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冬风像一把淬了冰的刀,斜斜地削过狼窝坡的黄土坡,卷起地上的碎雪和枯茅,打在道医队的灰布军装上,发出“簌簌”的声响。王卫国缩了缩脖子,把棉帽的耳罩往下扯了扯,却依旧挡不住那股刺骨的寒意。他紧跟在王破军身后,棉鞋踩过结了薄冰的官道,每一步都带着“咯吱”的闷响,像是在敲打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空冥天赋在他下意识的催动下悄然展开,眉心那熟悉的发烫感瞬间蔓延至全身。这一次,他没有刻意聚焦,只是让感知自然地铺展开来——能清晰地“闻”到空气中除了雪尘味,还有一丝淡淡的铁锈味,那是日军武器残留的气息;能“听”到远处枯树林里的动静,不是鸟雀,是风吹过弹孔的呜咽声;更能“捕捉”到前方三十米处的异常——路面下藏着日军撤退时挖的陷阱,只盖了层薄雪和几根枯树枝,伪装得极为隐蔽。

“小吴,停!”王卫国猛地伸手拦住身边扛着药箱的战士,声音因急切而有些发紧。他能感觉到心脏在胸腔里快速跳动,不是害怕,是后怕——如果小吴再往前迈一步,那插着削尖木刺的陷阱,足以废了他的一条腿。

小吴赶紧收脚,疑惑地看向王卫国,却还是听话地用刺刀拨开了脚边的积雪。当半米深的土坑和里面闪着寒光的木刺暴露出来时,他倒吸一口凉气,抹了把额头的冷汗:“我的娘哎,卫国哥,你这眼睛是开了天眼吧?这要是踩进去,我这兵就白当了!”他转头对着队伍大喊,“都小心点!前面有鬼子的陷阱!”

王破军走了过来,手里的罗盘在风雪中依旧稳定。他弯腰看了看陷阱,又抬眼望向狼窝坡的制高点,眉头微蹙:“这是个陷阱群,顺着坡根挖了至少十几米。咱们往坡上绕,那里视野开阔,能提前发现异常。”他的手指轻轻敲了敲王卫国的后背,声音压得很低,“空冥状态掌控得越来越纯熟,但行军不是战场搏杀,别把神经绷得太紧,留三分力应对变数。”

王卫国点点头,缓缓收回铺展开的感知,眉心的发烫感渐渐消退。他望着那片布满陷阱的路面,心里泛起一阵酸涩——以前在根据地躲鬼子扫荡时,多少乡亲就是因为没发现这样的陷阱,丢了性命。“俺就是忍不住想,要是早几年觉醒这本事,是不是就能少牺牲几个像赵叔那样的好人?”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王破军的声音很轻,却像一块石头,压下了王卫国心里的波澜,“你现在能用这本事护着身边的人,就是对那些牺牲者最好的告慰。”

队伍顺着狼窝坡的缓坡往上走,风更烈了,刮得人脸颊生疼。快到坡顶时,一座废弃的日军炮楼突然出现在视野里——墙体被炮弹炸得坑坑洼洼,像一张布满伤疤的脸,楼顶的机枪架歪歪斜斜地挂着,在风中发出“吱呀”的呻吟,像在诉说着曾经的罪恶。炮楼的墙根下,几个衣衫单薄的孩子正蹲在那里,冻得通红的小手攥着树枝,在积雪里扒拉着什么。

王卫国放缓脚步,心里的酸涩又涌了上来。那些孩子的衣服都打着补丁,有的甚至光着脚,裹着破旧的麻布,可他们的眼神却格外执着。他走过去,蹲下身,才发现孩子们手里都攥着生锈的弹壳,有三八大盖的,有手榴弹的,还有几块破碎的日军军服布料。

“你们在找这些东西做什么?”王卫国的声音放得很柔,怕吓着孩子们。

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仰起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咧开一个笑容,手里举着个沉甸甸的弹壳:“俺爹是武工队的,他说这些是鬼子的罪证,要攒起来,等以后建个大房子,把这些东西都摆进去,让后人都知道鬼子是怎么欺负咱们的!”

旁边的小男孩梗着脖子,把手里的弹壳攥得更紧了:“俺哥去年就是被这炮楼里的鬼子打死的!俺要把弹壳磨尖,等长大了,就用它打鬼子!”

“不许胡说!”一个中年妇女突然从坡下跑上来,拉过小男孩,对着王卫国歉意地鞠躬,“孩子们不懂事,您别见怪。俺是附近郭家村的,这炮楼去年被八路军炸了,可墙根下总有些鬼子留下的破烂,孩子们天天来捡,拦都拦不住。”她的围裙上沾着黄泥,脸上满是疲惫,却难掩眼神里的坚韧。

“大姐,村里是不是有人生病?”王破军走了过来,从布包里拿出一本泛黄的《百草经》,语气温和,“俺们是晋察冀道医队的,能给乡亲们看看病,风寒、腿疼这些毛病,都能治。”

妇女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光,声音都带着颤抖:“真的吗?那可太好了!张大爷的腿被鬼子的子弹擦过,现在一到天冷就疼得直打滚;李家婶子生完孩子受了寒,咳嗽了半个月,家里穷,没钱抓药,一直硬扛着。”

王卫国跟着王破军往郭家村走,脚下的雪越来越厚,风也越来越冷,可他的心里却渐渐暖了起来。沿途遇到不少乡亲,有的扛着柴火,有的提着水桶,有的背着刚拾的麦茬,看到他们都热情地打招呼,虽然声音里带着疲惫,却充满了善意。“八路军同志来治病啦!”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小半个村子,十几个乡亲抱着孩子、拄着拐杖,慢慢聚到了村头的打谷场。

“大爷,您把腿伸出来,俺教您个法子,不用吃药就能缓解疼痛。”王卫国蹲在张大爷面前,看着老人膝盖上那道长长的伤疤,心里一阵抽痛。他轻轻卷起老人的裤腿,教老人做“站桩静功”,“您跟着俺做,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弯,吸气时想着热气往腿上聚,呼气时想着疼痛跟着气散出去……”

张大爷跟着做了两遍,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哎?还真管用!腿不那么疼了!同志,你这法子比扎针强多了,还不花钱!”

“这是道家的静功,不光能治腿疼,还能强身健体。”王破军正在给李家婶子诊脉,头也不抬地补充道,“等会儿我教你们口诀,早晚练一遍,比吃多少药都管用。”

离开郭家村时,孩子们追着队伍跑了很远,把攒的弹壳往他们手里塞。小女孩拉着王卫国的衣角,仰着小脸问:“叔叔,你们要去哪里呀?能带上俺吗?俺能帮你们捡弹壳,还能帮你们递草药!”

王卫国蹲下身,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心里满是感动:“叔叔要去北平,那里有很多鬼子留下的东西要收拾,还有很多人生病要治。你乖乖留在村里,好好攒弹壳,等叔叔把北平收拾好了,就来接你们去读书,好不好?”

“好!”小女孩用力点头,眼里闪着期待的光。

队伍继续前行,风渐渐小了些,太阳也从云层里探出头来,洒下一片微弱的暖意。走了约莫两个时辰,前方终于出现了炊烟,像一条淡淡的丝带,缠绕在村落的上空——那是何家屯。远远望去,村子里很是热闹,乡亲们有的在修补屋顶,有的在打谷场上脱粒,还有几个汉子正合力抬着一根粗壮的木梁,往村口的戏台架子上放,一派忙碌而充满生机的景象。

王卫国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和郭家村的残破不同,何家屯已经有了重建的模样,土坯房的屋顶大多换了新的茅草,有的还刷了黄泥,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妇女正坐在那里缝补衣服,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打闹,笑声传得很远。

“快看,他们在修戏台呢!”小吴兴奋地指着村口,眼里满是羡慕,“俺老家以前也有戏台,逢年过节就唱《穆桂英挂帅》,可热闹了!”

队伍里的老兵老李笑了起来,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这何家屯去年被鬼子扫荡得最惨,房子炸了大半,现在能重建戏台,可见乡亲们的日子有盼头了!他们是想办个‘胜利戏’,请邻村的戏班子来唱,让大家乐呵乐呵,也鼓鼓劲,好好重建家园。”

王卫国跟着队伍走进村子,一个穿着旧棉袄的汉子立刻迎了上来,他的脸上沾着木屑,手里还拿着锯子,显然是刚从修戏台的工地上过来的。“同志们,你们是八路军吧?快歇歇脚!”汉子的声音洪亮,充满了热情,“俺是村里的木工组长,这戏台是咱们全村人凑钱、凑料盖的,再过几天就能完工了!”

“老乡,你们真是不容易,刚经历了扫荡,就想着建戏台。”王卫国由衷地感慨道。

汉子挠了挠头,笑了起来:“嗨,房子炸了能再盖,地荒了能再种,可精气神不能丢!俺们村支书说了,鬼子能烧了咱们的房子,烧不了咱们的骨气!等戏台建好了,第一出就唱《八路军好》,让大家都记住,是谁帮咱们打跑的鬼子!”他的语气里满是自豪,可提到村支书时,眼神却暗了暗,“可惜支书看不到了,他去年为了掩护乡亲们转移,被鬼子抓去杀了。”

王卫国的心里又沉重起来,可更多的是敬佩——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不怕牺牲、坚守信念的人,中国才能在战火中站起来。他正想着,村子的东头突然传来了争吵声,越来越激烈,还夹杂着拍桌子的声音。

“俺家的地本来就到这里!鬼子炸了地界,你就想占便宜?”一个老大爷的声音怒气冲冲。

“谁占便宜了?这地以前就有争议,现在重新分,就得按人头来!”另一个老大爷也不甘示弱。

王卫国和王破军对视一眼,赶紧走了过去。只见两个老大爷正围着一块空地争吵,地上还散落着几根丈量土地的绳子。周围的乡亲们都在劝,可两人谁也不肯让步。

“两位大爷别吵了。”王卫国走上前,心里有了主意。他展开空冥状态,能清晰地“看到”地下用石头垒的旧地界,虽然被炮弹炸得有些零散,却依旧能看出轮廓,“俺能找到旧地界,咱们按旧地界分,再留出半米宽的小路,方便大家浇水、施肥,这样好不好?”

两位大爷半信半疑,跟着王卫国走到空地的边缘。王卫国指着一棵老槐树:“从这里往西三步,就是旧地界的起点。”一个乡亲拿起锄头,往下一挖,果然挖出了一块石头。

“还真是旧地界!”李家大爷不好意思地笑了,挠了挠头,“都怪俺太急了,以后咱们还要一起种庄稼、一起建村子,可不能再吵了。”

“是这个理!”张家大爷也笑了,拍了拍李家大爷的肩膀,“鬼子都打跑了,咱们自己人要团结!”

傍晚时分,队伍要离开何家屯了。乡亲们都来送行,有的手里拿着红薯,有的抱着玉米饼,还有的拿着刚缝好的粗布袜子,往战士们手里塞。修戏台的汉子拉着王卫国的手,眼里满是期待:“同志,等戏台建好了,你们一定要回来听戏!俺们请了最好的戏班子,要唱三天三夜!”

“一定来!”王卫国用力点头,心里满是不舍。

走到永定河渡口时,天已经擦黑了。渡口上挂着不少马灯,昏黄的灯光映在雪地上,像一条蜿蜒的星河。不少乡亲在排队过河,有的背着包袱,有的推着小车,有的抱着孩子,脸上都带着“回家”的喜悦。一个年轻媳妇抱着刚满月的孩子,正焦急地望着河面,时不时踮起脚尖,往远处的渡船望去。

“大姐,您这是要去哪里?”王卫国走过去,帮她扶了扶怀里的孩子。

年轻媳妇的眼里含着泪,声音带着哽咽:“去北平找俺男人。他在北平的工厂做工,鬼子投降后就没了消息,俺打听了半个月,才知道北平通船了。”

旁边的大娘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别担心,现在北平是八路军的天下了,秩序好着呢!俺家儿子昨天捎信回来,说城里的鬼子都缴械了,百姓们都能安心过日子了。”

渡船缓缓驶离岸边,王卫国站在船头,望着滔滔的永定河水。河水结了薄冰,被渡船劈开,发出“咔嚓”的声响。风从河面吹过,带着寒意,可他的心里却格外温暖。小吴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块乡亲送的玉米饼,递给他:“卫国哥,你说咱们到了北平,真能像那些孩子说的,建个纪念馆吗?”

王卫国接过玉米饼,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他望着远处模糊的北平城墙,心里充满了坚定:“会的。等咱们接收了医疗物资,治好了百姓的病,就和乡亲们一起建纪念馆,建学校,建戏台,让所有受苦的人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王破军走到他们身边,望着远方的星空,声音沉稳:“路要一步一步走,只要咱们心里装着百姓,装着‘强我中华’的信念,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风还在吹,可王卫国一点都不觉得冷。他知道,这一路的见闻,已经把“责任”和“希望”刻进了他的骨子里——残破的炮楼、执着的孩子、坚韧的乡亲,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就是战后中国最真实的模样:有伤痛,却更有生机;有困难,却更有希望。而他,要带着这份责任和希望,在北平的新征程上,好好干,不辜负这片土地,不辜负这里的百姓。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