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雄的命令一下,机房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古怪起来。
让一个刚来没多久、备受争议的“海归博士”,临时指挥包括室主任在内的整个七室骨干?这在整个第六研究所的历史上,恐怕都是头一遭。
王铁锤主任的脸色有些僵,但还是率先表态:“我们七室,一定全力配合小陆…陆工的工作!”他临时改了口,称呼陆知行为“陆工”,这是一种对技术负责人的尊称。
其他几位技术骨干,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不情愿和怀疑。让他们这些跟“老大哥”打了多年交道的老兵,听从一个毛头小子的指派?而且这小子提出的方案,听着是那么的不着边际!
“软件容错”?听都没听过!程序还能弥补硬件缺陷?简直是做梦!
但周副所长的命令不容商量。众人只好强忍着不痛快,按照陆知行的要求,找来了厚厚的指令集手册和任务说明。
陆知行没浪费工夫去安抚众人的情绪。他知道,现在唯一能赢得信任的,就是速度和结果。
他立刻进入干活儿状态,在王铁锤给他腾出来的一张实验台前坐下,铺开资料。他首先飞快地浏览了那本次序计算任务的算法,脑子如同高性能计算机般飞转,眨眼就懂了其数学本质和计算流程。接着,他开始翻指令集手册,目光锐利,一页页翻过,几乎过目不忘,迅速把每条指令的功能、时序、潜在影响刻进脑子里。
他的专注和高效,让在一旁暗自观察的王铁锤暗暗吃惊。这种阅读和理解速度,远超常人。
“王主任,”陆知行头也不抬地开口,“麻烦您安排一位同志,帮我准备一盒空白纸带,并检查一下纸带穿孔机和输入机的干活儿状态。”
“好,老张,你去!”王铁锤立刻指派。
“李工,”陆知行又看向另一位负责硬件调试的工程师,“请把你们之前逮到的、在故障发生时,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的异常波形图给我瞅瞅。”
被点名的李工愣了一下,不情不愿地拿来了示波器记录图纸。
陆知行接过图纸,只看了一眼,就指着上头一个微小的、不易察觉的毛刺信号说道:“就是这儿!看这个REAdY信号的回沟,正好出在特定指令的译码周期。这证实了我的判断,是时序竞争导致了控制信号乱套。”
他言之凿凿,一针见血。李工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无从驳起,因为那个毛刺信号,确实是他们之前忽略的一个细处。
陆知行不再多言,拿起铅笔和草稿纸,开始设计那个“任务调度程序”的流程图。他的笔尖飞快移动,逻辑清楚,结构严实,像是早就胸有成竹。
看着他伏案干活儿的背影,那专注的神情,那挥洒自如的自信,原本弥漫在机房里的怀疑和抵触情绪,不知不觉间,淡了一些。
至少,这个年轻人,不是只会耍嘴皮子。他是有真东西的。
王铁锤看着陆知行,又看了看周围渐渐安静下来、开始默默配合干活儿的手下,心中感慨万千。这个“光杆司令”,似乎正在用他强大的专业能耐,一点点地,扳着局面。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