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让张昊做驸马?!

黄锦闻言呼吸一滞,眼神也僵住了,低垂的灰白长眉挤巴了两下,睁大的双目慢慢又回复原样,他觉得主子的法子妙不可言。

驸马都尉是帝婿代称,国初有规制,王、公、侯、驸、伯,均为超一品待遇,而且驸马都尉地位在伯之上,足以酬张昊之功。

娶了天家女,攀上龙凤枝,貌似一步登天,荣华富贵都有了,但这是寻常百姓的看法,对张昊而言,尚公主不啻于雀入樊笼。

国初,宗室人数稀少,驸马含金量很高,择选的驸马大都是功臣子弟,手握兵权者居多,也不拘年貌,带有政治联姻的性质。

随着宗室丁口昌盛,驸马不再值钱,不得参政,择选皆不用衣冠子弟,但于畿辅良家或武弁家,容貌俊秀,行止端庄者尚之。

如今驸马都尉的职责,惟署宗人府事,奉祀孝陵,摄行庙祭,功业权势与你无关,逍遥自在此生莫想,清心寡欲是唯一选择。

公主为君,驸马为臣,与民间入赘上门女婿一样,帝婿地位低下,伺候公主如奴侍主,违抗公主命令,等同抗旨,这是死罪。

驸马基本在朝为官,不会出京,就像那些被圈养在封地里的宗室一样,因此,驸马都尉就是为张昊量身打造的一个最佳牢笼。

张昊就此搞定,严家拜托他求情之事又浮上心头。

皇上突然打破二龙不相见的禁忌,准备明日去裕王府,显然是对修道灰心丧气,要为身后事打算,如此一来,严嵩倒台便再无挽回可能。

严家满堂荣华,烈火烹油,到如今,也把恩宠圣眷耗费殆尽,徐阶上位,朝堂新旧更替已成定局,为严嵩求情必然得罪徐阶,殊为不智。

凝神一番巧思,他抬眼笑道:

“圣上,还别说,老奴思来想去,也觉得这法子好,······”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暖阳缓缓爬上檐角,酒楼后院鸟鸣声声,枣树已开始长叶,指甲般大小,绿盈盈的。

张昊单衣夹袄,捏着鹅毛笔,时而伏案书写,时而盯着一枝探入窗口的枝丫沉思。

书房南墙上挂满地舆图,案上堆着一摞摞三秦资料,这是同年帮他从翰林院抄借而来,史馆隶属翰林院,想要什么资料都有。

陕西行省所辖范围大致为西北地区,即后世陕甘宁青,鞑靼占据边墙以北,西域北疆是瓦剌控制区,南疆是鸭儿看汗国。

鞑靼、瓦剌、鸭儿看、莫卧儿,中亚斯坦,这些地方的统治者,都自称身体里流淌着蒙元黄金家族的血脉,不鸟大明朝廷。

前人曰过: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防御之阻,则天下之奥区焉,在他看来,援建陕西不但刻不容缓,而且干系我大明的生死存亡。

此地出了个驿卒闯王,把大明搅得稀巴烂,晋商引满蒙入关,从此汉人精英以奴才自居为荣,屁民连做奴才都不配,文明尽被西夷窃取。

这且不提,八百里秦川是进军乌思藏、莫卧儿、河套漠北、西域两疆、中亚斯坦的大后方,汉唐英杰横绝雪山朔漠开拓之地,必须收回!

最重要的是,海路已锁死西欧殖民掠夺升级进化之命脉,陆路中亚斯坦前方,正是东欧,以及他征服蓝星的最强之敌——土鸡奥斯曼也。

全面拓荒开发绵亘数千里,积淀数千年的秦巴大莽林,是达成目标之基础,只有如此,才能招揽商民,有力促进大西北百业之迅速崛起。

更何况,即便单纯收复河套,解除朝廷的北虏之患,也要实行招徕商民垦殖秦巴的策略。

永乐年间,多次发动针对蒙古人的漠北远征,当时的河套地区,平静了许久一段时间。

正统末年的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由盛转衰的标志,北虏对内地的侵扰也日益严重起来。

当时北元早已崩溃,在陕西边墙外活动的主要是鞑靼部,一个退化为部落联盟的游牧群体。

鞑靼部对陕西的侵扰,主要以河套为基地进行,嘉靖二十五年,鞑靼之祸发展到空前程度。

这一年鞑靼3万骑兵大举南下,进攻延安,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饮马渭河,西安大震。

陕西三边数十万官军无所作为,鞑靼大掠关中,杀掳人畜不计其数,然后扬长而去。

为驱逐鞑靼势力,首辅夏言力主收复河套,不久夏言被严嵩弄死,复套计划成泡影。

此后虏酋俺答盘踞河套,连年对明朝发动侵掠,嘉靖二十九年围困京师,史称庚戌之变。

朝廷对陕西各处筑城工作一直十分重视,即在沿边地带,择冲要之处建立系列防御体系。

北虏对陕西内地侵扰纯属劫掠性质,因而完全可以绕过明军的点式防御体系,长驱深入。

同时,陕北沿边地段大部分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不像山西、畿辅等地边塞,有险可守。

因而点式防御难以有效防止北虏南下,嘉靖年间,朝廷不得不扩建边墙,打造人工天险。

嘉靖二十七年,陕西三边总督曾铣遇害时,主持扩建的工程,即秦塞长城已经完工。

新旧两道边墙,总长3300里、城堡46座、墩台260多个、哨寨800余个。

至此,陕北三边由点式防御,到带式防御,再到多层带式防御的演变,达到了极点。

可惜坚固的城墙,无法保护一个腐朽王朝,而且修墙酷役,导致地方军民大量逃亡。

律有明文,逃避徭役者曰逃户,年饥或避兵它徙者曰流民,有故而出侨于外者曰附籍。

另有逃民、逃军、逃匠、逃囚等不同类型,实际上,种种脱离户籍的逃人与流民无异。

朱元璋对农民赋税负担沉重深有体会,制定较低的赋税作为祖制,后来也没有增加过。

但他对徭役征发并无限定,朝廷不断增加的财政支出,就会迫使一些赋税项目,以徭役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徭役沉重,逃人由此产生。

这种现象在国初已经存在,至嘉靖年间,由于灾害频仍,北虏打秋,徭役日繁,逃人区域和规模急剧增多,着名的荆襄流民即在此期形成。

日渐发达的商品经济和工商业城镇崛起,使出逃者生存更加容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逃人性质的人口迁移极其频繁,流民大潮席卷了全国。

流民还向北逃入蒙古控制区,没错,有了这些人口,鞑子已在河套筑城建衙,搞起农耕了。

朝廷徭役杂派有:粮长、解户、马头、船头、馆夫、水夫、马夫、弓兵、皂隶、门禁、厨斗、柴夫、河夫、仓夫、料夫、递夫、站夫、铺夫、闸夫、道夫等,因事编佥,无所不役。

陕西运粮徭役和战争兵役征发频率高、负担重,长此以往,地方还有多少人力务农?

而且卫所老爷侵吞屯田,私役士兵,边情紧张,生活困苦,军户也逃了,谁来守边?

于是乎,边墙修好的第二年,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之变发生,耻辱程度不下于土木堡之变,更讽刺的是,鞑子是严嵩义子仇鸾放入边墙。

他爬梳资料后估算,截止嘉靖二十年,陕西境内民户和军户,因各种原因逃亡的人口,约90万,占在籍人口30%,最少跑了三分之一。

加上开中法败坏,粮饷短缺,马场倒闭,输运缺役,朝廷只能被动防御,复套纯属做梦!

陕西环境、徭役和逃户三种因素相互影响,互相作用,形成死循环,归根结底,所有问题都是关于人和心的问题,金钱能解决。

海外为他带来巨量白银,这玩意本身一文不值,就像核动力印钞机制造的刀乐,只是驾驭驴马,榨取它们生产果实的一种工具。

正是这些白银,最终成为超量的土地兼并利器,官僚用它彻底洗劫了整个大明的财富,流民充斥帝国,反之,也能让逃人回流!

六朝如梦鸟啼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枣树枝叶间光影斑驳,悄无声息的变换着。

赶在午饭前,他把扶贫帮扶预案重新梳理一遍,基本就算定型了,这年头,特么的做好事也难,想保命,当然还得挂上奸商狗头。

楼梯噔噔响,砚秀一阵风跑进屋,小嘴唇油乎乎的,还带着烤肉的孜然香气。

“又偷吃。”

“你才偷吃,烤鸭房的师父给我烤个鱿鱼串,可好吃了。”

小女孩见他丢开笔摇晃脖子,搬来矮凳子踩着,给他揉捏发酸的脖子。

“不要掐,先揉肩井穴,看来养着你还算有点用。”

张昊闭上眼哼唧,昨日老于派人过来,让他去趟吏部,估计是任命下来了,他对自己的新职没有任何期待,甚至有些心灰意懒。

午饭后带上家丁去内城,吏部在通政司对面,察典之年,外地进京官员很多,吏部衙门人气爆棚,他轻车熟路进了文选司大院。

吏部是侍郎辅佐尚书主政,文选、验封、稽勋、考功,这四个清吏司郎中是实际负责人。

相对于其它三司,老于的文选司乃官员入仕闸门,权柄最重,廊下被谋缺办事之人挤满。

老于正在官厅忙乎公务,案头堆满卷宗,见张昊来了,交代吏员一句,二人去偏厅说话。

茶水上来,老于歪着身子笑道:

“你猜猜看?”

张昊喝口茶,索然寡味道:

“有啥猜的,你若是能做主,我至于等这么久么,西苑的旨意?”

老于点头,摘了眼镜擦拭着说:

“即便宫里不管,你这事也不好办,还是圣上英明,都察院确实适合你,圣眷在身,老弟前途无量啊。”

荣升喷子了?!

张昊颇有些意外,觉得心田那颗干涸的幼苗又活了,欢喜油然而生,憋不住嘿嘿傻笑两声。

我已经很低调了,可是像哥这样出色的男人,无论如何隐藏,都像漆黑里的萤火虫一样啊。

大明只要做过言官,多能飞黄腾达,因此拣选严苛,大多从政绩优异的知县、推官中考取。

标准其实也简单:根红苗正、貌端壮年、善辩敢言、品行才识俱佳、事务人情通晓。

他自认各项都够格,却从没有想过做言官,因为父子可以同殿为臣,但不得做言官。

他摸了摸下巴冒出来的几根胡茬,暗道冒险进京这一把赌对了,老子官居一品有望!

辞别老于,他没去西长安街都察院报到,顺路进了千步廊对面的兵部衙门,唐老师不在官厅,问了一个属官,原来堂官们在开会,索性和文吏们吹水等候。

这一等就等到了放衙时分,老唐挥退僚属,进厅坐下,点上烟卷说:

“倭寇与胡建峒蛮酋首程绍录、梁道辉勾结,在延平、汀州一带大掠,兴化陷落,府城被焚,还劫走漳湾船厂数十艘楼船。”

张昊皱眉,兴化是胡建繁富大府,自打倭寇侵犯东南以来,这还是头一回攻下府城。

“戚继光不是南下胡建了么?”

“他手中可用之兵只有六千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杨部堂打算提拔戚继光做胡建总兵,调俞大猷徙镇南粤,尽快挽回局面。

胡宗宪怕是完了,应天户科给事中陆凤仪劾奏他欺横贪淫十罪,圣上动怒,让察院赵炳然顶了我的缺,锦衣缇骑已连夜出京。”

赵炳然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督京营、海防、漕运、边关皆可,直接挂职兵部,多半要在东南沿海大动干戈,这当然是好事,张昊担心道:

“老师是升是降?”

老唐苦笑道:

“升了左侍郎。”

张昊暗舒口气,严嵩倒台,官场大地震,他就怕老师受牵连,看来朱道长还没有糊涂透顶。

至于胡宗宪,依附严嵩,本就是徐阶重点打击对象,兴化府失陷,妥妥一个最佳的背锅侠。

厅外一个身材高大的红袍官员路过,老唐起身拱手,张昊有样学样,等那老头过去问:

“这位就是杨大司马?”

老唐点点头。

“方略已经定下,他要去西苑面圣,你找我有事?”

张昊摇头,他在都察院的老相好冒青烟调去刑部了,因此来找老唐,想让老师帮着疏通一下关系,这当口,没必要拿自己的事烦扰对方。

“学生从吏部过来,圣上特简,让我做中州道监察御史。”

老唐哑然失笑,这小子做科道言官,还真得圣上批准。

师生二人聊了一会儿,老唐要等杨尚书面圣回来议事,张昊告辞出衙,拐去大舅家混饭。

翌日一早把砚秀送回家,去都察院报到。

大明五寺之一的大理寺相当于最高法,与都察院、刑部统称三法司,因风水上的原因,没和其它中枢衙门扎堆,三衙都在西长安街。

门厅书吏领他去经历司交接文移,随后一个叫狄云的都事引路,去拜见正堂官李宪卿。

这位左都御史老的不像样子,倒是好说话,接着又去左副都御史毛恺的官厅拜山头。

毛恺是个五十来岁的瘦子,张昊尊声副宪,弯腰垂手,恭听训示。

都察院官吏大致分三类:

第一类是坐堂正官,都是四品以上,有大事才会出巡地方,眼前毛副宪便是。

他昨晚听大舅说,毛恺提督漕运,最近才回京,赶上赵炳然调去兵部,随即顶了副宪的缺。

第二类是属官以及文吏,譬如经历司都事老狄,第三类是直接行使监察权的监察御史。

比如他,为圣上充耳目,为朝廷正纲纪,领七品俸禄,属于京官,若巡视地方,权柄极重。

大明十三省,那就有十三道监察御史,共一百多人,隶属于本院,可以单独进奏言事。

这个制度意在制衡,换言之,监察御史和都御史同为皇帝耳目之官,比肩事之,互相监察。

张昊受训出来,狄都事已经帮他把琐事办好,带着他去御史大院。

这处院子最大,东西相对两排公廨廊房,南面是议事大厅,狄都事把他带到门头挂着中州匾牌的公房,笑了笑告辞而去。

进屋十来个书案,靠墙皆是档案柜,七个常服的家伙貌似很忙,或在伏案书写,或在档案柜子里翻找卷宗,听到门口动静齐刷刷扭头。

“众位老哥辛苦,还有空位么?”

张昊露出八颗牙齿,拱手一个团圈揖。

众人恍若未闻一般,勾头各忙各的。

大伙前天就听到风声,知道张昊要来都察院,这厮的名头在京师一时无两,又是唐顺之门生,而且年轻到令人发指,特么还让别人怎么活!

见没人搭理自己,张昊去墙角一张旧案后坐下,慢条斯理收拾文房四宝,到处擦拭一番,反正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他能理解大伙的态度,有人就有江湖,都察院有大规矩,御史圈儿有潜规则,这个中州道办公室,当然也有自己的独家小文化。

适才官厅受训,毛副宪给他三日准备时间,随后去洛阳,专巡太祖第十五子伊厉王六世孙、伊王朱典楧不法事。

当时听到伊王二字的惊讶就不说了,他估计自己出巡办差的事,要不多久大伙就会知道,届时还要拉一波仇恨。

为何会拉仇恨?很简单,大伙都想巡按地方,一个七品芝麻官,出巡地方,那就是中央巡视大臣,天子钦差也。

御史差事很多,分内外差,有大中小三等之别,外差又分专差和巡按,规矩是根据年资深浅轮流分派,再请旨。

下地方威风足、油水大,他一个毛头小子,不经考选,直接空降贵宝地,眨眼又出任钦差,不招人嫉妒恨才怪!

张昊也是莫可奈何,只能拿不遭人嫉是庸才安慰自己,他闲得蛋疼,拿着草纸来回擦抹桌案,挨个打量屋中这几位不得空闲的大虾。

御史每年都要去本道巡视,不会全部待在老巢,不过今年赶上察典,大伙都在为此忙碌。

再就是,十三道监察御史之中,中州道的十位大虾职权最重,事务自然更加的辛苦繁杂。

按规制:在京诸衙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以及两京直隶州府官、卫所首领官、按察司首领官,考满者,都由中州道审核,再交吏部。

眼目下,屋里加上他八个虾米,再加上驻金陵的两位虾子,便是中州道十位大虾全员了。

一个值房吏员端茶提壶进来,哈腰给老爷们沏茶,茶盘里尚有一个干净杯子,显然是给新任御史张老爷准备的。

张昊询问送茶小吏,得知对方叫谭有为,列了一票卷宗档案清单,让他帮忙去取。

忙到中午,又让谭有为跑腿,买些饭食凑合,在公房窝了一天。

次日来衙门点过卯,随后便回了天海楼,安排南下事宜。

他一边检查书房文稿,一边焚化,目光落在桌上那叠报告上,让家丁把沈其杰叫来。

“老爷。”

沈其杰戴着六合小帽,一身小二短打进屋,脸上比当初白净许多,气色依旧阴郁。

“坐下来看看再说。”

张昊把那叠小记报告推过去。

沈其杰依言坐下,看着看着,双手便不受控制的颤抖起来,咕咚伏地叩头,泣不成声。

张昊扶他起来,拿过那份报告扔火盆里。

沈其杰颤声道:

“老爷······”

“贪赃受贿贿哪个官员没干过,你以为这些证据,能帮令尊洗清罪名?

范槚不会为口角争执,便炮制十大死罪诬告你父,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找你来,一是我要奉旨出巡,二是你应该回淮安,想法去常盈仓做事。”

沈其杰疑惑道:

“混进常盈仓做事不难,老爷难道怀疑仓储有问题?可范槚管不到水次仓,去年漕督还弹劾过范槚,狗贼降为知县,气得连官都不做了。”

张昊笑了笑,沈其杰饱读诗书不假,却不知道官场的黑暗和吊诡。

“淮安五大河卫,七个千户所,近两万人,竟拿几百个倭寇没辙,这是个不好笑的笑话。

你寻思一下,当年范槚为何极力反对联城修筑工事,新城筑好后,为何又让状元兵换防?

想要还令尊清白,就照我说的做,设法把常盈仓猫腻弄清楚,切记,千万不要轻举妄动。”

沈其杰似乎没有听到他说话,怔怔的站在那里,胸腔起伏,牙关咬得咯吱响。

张昊执笔给刘志友写信。

志友这货如今是清河知县,听说丁世美的状元府就是他主持修建,可谓用心良苦。

淮安本朝出了两个状元,沈其杰他爹和丁世美,小记报告中提到,当地有句童谣:

新状元入朝,旧状元入牢。

他估计是有人故意编排童瑶,用天命谶语混淆民意,封堵舆情,时人就吃这一套。

沈状元冤案扑朔迷离,牵涉之人太多,俗话说拔出萝卜带出泥,他只能谨慎行事。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