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李景并未在殿中享受胜利者的荣光,也未曾理会那些面如死灰、战战兢兢的“国之栋梁”。

在皇上李晟那充满欣慰与托付的目光中,他只是平静地行了一礼,随即转身,在那悠长的丧钟声里,一步一步,走出了这座象征着帝国权力中枢的宏伟大殿。

他的目标,明确无比。

不是去整合朝堂势力,不是去安抚宗室人心,甚至不是去为太子的灵柩守夜。

他要去,请一个人出山。

……

京城西郊,云台山。

此地山势雄奇,云雾缭绕,半山腰处,一座规模宏大、气势非凡的道观依山而建,飞檐斗拱,青瓦红墙,在苍松翠柏的掩映下,宛若仙宫楼阁。

山门之上,一块由舜太祖亲笔御赐的巨大匾额,龙飞凤舞地书写着三个大字——白云观。

这里,是大舜朝的皇家道观,是历代帝王祈福禳灾、寻仙问道之所,地位超然,香火鼎盛。

当李景那身着素白王袍的身影,出现在白云观那长达九百九十九阶的青石山道尽头时,早已得到通报的观主清虚子,已率着一众道童,于山门前静候。

清虚子鹤发童颜,身着一袭浆洗得发白的八卦道袍,仙风道骨,一双看似浑浊的老眼,却仿佛能洞悉世间一切沧桑。

他虽已是百岁高龄,却腰背笔挺,精神矍铄,正是那位深受皇上敬重的得道高人。

“贫道清虚子,参见摄政王殿下。”

清虚子只是微微躬身,行了一个道家稽首,不卑不亢,自有一股方外之人的风骨。

“道长无需多礼。”李景回了一礼,目光平静地扫过他身后那些神情肃穆的道童,却并未在其中发现那个让他心心念念的身影。

他开门见山,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本王今日前来,不为祈福,不为问道,只为向道长……讨一个人。”

清虚子闻言,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眸中,似乎闪过了一丝了然的笑意。

他抚了抚花白的胡须,缓声道:“王爷说笑了,我这白云观中,皆是些晨钟暮鼓、不问世事的出家人,不知王爷,想讨的是哪一位啊?”

“徐元。”李景淡淡地吐出两个字。

此言一出,清虚子身后的一众道童皆是面面相觑,满脸茫然。显然,这个名字于他们而言,陌生到了极点。

清虚子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侧过身,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王爷既为求人而来,何妨入观,与贫道手谈一局?或许棋局之中,便有王爷想要的答案。”

李景双眸微眯,他知道,这便是考验的开始。

他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迈步走入了这座千年古观。

观内清幽雅致,钟磬之声不绝于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令人心神宁静。

清虚子将李景引入一处可以俯瞰整个京城景色的凉亭内,亭中早已备好了一方案几,一张古朴的棋盘,两盒温润的玉石棋子。

“王爷,请。”

清虚子执黑先行,棋子落下,中规中矩,走的是最稳健的“星位”开局。

李景点点头,拈起一枚白子,却并未应在常规的“小目”或“星位”,而是石破天惊般地,直接落在了棋盘的正中心——天元!

这一手,完全无视了传统棋理中“金角银边草肚皮”的定式,狂放不羁,却又仿佛带着一种“君临天下,俯瞰四方”的无上气魄!

清虚子的手,在空中微微一顿,浑浊的老眼中,精光一闪而逝。

接下来的棋局,便成了两种截然不同思想的激烈碰撞。

清虚子的黑棋,步步为营,棋风厚重,如同朝堂之上那些恪守祖宗之法的保守派,追求的是局部的稳固与实在的利益。

而李景的白棋,则天马行空,羚羊挂角。

他时而于边角弃子,毫不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时而又于中腹落下一颗看似无用的闲子,暗中却早已布下了牵动全局的宏大构架。

他的棋路,重“势”不重“地”,讲究的是大局观与战略纵深!

凉亭之外,一棵千年古松之后,一个身着灰色道童服的清秀少年,正悄无声息地倚靠在树干上,一双亮得惊人的眼睛,死死地盯着亭中的棋局,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思索。

正是徐元。

棋局下了近一个时辰,盘面之上,黑棋虽然在四角和边路占据了大量的实地,但中腹那条由白子构成的滔天大龙,已然隐隐成势,将黑棋所有的阵营割裂得支离破碎,形成了一张“合围”之网。

清虚子手拈黑子,久久未能落下,他看着这盘棋,仿佛看到的不是棋局,而是整个大舜的未来。

最终,他长叹一声,将手中的棋子投入了棋盒。

“贫道,输了。”他看着李景,眼神中多了一丝由衷的赞叹,“王爷不拘一格,舍小而取大,放眼全局,此等胸襟,远非我这山野老道所能及,这一关,王爷过了。”

第一关?

李景心中了然,知道后面还有考验。他平静道:“道长承让。”

“棋局,考的是为君者的格局。”清虚子站起身,引着李景来到亭边的石壁前。那石壁之上,竟悬挂着一幅巨大的、描绘着山川城池的军事阵图。

图上,一座孤城被十万大军围困,城中仅有守军五千,粮草不济,外无援兵。

“此为第二关,阵图,考的是为君者的韬略。”清虚子指着那幅图,缓缓道,“王爷,若您是城中主帅,面对此等必死之局,当如何破之?”

这是一个经典的兵法难题,自古以来,无数名将的答案,无外乎“坚守待援”、“拼死突围”或是“诈降奇袭”,但成功的例子,寥寥无几。

李景只看了一眼,便淡然一笑。

他并未直接回答,反而问道:“道长,可知敌军主帅是何许人也?其性情如何?可知敌军粮草从何处来?其后勤补给线,有几条?可知围城大军之中,各部将领是否同心同德?可有能为我所用之矛盾?”

一连串的反问,让清虚子微微一怔。

李景继续道:“兵者,诡道也,守城,守的不是城墙,是人心,破局,破的亦非敌阵,而是敌帅之念。”

他伸出手指,在图上虚点几处:“若敌帅骄狂,便可示敌以弱,诱其轻敌冒进,于城下设伏,以火器重创之,若敌帅多疑,便可散布谣言,言其后方不稳,或有同僚欲夺其功,乱其军心,若敌军粮道漫长,便可遣一支精锐奇兵,千里奔袭,断其粮草,则十万大军,不攻自破!”

“至于这五千守军……”李景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必要时,城中百姓,亦可是兵,坚壁清野,发动民心,与敌巷战,战争,从来都不是纸面上的数字游戏,而是综合了天时、地利、人心、情报、后勤乃至敌我双方统帅心理的博弈。”

他这一番话,早已跳脱了传统兵法的窠臼,融入了现代战争中信息战、心理战、后勤战的精髓。

古松之后,徐元的呼吸,已然变得有些急促,那双平静的眼眸中,第一次燃起了名为“激动”的火焰!

清虚子沉默良久,最终抚掌赞叹:“王爷之见,已臻化境!贫道,再拜服!第二关,王爷亦过了。”

他看着李景的眼神,已经彻底变了。那不再是长辈对晚辈的考校,而是同道中人,甚至是对更高层次智慧的仰望与敬畏。

“这第三关,我们不看,不谈,只论道。”清虚子引着李景,缓缓走入观内的主殿——三清殿。

殿中香烟缭绕,庄严肃穆。

清虚子指着那高高在上的三清神像,沉声问道:“《道德经》有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敢问王爷,何为‘烹’?何为‘鲜’?”

这,是最后的,关于治国理念的终极拷问。

传统儒道大家的解释,皆是强调“无为而治”,认为君王治理天下,应尽量减少干预,不要扰动百姓,如同烹饪小鱼,多翻则易碎。这也是千百年来,士族门阀用以抵制改革、维持现状的理论根基。

李景闻言,却摇了摇头。

他并未引经据典,只是平静地反问道:“道长,您烹过鱼吗?”

清虚子一愣。

李景继续道:“烹鱼,并非将其放入锅中,便不闻不问,而是要知晓何时该起火,火该用文火还是武火;何时该下锅,何时该放油盐;何时该翻面,何时该出锅。”

“‘无为’,并非‘不为’。

而是不做多余之事,亦不做无用之功,是精准地把握时机,以最恰当的手段,达成最理想的效果。”

“于国而言,‘鲜’者,民心也,国力也。‘烹’者,政令也,法度也。”

“天下承平,百姓安乐,自当‘无为’,休养生息,此为文火慢炖。然,如今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奸佞作乱,土地兼并,民不聊生,国之将倾!此时若还一味强调‘无为而治’,无异于看着锅中的鱼即将烧焦,却依旧默念清静经文,岂不可笑?”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清虚子,声音陡然拔高,振聋发聩:

“当此之时,便需用雷霆手段,行霹雳新政!猛火去沉疴,快刀斩乱麻!先将那锅中已经腐坏的烂肉剔除,再将那烧得发黑的铁锅刮净,而后,方能重新起火,再烹那一道……佳肴!”

“这,才是我心中,‘治大国若烹小鲜’的真正含义!”

一番话,掷地有声,回荡在庄严的三清殿内!

清虚子呆呆地站在原地,浑身剧震!他一生研读道藏,自诩已得三清真意,却从未想过,这句被无数人奉为圭臬的古语,竟还能有如此一番……惊世骇俗,却又鞭辟入里、直指本心的解读!

他缓缓地闭上双眼,良久,对着李景,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王爷……今日说法,令贫道茅塞顿开,胜读百年道藏,贫道,心服口服。”

也就在此时,一个清朗而坚定的声音,自殿外响起。

“草民徐元,拜见主公!”

只见那个一直隐于暗处的扫地道童,不知何时已走入殿中,对着李景,撩起道袍,恭恭敬敬地,行了君臣之礼。

他抬起头,那双智慧的眼眸中,再无半分犹豫与彷徨,只剩下追随明主的狂热与坚定。

“经天纬地,隐于尘埃,非遇龙主,终生不拜。”

他轻声念出天幕上的判词,随即郑重道,“主公三关之论,已远超天幕所示。徐元,愿为主公驱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景看着眼前这个未来足以搅动天下风云的鬼才谋主,终于露出了会心的笑容,他亲自上前,将徐元扶起。

“先生快快请起!有先生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

下山的路上,李景与徐元并肩而行,已是如鱼得水,相谈甚欢。

在李景即将走出山门之际,清虚子却从后方追了上来,将一个巴掌大小的明黄色锦囊,郑重地交到了李景手中。

“王爷,”老观主的眼神,前所未有的凝重,“贫道昨夜观星象,见紫微星旁,有妖星犯冲,其势汹汹,恐非人力可挡。王爷将来,或有一场……弥天大祸。”

“此锦囊,乃多年前黄龙真人所留,危急关头,或可凭此物,为王爷……觅得一线生机。切记,不到万不得已,绝不可轻启。”

李景接过锦囊,只觉入手温热,他深深地看了清虚子一眼,郑重地点了点头:“多谢道长。”

他知道,这位老神仙,绝非寻常人物。

告别了清虚子,李景与徐元一路下山,返回京城的摄政王府。

“先生,”车驾之中,李景抛出了那个困扰他最久的问题,“太子临终前,曾留下一封密信,言及当今禁军总教头周通,心怀叵测,乃是京城之内,隐藏最深的一条大鱼,依先生之见,此人,该当如何处置?”

徐元闻言,并未立刻回答。

他那双平静的眼眸微微眯起,仿佛在心中已经推演了无数种可能。

良久,他才缓缓地抬起头,看着李景,嘴角勾起一抹略带几分邪气的笑容,语出惊人:

“王爷,这周通,直接动不得。”

“只能……捧杀!”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