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流言反噬,暗香浮动藏杀机
侯府后院,晨雾未散。
沈清棠站在绣房檐下,手中银针在晨光中微微一闪。
她将最后一枚梅花绣完,轻轻放下绷子,目光落在远处廊下的身影上——那是小翠,李氏的贴身丫鬟之一,此刻正神色慌张地往西厢方向疾步而去。
“小姐,小翠这几日频频出入布庄。”春桃低声禀报,“奴婢已经让周掌柜留意了。”
沈清棠嘴角微扬,眼中寒意渐起:“果然是条好狗。”
前世,正是这个小翠,在沈梦瑶授意下,散布“与人私通”的谣言,最终让她被逐出侯府,活活冻死街头。
这一世,她早有准备。
正厅之内,侯爷沈怀礼端坐主位,手中捏着一封泛黄的信笺,脸色阴沉如水。
那是一封“情书”。
字迹歪斜,语气暧昧,内容直指沈清棠曾与府外男子私会,甚至提及某夜两人在花园幽会之事。
“这……是何人所写?”沈怀礼声音低沉。
管家战战兢兢答道:“回侯爷,是在书房门槛下发现的,似乎是有人悄悄塞进来的。”
沈怀礼沉默良久,终于缓缓开口:“传沈清棠来。”
他心中其实已有疑虑。
昨日柳嬷嬷所说之事尚在心头,他对苏芷兰的愧疚也未曾消散。
如今又突然冒出这样的信件,太过蹊跷。
但他身为侯府之主,不能不查。
与此同时,绣房内。
春桃焦急地走进来:“小姐,不好了!府里又开始传您和人私通,还说侯爷拿到了‘证据’,要亲自审问您!”
沈清棠却并未惊慌,只是淡淡一笑:“等的就是这一刻。”
她从袖中取出一叠纸页,递给春桃:“你去一趟布庄,找周掌柜,请他在今日家宴上为我作证。”
春桃接过纸页一看,竟是几份送货单,日期清晰、笔迹工整,每一张都盖着“周记布庄”的印章。
“小姐,您早就安排好了?”
“从第一句谣言出现时。”沈清棠眼神清冷,“若不亲手撕碎这些谎言,他们永远不会知道,什么叫真正的反击。”
晚膳时分,侯府设家宴。
除嫡系子弟外,各房管事也被请来列席,气氛凝重。
沈清棠一身素色襦裙,缓步入厅,神情自若,仿佛今日不过是寻常家宴。
“见过父亲。”她向沈怀礼微微颔首,并未行跪拜大礼。
沈怀礼眉头微皱,却未言语。
“沈清棠。”他抬手示意,一名管事呈上那封“情书”,“此信乃今晨于书房发现,言辞不堪,指控你与人私通。你可有何辩解?”
厅中众人屏息凝神。
沈梦瑶低头掩笑,李氏则不动声色地看着沈清棠,似在等她崩溃。
沈清棠却只是平静地接过信,扫了一眼,随即冷笑一声:“字迹拙劣,内容荒谬,连基本的文理都不通。谁写的,怕是没读过几天书。”
沈怀礼脸色更沉:“你这是抗辩?”
沈清棠抬头,目光清澈坚定:“女儿不敢抗辩,只想请问父亲一句——当日我在何处?”
沈怀礼一愣:“你在绣房。”
“正是。”沈清棠取出一张送货单,“那日布庄送来新料,周掌柜亲自押货入府,我正在绣房验收,众目睽睽之下,如何能抽身与人幽会?”
她将单据递上,继续道:“不仅如此,近月账本亦有记录,小翠多次私下出入布庄,而我从未踏出侯府半步。不知父亲,是否需要彻查此事?”
厅中顿时议论纷纷。
小翠脸色煞白,连连后退。
沈怀礼翻看单据,眉头越皱越紧。
“周掌柜可在门外?”他沉声问道。
门外立刻传来回应:“老朽周成福,在此候命。”
周掌柜迈步走入,躬身施礼:“老朽曾在侯府受苏夫人恩惠,不敢忘恩。那日确实在绣房见到了大小姐,且亲眼见她亲验布料,绝无外出可能。”
沈怀礼沉默良久,终是重重合上账册,眼神复杂地看向沈清棠。
“你母亲……终究没有看错你。”
一句话,令沈清棠眼底泛起一丝水光。
她低头行礼,语气淡然:“女儿只求真相昭雪,不负母亲教诲。”
而此时,角落里的沈梦瑶脸色苍白,李氏更是死死攥住帕子,眼中恨意横生。
她们都知道,这次的阴谋,已被识破。
但她们更清楚,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
当夜,茶楼之中,灯火初上。
说书人陈三娘轻敲醒木,朗声道:
“话说那寒门嫡女,天生傲骨,面对诬陷不卑不亢,巧用账册揭破奸计,当堂对质,智斗继母与庶姐,真乃巾帼不让须眉!”
台下百姓听得津津有味,议论纷纷。
“听说那封‘情书’来得蹊跷,莫非是伪造的?”
“可不是嘛,侯府内部,怕是有鬼。”
然而,无人知晓的是,这番话不过是个引子。
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而在京城另一头,一道黑影悄然潜入一间密室,低声道:
“大人,计划失败了。”
屋内之人背对着烛火,声音低沉而阴冷:“没关系,她越是聪明,就越容易落入圈套。”
“属下明白。”
黑影消失在夜色中,而一场更大的算计,即将展开。【流言破绽】
茶楼之中,陈三娘一席话,如春风过境,掀起滔天议论。
百姓们虽不知侯府内情,却最是喜欢听这等恩怨分明、忠良受屈的传奇故事。
“那大小姐沈清棠啊,可真是个人物!”陈三娘继续说道,“一封‘情书’来得蹊跷,字迹歪斜,用词粗鄙,一看就是仓促伪造!她却当场对质,拿出布庄送货单据,滴水不漏,揭穿了陷害她的阴谋!”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纷纷拍案叫好。
“哎哟,这沈家嫡女真是聪慧过人!”
“可不是嘛,听说那封信还是从书房门槛下塞进去的,来路不明,怕不是有人想借刀杀人!”
“侯爷都查出来了,说是小翠私下频繁出入布庄……这其中,定有猫腻!”
随着消息越传越广,原本在府中悄然蔓延的谣言,竟在街头巷尾被重新解读——不再是“沈清棠私通”的丑闻,反而成了“寒门嫡女智斗继母庶姐”的佳话。
流言渐渐失势,反倒让李氏与沈梦瑶成了众矢之的。
【局势逆转】
侯府东厢,李氏脸色铁青,手中帕子早已绞得不成样子。
“贱人!贱人!”她咬牙切齿,怒火中烧,“她怎会如此机警?竟能早做准备,连账本都能翻出来!”
她猛地一脚踹向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小翠:“都是你干的好事!让你盯着布庄,结果倒成了人家的证人!”
小翠痛呼一声,眼泪簌簌落下:“夫人饶命,奴婢……奴婢只是照小姐的意思办事……”
“你还敢提我?”沈梦瑶冷冷开口,声音不高,却透着一股子戾气。
她今日本去佛堂祷告,想平复心绪,谁知心神恍惚之下,竟打翻了香炉,惊动了柳嬷嬷。
后者眼神古怪地看了她一眼,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小姐心绪不宁,怕是近来思虑太多。”
沈梦瑶心中顿时咯噔一声,仿佛被看穿了所有心思。
此刻坐在母亲房中,她也是一脸阴郁,眼中藏着几分不安。
“我们低估了她。”她低声道,“从前她软弱顺从,如今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每一步都算计周全,滴水不漏。”
李氏冷哼一声:“那你倒是说说,接下来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让她踩着我们头顶过去!”
沈梦瑶缓缓垂眸,语气沉静:“先按兵不动。她越得意,就越容易露出破绽。只要再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这次,我不会再给她翻身的机会。”
窗外夜风轻拂,吹起帘角,仿佛暗藏杀机。
【铺垫\/悬念】
翌日清晨,府中忽然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
“快请大夫!快请大夫!”
一名丫鬟面色惨白地跑进偏院,边跑边喊:“春兰姑娘突然昏厥,口吐白沫,人事不省!”
众人皆惊,急忙围拢过来查看情况。
只见那名叫春兰的小丫鬟双目紧闭,面色青灰,口中不断溢出泡沫状物,四肢抽搐,已然不省人事。
府中老医正急得满头大汗:“从未见过此等症状,似中毒,又非中毒……诸位大夫,谁有良策?”
众人面面相觑,束手无策。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道清朗的声音:
“让我看看。”
众人回首,只见一位白衣少年缓步而来,面容俊朗,眉眼含笑,却自带一种不容忽视的从容气度。
他身后,随行之人低声禀报:“这位是奉旨入京的顾神医,恰路过侯府,听闻有病人危急,特来相助。”
沈清棠站在人群中,远远望见那道身影,心头蓦然一震。
她并不知此人身份,却莫名觉得,这人的出现,似乎并非偶然。
而屋内的气氛,也在这一刻骤然凝重起来——
这个突如其来的“神医”,是否会揭开更大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