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越过青林的树梢,阿平就拄着拐杖往麦田跑。他怀里紧紧揣着树皮笔记,昨天傍晚记录的 “麦田灌溉 3 次” 还没干,夜里一场小雨,他总担心笔记被泡坏 —— 果不其然,刚掏出笔记,就看到 “水滴图案” 被雨水晕成了黑团,原本画的 3 道横线只剩两道还清晰,另一道淡得几乎看不见。

“糟了!到底是浇了 3 次还是 2 次?” 阿平蹲在田垄边,急得用手指反复蹭笔记上的黑团,想把模糊的横线蹭出来,可越蹭越乱,最后连清晰的两道横线也沾了泥。他翻遍笔记,前几天记录的蚜虫数量、瓢虫活动,好多图案都被雨水泡得面目全非,有的甚至连 “麦田标记点” 的符号都认不出了。

老麦扛着木铲路过,看到阿平蹲在地上搓手,凑过去一看,立刻明白过来:“又被雨水泡了?上次你记的‘标记点 5 号有 8 只蚜虫’,泡得我还以为是 18 只,白多撒了半筐草木灰!” 他蹲下来,捡起笔记,指尖划过模糊的图案,“再这么记,等下周种野粟,步骤肯定混 —— 到时候‘松土’和‘播种’的图案泡成一团,谁知道该先干啥?”

阿平的脸瞬间红了,他把笔记往怀里塞,手指攥得笔记皱成一团:“我也没办法,树皮一沾水就花,昨天我特意把笔记塞在兽皮里,还是漏了雨……” 话没说完,声音就低了下去,他想起前几天松老人让他查 “麦田灌溉总量”,现在连单次次数都记不清,心里又急又愧。

“别急,我们想个办法。” 那时不知何时站在身后,手里拿着一块边缘磨平的杨木板 —— 这是前几天阿山砍杨木时,特意留的一块硬料,纹理紧实,比树皮厚三倍。“树皮太软,遇水就烂,杨木坚韧,用石刀在上面刻凹痕,就算沾水也不会花,还能反复用。”

阿平眼睛一亮,伸手摸了摸木板,表面光滑得能映出人影:“这板真硬!可我不会刻啊,之前画图案都费劲……”

“我教你。” 那时坐在田垄边,从怀里掏出石刀 —— 这把刀是阿山帮他磨的,刃口锋利,适合刻木头。他先在木板上画了个 “水滴”:不是之前树皮笔记上圆滚滚的图案,而是简化成 “上尖下宽” 的形状,用石刀沿着线条慢慢刻,刀刃扎进木里,木屑簌簌往下掉,没一会儿,一个浅浅的凹痕就成型了。“你看,刻凹痕不用画太复杂,把最像的部分刻出来就行,比如‘水滴’,记住‘上尖下宽’,下次一看就认得出。”

阿平接过石刀,学着那时的样子,在木板另一头刻 “麦穗”—— 他先画了道短横线当麦秆,再在上面刻三道斜短线当麦穗,可石刀不听使唤,刻到第三道短线时,不小心歪了,差点把麦秆刻断。“我咋刻不好……” 他急得鼻尖冒汗,手指被石刀的木柄磨得发红。

“别急,握刀要稳。” 那时握住阿平的手,帮他调整姿势:“石刀要斜着贴木板,力度别太猛,像用木铲松土那样,慢慢推。” 阿平跟着用力,石刀果然顺着线条刻下去,一道整齐的斜短线出现在木板上。“对!就是这样!” 那时松开手,阿平又试着刻了两道,虽然不如那时刻的整齐,但总算能看出是麦穗了。

小禾提着藤筐路过,看到两人在刻木板,立刻跑过来:“阿石哥,阿平哥,你们在做啥呀?” 她凑到木板前,手指轻轻摸过凹痕,突然眼睛一亮:“这凹痕能摸得着!就算天黑看不清,用手摸也知道是啥!” 她蹲下来,闭着眼睛摸了摸 “水滴” 凹痕,“是水滴!我能摸出来!”

那时笑着点头:“小禾说得对,以后就算下雨,摸凹痕也能认记录。小禾,你要不要帮阿平哥一起刻?”

小禾立刻点头,从筐里掏出自己的小石刀 —— 这把刀是那时上次帮她磨的,刃口比阿平的刀小些,刚好适合她的小手。她学着那时的样子,在木板边缘刻 “小圆圈” 当 “次数标记”,刻得认真,连额头上的碎发垂下来挡住眼睛都没察觉。阿平看着小禾刻得整齐的圆圈,心里的焦虑渐渐散了:“有你们帮忙,以后再也不用怕笔记被泡了。”

接下来的半天,族人们都动了起来。巴图带着岩、阿山去青林砍杨木 —— 他们特意选树干笔直、直径 5 寸的杨木,这种杨木没有虫蛀,纹理紧实,刻凹痕不容易裂。巴图挥起阿山改进的石斧,斧刃劈在树干上,“咚” 的一声闷响,木屑飞溅。“要从树干底部斜着劈,这样不容易劈歪。” 巴图教岩握斧的姿势,“你看,斧柄要贴紧胳膊,用力时顺着树干纹理,一下就能劈进去。” 岩试着劈了一下,果然比之前省力,他笑着说:“阿山改的这斧头真好用,以前砍这种杨木,得劈十下,现在五下就够了。”

砍好的杨木要截成 1 尺宽的木板,阿山找了块平整的青石板当 “砧板”,用石锯(前几天用燧石和木柄做的)慢慢锯 —— 石锯的锯齿是用燧石片嵌在木片上做的,锯起来虽然慢,但截得整齐。“每块板要截得一样宽,不然刻的时候不好握。” 阿山一边锯,一边用藤蔓量宽度,确保每块板都是 1 尺,“之前截芦苇管时,因为没量准,返工了好几次,这次可不能再错了。”

玛姆阿姨则带着几个女孩在河边筛细沙 —— 她要把木板表面打磨光滑,避免刻痕时木刺扎手。细沙是从河边淘来的,颗粒细腻,玛姆阿姨把沙铺在石板上,拿着木板在上面反复蹭,动作轻柔,像在抚摸婴儿的皮肤。“磨的时候要顺着木纹蹭,不然会磨出横纹,刻痕容易藏灰。” 玛姆阿姨教女孩们,“你看,磨到木板表面能映出人影,就差不多了。”

傍晚时分,第一批木板做好了:十块杨木板,每块都磨得光滑,边缘没有毛刺。阿平拿着一块板,在上面刻 “昨日灌溉记录”:左边刻 “麦穗” 凹痕(代表麦田),中间刻 “水滴” 凹痕(代表灌溉),右边刻三道 “小圆圈”(代表 3 次),刻完后,他把板举起来,夕阳照在凹痕上,清晰得能看清每一道线条。“这下再也不用天天描笔记了!” 阿平的声音里满是激动,之前的焦虑一扫而空。

解决了记录工具的问题,时间标准的麻烦又冒了出来。第二天一早,族人们准备为野粟地松土,可刚到田边就吵了起来 —— 阿山觉得 “草叶发脆就算露干了,能松土了”,已经挥着木铲挖了起来;老麦却坚持 “要等土面泛白才是真露干,现在土还潮,松土会结块”,伸手拦住了阿山的木铲。

“草叶都脆了,怎么还没干?” 阿山把木铲往地上一插,溅起一点湿土,“昨天我摸草叶发脆时,土就干了,今天怎么就不行?”

“昨天是晴天,今天早上有雾,土面看着干,底下还潮着呢!” 老麦蹲下来,用手指戳进土里,能捏出一点湿泥,“你看,还能捏成团,这时候松土,土块会粘在木铲上,根本松不匀!”

族人们围在旁边,有的支持阿山,有的帮老麦说话,吵得不可开交。小禾站在人群外,小声对那时说:“阿石哥,要是能知道‘啥时候才算真露干’就好了,不然每天都要吵。”

那时点点头,心里早有想法。他让巴图去青林砍一根 1 丈高的杨木 —— 要树干笔直、没有分叉的,又让岩去取石灰粉(前几天从青林北侧石灰石矿刮的,一直存放在洞穴里)。“我们立根木杆,看影子判断时间,比摸草叶、摸土准。”

立木杆时,族人们都围了过来。巴图和岩把木杆竖在部落中心的空地上,木杆底部埋进半尺深的土里,周围用石块压实,防止风吹倒。那时拿着石灰粉,在木杆旁边画了两道线:东边一道长些,西边一道短些。“等太阳升高,木杆的影子会变短、往西边移 —— 影子到东边石线时,草叶露干,适合松土;影子到中间(还没画的线)时,土面泛白,适合播种;影子到西边石线时,天快黑了,该收工具。”

小禾蹲在石线旁,用手指摸了摸石灰粉画的线,突然说:“阿石哥,我们给石线起个名吧!比如‘东影线’‘西影线’,这样我说‘影到东影线’,大家就知道该松土了!”

“这个主意好!” 那时笑着点头,“就叫‘影线时’—— 影子到哪条线,就是哪个‘影线时’,对应一个动作,再也不用争。”

接下来的几天,小禾主动承担了 “看影报时” 的活。每天清晨,她早早地守在木杆旁,看到影子刚碰到东影线,就举起手里的小树枝喊:“影到东影线啦!该去松土啦!” 族人们听到喊声,就扛着木铲往野粟地走,再也没人因为 “露干没干” 吵架。老麦笑着说:“小禾这‘报时员’当得好,比我摸土准多了!”

野粟种植的准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木老人带着两个学徒在储存棚里筛选野粟种子 —— 他坐在草堆上,面前铺着一块兽皮,兽皮上摊着满满的粟种。“要选颗粒饱满、颜色金黄的,这种粟种胚乳足,发芽率高。” 木老人拿起一粒粟种,放在嘴里轻轻咬了一下,“能咬出脆响的就是好种,要是发闷,就是瘪的,不能要。”

学徒学着木老人的样子,把粟种放进嘴里咬,可有的咬得太用力,把粟种咬碎了;有的没咬到位,分不清脆响还是闷响。木老人耐心地教:“不用太用力,牙齿轻轻碰一下就行,像碰熟透的红珠果那样,能感觉到里面的硬度。”

小禾也来帮忙,她抱着前几天筛灰用的藤筐(35 章治蚜虫时用的,细眼,刚好能筛掉碎粒),把选好的粟种倒进筐里,轻轻晃动。碎粒和草屑从筐眼漏下去,留在筐里的都是饱满的粟种。“木爷爷,你看!我筛得干净吗?” 小禾举起筐子,里面的粟种金灿灿的,没有一点杂质。

木老人笑着点头:“干净!小禾真能干,以后筛选种子的活,就能交给你了。”

那时则带着阿山去测量新渠的走向 —— 野粟地在麦田西侧,需要从主渠延伸一条分支渠,才能把水引过去。阿山手里拿着坡度绳(38 章挖主渠时用的,每隔 10 步打一个结),一边走一边量:“阿石哥,从主渠到野粟地,每走 10 步,地面就低 1 指,刚好能自然导流,不用额外挖深。”

他用树枝在地上画了条线,代表渠的走向,可走到半路,脚突然陷进土里 —— 这里的土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是松散的沙土,一踩就往下陷。“阿石哥,这里是沙土层!” 阿山蹲下来,抓起一把土,土从指缝里簌簌漏下去,“这种土挖渠容易塌,之前挖主渠时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那时也蹲下来,摸了摸沙土:“沙土层渗水快,还容易塌,得想个办法加固。” 他从怀里掏出新做的木板,想在上面记录 “沙土层需加固”,可 “沙” 字不知道怎么刻 —— 只能画 “细沙颗粒” 的图案,他用石刀在木板上刻了十几个小圆圈,代表沙粒,旁边刻了个 “木支撑” 的凹痕(一根竖线加两根斜线),标注 “沙土层→需加木支撑”。

阿平凑过来看,指着木板上的小圆圈:“阿石哥,这画的是啥呀?这么多小圆圈,刻起来太费劲了,要是能有个简单的记号代表‘沙’就好了。”

那时点点头,把木板递给阿平:“现在先这么记,等忙完野粟播种,我们再想办法 —— 说不定能像刻‘水滴’‘麦穗’那样,把‘沙’的图案也简化,刻起来就省劲儿了。”

夕阳西下时,野粟地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种子筛选好了,新渠的走向也定了,记录用的木板堆在储存棚里,木杆的影线时也成了族人们的习惯。小禾坐在木杆旁,看着自己画的 “东影线”“西影线”,突然哼起了自己编的小调:“东影线,松土壤;西影线,收工具……”

族人们路过时,听到小禾的歌,也跟着哼了起来。那时站在一旁,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清楚:记录工具和时间标准的初步解决,只是开始 —— 沙土层的加固、“沙” 字的记录难题,还有野粟播种后的管理,都需要一步步来。但他不慌,因为他知道,只要族人们一起想办法,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