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获得院里正式认可的消息,像长了腿儿,飞快地传回了三号楼那个简陋的实验室。一瞬间,屋子里就跟点了炮仗似的,炸开了锅!
“嗷——!成了!咱们成了!”王铁柱第一个蹦起来,挥着粗壮的胳膊,兴奋得满脸放光,差点把旁边正端着元件盒的刘思敏给撞个趔趄。他一把扶住刘思敏,哈哈大笑着:“思敏!听见没!咱不是黑户了!咱有编制了!”
刘思敏也顾不上计较被他撞得生疼的胳膊肘,脸上笑开了花,使劲点着头:“听见了听见了!太好了!这下看谁还敢随便卡咱们的元件!”
“就是!以后去设备科,咱也能挺直腰板说话了!”一个年轻技术员挥舞着拳头。
“总算熬出头了!”另一个也激动地跟同伴击掌。
实验室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几个月来的压抑、委屈、憋闷,在这一刻全都化成了巨大的喜悦和宣泄。连窗台上那盆半死不活的绿萝,看着都顺眼了不少。
陆知行看着这群跟着他吃苦受累、却始终没有散伙的年轻人,看着他们脸上那纯粹的笑容,心里头也是滚烫滚烫的。从刚来时谁都不待见,到处碰钉子,到今天总算打开局面,这一步,走得是真不容易。这里面,淌着每个人的汗水和坚持。
他等大家欢呼得差不多了,才拍了拍手,让大家安静下来。他走到墙边那块用木板自制的“项目进度看板”前,指着上面那些还空着大半、等待插上小红旗的目标格子。
“同志们,高兴一下就行了,咱可不能翘尾巴啊。”陆知行脸上带着笑,但语气很认真,“院里头给了咱名分,是信任,更是责任!往后的担子,只会更重!大家瞅瞅,”他手指划过那些目标,“运算器还得进一步优化,集成度要提高;存储器这块硬骨头,得立刻组织人手开始啃;指令系统要完善;跟外面设备怎么连接,也得提前规划……咱们面前,大山还多着呢!”
“陆工,您就放一百个心吧!”王铁柱把胸脯拍得砰砰响,嗓门洪亮,“以前要啥没啥,要设备没设备,要材料没材料,咱不也愣是鼓捣出东西来了?现在有了这‘尚方宝剑’,咱更有劲儿了!您指东,我王铁柱绝不往西!”
“对!陆工,咱们都听您的!”
“您就带着咱们干吧!”
大伙儿群情激昂,异口同声,那股子心气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足,都要齐。
有了这“正式身份”,感觉就是不一样。团队的魂儿,好像一下子就凝聚起来了,拧成了一股绳。大家心里都透亮,知道现在是为谁干,为啥干,劲儿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
王铁柱领导的硬件小组,立马开始琢磨着设计更紧凑、更靠谱的印刷电路板,准备淘汰之前那种飞线满天飞的“试验田”模式。刘思敏带着测试组的人,连夜讨论,制定更严格、更细致的检验流程和标准。新调来的几个年轻同志,也被这股热火朝天的气氛感染,很快融入进来,在明确的任务分工下,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实验室里依旧是从早忙到晚,焊锡声、讨论声、仪器声不断,但氛围完全变了。那是一种带着希望、带着底气、带着自信的忙碌。每个人眼睛里都有光,知道自己流的每一滴汗,都是在为一件有意义、有奔头的事情添砖加瓦。
这支队伍的魂儿,在经历了初来的迷茫、中期的压抑、后期的挣扎和最终的破局之后,就像是生铁终于炼成了钢,经过了一遍遍的锻打和淬火,变得前所未有的坚韧和闪亮。同心同德,其利断金。如今,这艘配齐了罗盘和船帆的小船,总算可以拨开眼前的迷雾,朝着那已经能望见轮廓的彼岸,开足马力,全速前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