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元年孟夏,京城褪去了春寒,处处透着欣欣向荣的暖意。太和殿外的白玉栏杆被晨光镀上一层暖金,丹陛之下,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按品级列队而立,衣袂翻飞间,肃穆无声。自藩王之乱平定、残余势力肃清,朝堂上下民心所向,萧衍登基称帝的时机,终是水到渠成。
三日前,百官联名劝谏的奏折堆满了东宫御案,字字句句皆是恳请萧衍顺应天意、登基抚民。萧衍推辞再三,终是在云暮与楚怀瑾的劝说下应允。此刻,他身着十二章纹龙袍,玄色底缎上用金线绣着日月星辰、山川龙凤,繁复的纹样在晨光中流转,衬得他身姿愈发挺拔如松。腰间玉带钩镶嵌着硕大的东珠,垂落的玉佩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打破了殿外的寂静。
云暮站在他身侧,身着明黄色皇后朝服,凤冠霞帔,珠光宝气却不显俗艳。凤冠上的珍珠垂帘轻轻晃动,遮住了她眼底的些许波澜,只露出线条优美的下颌。她的朝服上绣着展翅欲飞的凤凰,裙摆逶迤在地,绣线流光溢彩,每一针每一线都透着皇家的威仪。自云家蒙冤以来,她背负血海深仇,在黑暗中挣扎前行,如今能站在这里,不仅是为家族平反,更是为了与身边之人一同守护这天下,心中感慨万千。
“吉时已到——”司仪官的声音高亢而悠远,响彻太和殿内外。
萧衍迈着沉稳的步伐,踏上丹陛。他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仿佛踏在无数先辈的足迹上,也踏在这大胤江山的未来之上。云暮紧随其后,步伐从容,目光坚定。百官纷纷跪拜在地,山呼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浪震彻云霄,久久回荡在宫闱之中,连檐角的铜铃都随之轻响。萧衍走到太和殿中央的龙椅前,转身面向百官,目光扫过阶下众人。他看到了文臣们眼中的期盼,看到了武将们眼中的忠诚,也看到了立于武将之首的楚怀瑾。
楚怀瑾身着玄色大将军铠甲,银甲片在晨光中闪烁,腰间挎着萧衍亲赐的尚方宝剑。他身形挺拔,面容刚毅,目光坚定地望着御座方向,没有丝毫艳羡,只有深深的欣慰。自少年时与萧衍相识,他便知此人有帝王之才,如今亲眼见证他登基称帝,心中只觉多年的征战与守护,皆是值得。他的目光掠过萧衍,落在云暮身上,看到她凤冠霞帔、明艳动人的模样,心中泛起一丝淡淡的怅然,随即被深深的祝福取代。只要她能幸福,能安稳,便好。
萧衍抬手,沉声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百官齐声应答,缓缓起身,依旧保持着肃穆的姿态。
司仪官再次高声唱喏,宣告登基大典正式开始。礼官们按照古制,依次进行祭天、告祖、宣读诏书等仪式。当钦天监高声宣读“改元永安,寓意天下永安、百姓安乐”时,殿外再次响起山呼万岁之声,连京郊的百姓都自发聚集在宫墙之外,欢呼雀跃,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诏书宣读完毕,萧衍登上龙椅,端坐其上。龙椅冰冷坚硬,却承载着天下苍生的期望。他目光深邃,声音沉稳有力:“朕自继位以来,蒙列祖列宗庇佑,得众卿辅佐、百姓拥戴,方能平定叛乱、肃清奸佞。然,江山社稷非朕一人之江山,乃天下人之江山。自今日起,朕当勤政爱民,轻徭薄赋,整顿吏治,兴修水利,使百姓安居乐业,使大胤国泰民安!”
“吾皇圣明!”百官再次跪拜,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云暮站在御座一侧,看着萧衍意气风发的模样,眼中满是温柔与骄傲。这个男人,是她的夫君,是她要携手一生的人,也是这天下的君主。她相信,在他的治理下,大胤定会迎来一个盛世。
仪式进行到最后,萧衍下旨,追封云家满门为忠烈,追赠云暮之父为镇国公,其母为镇国夫人,平反所有冤假错案。同时,下旨彻查当年参与陷害云家的官员,无论职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当宣旨官念出这道圣旨时,云暮的眼眶瞬间泛红。她望着殿外的天空,仿佛看到了父母的在天之灵。“爹,娘,女儿终于为你们平反了,云家的冤屈,终于得以昭雪。”她在心中默念,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随后,萧衍又下旨,任命楚怀瑾为镇国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赐爵“靖安王”,赏京郊良田千亩、府邸一座。旨意一下,百官皆无异议。楚怀瑾战功赫赫,忠诚不二,这个任命实至名归。
楚怀瑾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抱拳道:“臣谢陛下隆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守护大胤边疆安宁,不负陛下所托,不负天下苍生!”
萧衍看着他,眼中满是信任与欣慰:“楚将军,朕信你。往后,你便是朕的左膀右臂,与朕一同守护这天下。”
“臣遵旨!”楚怀瑾再次叩首,起身退回原位。他的目光与云暮相接,两人相视一笑,眼中皆是释然与默契。多年的并肩作战,多年的生死与共,早已让他们成为彼此最信任的挚友。
登基大典在正午时分结束。萧衍与云暮并肩走出太和殿,阳光正好,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暖的轮廓。宫外,百姓们依旧在欢呼雀跃,沿街张灯结彩,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
萧衍握住云暮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云暮,我们做到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云暮点头,眼中满是笑意:“嗯,我们做到了。”
从背负血海深仇的孤女与不得志的太子,到如今的皇后与帝王,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艰难险阻,太多的生死考验。那些曾经的伤痛与遗憾,那些曾经的阴谋与算计,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只剩下眼前的光明与希望。
楚怀瑾跟在他们身后,看着两人紧握的双手,看着他们眼中的默契与深情,心中满是欣慰。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萧衍与云暮,定会成为贤明的君主与皇后,开创一个盛世。
回宫的路上,萧衍与云暮并肩坐在銮驾之中。銮驾缓缓前行,窗外是百姓们欢庆的景象。
“云暮,”萧衍轻声道,“等过些时日,朝堂稳定下来,朕便带你去江南看看。你说过,想看看江南的烟雨,想看看那里的小桥流水。”
云暮心中一暖,抬头看向他:“好。”
她想起楚怀瑾曾经说过,要陪她看遍山河。如今,虽然陪在她身边的人不是他,但她知道,楚怀瑾一定会在远方,默默守护着她,守护着这天下。而她,也会与萧衍一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幸福。
銮驾驶过朱雀大街,百姓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云暮掀开轿帘,看向窗外。阳光明媚,街道两旁张灯结彩,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便是她与萧衍、楚怀瑾一同奋斗想要守护的景象,这便是他们想要的天下永安、百姓安乐。
只是,云暮心中清楚,登基称帝,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朝堂之上,依旧暗流涌动,边疆之上,依旧可能存在隐患。但她不再畏惧,因为她有萧衍的陪伴与信任,有楚怀瑾的忠诚与守护,还有那些忠于他们的大臣与百姓。
她相信,只要他们三人同心同德,只要君臣一心,只要百姓安乐,这大胤的江山,定会长治久安,这盛世的画卷,定会徐徐展开。
銮驾渐渐远去,消失在街道的尽头。而这永安元年的登基大典,却永远铭刻在了大胤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了一个新的开端,一个盛世的起点。
楚怀瑾站在宫门口,望着銮驾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离去。他抬手,抚摸着腰间的尚方宝剑,心中默默道:“萧衍,云暮,你们一定要幸福,一定要守护好这天下。我会在边疆,为你们守护好这山河,守护好这盛世。”
说完,他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向城外的军营。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边疆的安宁,百姓的安乐,都需要他去守护。而他与云暮、萧衍之间的情谊,也将如同这大胤的江山一般,历经岁月的洗礼,愈发坚固,愈发醇厚。
阳光洒在楚怀瑾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他的步伐坚定,目光坚定,朝着自己的使命,朝着自己的守护,大步前行。而这天下,也在这三人的共同守护下,迎来了真正的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