辰时,吉日良辰。

圜丘之上,旌旗猎猎。朱棣衮服冕旒,步上升阶。太子朱高炽着储君冠服,紧随其后,虽步履微蹒,却神情庄重。

周廷玉侍立坛下,目光扫过全场——汉王面色阴沉,赵王垂眸掩恨,百官各怀心思…他深吸一口气,凝神感应玉佩,那模糊阴霾似乎更浓了些。

燔柴升烟,奏乐迎神。当《祥和之曲》终于依原序奏响,清越钟磬声中,朱棣率太子跪拜天地,朗读祭文。声浪恢宏,传于四野。

然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坛东南角一处汉白玉栏柱,竟毫无征兆地“咔嚓”一声,裂开一道细缝!虽未倒塌,然在光洁无瑕的坛体上,显得刺目惊心!

全场哗然!天坛新筑,竟在首祭时崩裂,岂非天降警示?!

朱棣脸色骤变,太子更是面色惨白。赵王眼中狂喜一闪而逝!

周廷玉心头剧震,玉佩灼烫如烙铁!推衍之力瞬间催至极致——他“看”见前夜几个黑影摸近坛基,“看”见他们以药水浸蚀石柱内部,“看”见赵王府书房内,朱高燧对周讷狞笑:“…只需一小缝,便可教天下人知道,谁才配承天命!”

真相豁然开朗!可无凭无据,如何揭破?

千钧一发之际,周廷玉忽跨步出列,朗声道:“陛下!此非天兆,实乃吉兆!”

众人愕然注目。只见他手指那裂缝,声音斩钉截铁:“《道德经》云:‘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今新坛初成,便显此象,正昭示天地有感于陛下与太子殿下诚孝,特示此隙以告:迁都大业,尚有微瑕须补,国朝气象,更当精益求精!此乃上天督促陛下父子,共勉共进,永葆社稷之兆!”

语惊四座!朱棣怔住,太子睁大眼,百官窃窃私语。

赵王忍不住厉喝:“周廷玉!休得妖言惑众!”

“王爷莫急。”周廷玉转身,目光如电射向他,“臣方才忽想起一事:去岁工部奏报,采石场曾出一批劣质汉白玉,因监管贪墨流入官用。臣已查实,负责此批石料监管的,正是礼部周讷之侄!而其贪墨证据,”他自袖中取出一卷纸,“恰与赵王府长史有所关联——不知王爷可要御前一观?”

赵王如遭雷击,踉跄一步,面无人色!

朱棣何等精明,霎时明白大半,勃然大怒:“给朕查!彻查!”

祭典终在波澜惊心中完成。虽未尽善,然太子终立于祭坛之上,天下皆知储君地位未改。

三日后,查实:周讷之侄贪墨,赵王长史暗中操纵,故意将劣石用于次要位置,再以药水蚀损,欲制造“天罚”假象。皇帝严惩一干人等,赵王虽未直接获罪,却遭申饬闭门思过,势力大挫。

周廷玉立于新都城墙之上,远眺天地辽阔。秋风拂过,颈间玉佩温凉适意。

这一局,险胜。然他知,汉王未损,赵王恨意更深,前路依旧艰险。唯那“天命”,虽飘渺难测,却终需人以智勇去争、去守。

城南驿道,一骑快马正驰往山东——他给唐赛儿的密信中,只八字:

“险局暂安,珍重待机。”

风云变幻的朝堂,暗流汹涌的边镇,与星枢相连的命运,仍在这煌煌大明之下,悄然交织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