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铁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清晨的露水还没干,阿平就拄着拐杖往麦田走。他今天穿了双新做的草鞋,是阿果用稻草编的,鞋底垫了层兽皮,走在田垄上不硌脚。按照监测制度,他每天要巡查五个标记点,从东头的标记点 1 号,到西头的标记点 5 号,一圈走下来要一个时辰。

阿平先到了标记点 1 号,这里在麦田的东南角,旁边有几株野菊,是前几天小禾种的,说是能吸引瓢虫。他蹲下来,从怀里掏出树皮笔记 —— 昨天用松老人教的法子,用兽皮包着,还没打开就闻到一股淡淡的兽皮味。他小心翼翼地展开笔记,上面画着昨天的记录:“标记点 1 号:蚜虫 5 只,瓢虫 4 只,麦叶翠绿。”

今天再数,蚜虫只剩 3 只,瓢虫多了 1 只,变成了 5 只。阿平用炭笔在笔记上补画:先画掉原来的 5 道横线(代表蚜虫),改成 3 道,又在瓢虫的圆点旁加了 1 个,变成 5 个。画的时候,他特意用手指蘸了点唾液,抹在新画的线条上,生怕又被露水打湿。“看来瓢虫真的在帮忙吃蚜虫。” 阿平小声嘀咕,把笔记重新包好,揣回怀里。

走到标记点 3 号时,阿平遇到了小禾。小禾手里提着个藤筐,筐里装着新鲜的薄荷枝,是要去给她的 “瓢虫小窝” 添的。“阿平哥,你也来巡查啊?” 小禾笑着跑过来,辫子上还沾着片麦叶,“我的瓢虫小窝里,今天又多了两只瓢虫呢!”

阿平笑着点头:“是吗?那太好了,蚜虫肯定会更少。” 他跟着小禾去看瓢虫小窝 —— 在麦田北边的一棵老槐树下,用柳条编的小篮子挂在树枝上,篮子里铺着新鲜的薄荷枝,几只红色的瓢虫正趴在薄荷枝上晒太阳。小禾踮起脚,把新采的薄荷枝放进篮子里,动作轻轻的,生怕惊动了瓢虫:“这篮子是我跟阿果姐学编的,编了三天才编好,柳条太硬,手都磨红了。”

阿平看着篮子,编得确实很结实,柳条之间的缝隙刚好能让瓢虫进出,又不会让雨水积在里面。“编得真好。” 阿平由衷地赞叹,“瓢虫肯定喜欢这里。” 小禾笑得眼睛都眯了:“可是阿平哥,我之前在石头上画的线,被雨水冲没了,我记不清这小窝放了几天了。”

原来,小禾每天给瓢虫小窝添完薄荷枝,就会在老槐树旁的一块石头上画一道竖线,记录天数。可前两天下了场小雨,石头上的线被冲得模糊不清,昨天她画的第 5 道线,今天只剩下个淡印子,她也不知道到底是第 5 天还是第 6 天了。

“别急,我帮你想个办法。” 阿平蹲下来,看着那块石头 —— 表面光滑,确实不适合画记号。他四处看了看,发现老槐树下有根干枯的杨树枝,有手臂粗,长度刚好够小禾够到。阿平用石刀把树枝砍下来,又削掉上面的细枝,只留一根光秃秃的木杆:“我们把木杆插在老槐树旁,每天添完薄荷枝,就在木杆上刻一道横线,木杆不沾水,刻的线不会被冲掉。”

小禾眼睛一亮:“真的吗?那太好了!阿平哥,你帮我刻吧,我的石刀太钝了。” 阿平接过小禾的石刀,在木杆上刻了第一道线:“这是第一天,以后每天你自己刻一道,要是刻不动,就找阿山哥帮你磨磨石刀。” 他还在木杆的底部刻了个小圆圈,“把这个圆圈对着老槐树,木杆就不会被风吹倒了。”

小禾接过木杆,用力往土里插,可土有点硬,插了半天只插进一小半。阿果刚好路过,看到了,赶紧过来帮忙:“我来帮你,你扶着木杆,我用脚踩。” 阿果力气大,一脚踩下去,木杆就插进土里大半截,稳稳地立住了。“以后刮风下雨,木杆也不会倒了。” 阿果帮小禾拍掉手上的土,“要是木杆上的线看不清了,就用炭笔描一描。”

小禾摸着木杆上的横线,开心地说:“谢谢阿平哥,谢谢阿果姐!以后我再也不会记不清天数了。” 她从藤筐里拿出一片薄荷枝,递给阿平:“阿平哥,这个给你,放在笔记里,能让笔记香香的,还能驱虫。” 阿平接过薄荷枝,放在兽皮包里,果然闻到一股清凉的香味。

巡查到标记点 5 号时,阿平遇到了麻烦。标记点 5 号在麦田的西北角,旁边有块大石板,是五个标记点里蚜虫最多的地方。昨天记录的是 “蚜虫 4 只,瓢虫 2 只”,今天再数,蚜虫变成了 6 只,瓢虫还是 2 只。阿平赶紧掏出笔记,想记录下来,可刚打开,一阵风刮过,笔记从手里滑了出去,掉在地上。

“糟了!” 阿平赶紧捡起来,还好兽皮包得严实,没沾上多少土,可里面的树皮还是被风吹得露了出来,之前画的 “4 只蚜虫” 的横线,有一道被蹭得淡了。阿平急得手心冒汗,赶紧用炭笔补画,可炭笔尖断了,他只能用断了的笔尖一点点描,线条歪歪扭扭的。

这时老麦路过,看到阿平着急的样子,就走过来问:“阿平,怎么了?笔记又出问题了?” 阿平点点头,把笔记递给老麦:“风把笔记吹掉了,蹭淡了一道线,我刚补好,就是太丑了。” 老麦看了看笔记,笑着说:“丑点没关系,记准了就行。你要是怕笔记再掉,就用藤蔓把兽皮系在腰上,这样就不会滑出去了。”

老麦还帮阿平找了根细藤蔓,从他的腰上绕了两圈,把装笔记的兽皮牢牢系住:“这样不管风怎么刮,笔记都不会掉了。” 阿平试着走了两步,确实很稳,心里踏实多了。他重新数了标记点 5 号的蚜虫和瓢虫,确认是 6 只蚜虫、2 只瓢虫,认真地记在笔记上,这次特意用唾液把线条抹了一遍。

中午的时候,族人们在麦田边的草棚里休息,玛姆阿姨送来薄荷水和麦饼。阿平把今天的巡查记录交给松老人,松老人看了看,点点头:“蚜虫数量总体在减少,只有标记点 5 号多了两只,明天让阿山带两个人,去那里撒点草木灰,别让蚜虫再增多。”

小禾也拿着她的木杆过来,给大家看上面的横线:“今天是第二天了,我的瓢虫小窝里有 7 只瓢虫了!” 族人们都围过来看,木老人摸了摸木杆,说:“这木杆选得好,是干透的杨木,能放很久,以后小禾的瓢虫小窝,就能一直记着天数了。”

阿平喝着薄荷水,看着手里的笔记,心里想着:虽然记录还是会遇到麻烦,可大家都在想办法解决,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他摸了摸系在腰上的兽皮,里面的笔记安安稳稳的,再也不用担心掉了。

傍晚巡查结束,阿平把笔记交给那时,那时看了看,笑着说:“记录得很清楚,比之前好多了。明天我们再找块更厚的树皮,给你做本新笔记,厚树皮不容易破,还能多记些东西。” 阿平点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 —— 有了新笔记,他肯定能把监测记录做得更好,帮部落管好麦田里的蚜虫和瓢虫。

夕阳落在麦田上,金色的光洒在麦叶上,看起来格外温暖。小禾的瓢虫小窝挂在老槐树上,几只瓢虫正趴在薄荷枝上,好像在享受傍晚的凉风。阿平拄着拐杖往部落走,腰上的笔记轻轻晃着,他知道,只要大家一起努力,解决记录的麻烦,麦田肯定会越来越好,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

磨铁读书推荐阅读: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我的老婆是执政官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盛嫁之庶女风华流氓帝师大唐:权谋凭着不是反派活着大华春秋,混在秦末一统天下棘圜志这个萌娃竟然是大明太孙朱雄英一梦越万年我在大唐斩妖邪抗战之第十班从废物到大帝,你们高攀不起!万历1592从敌国开始征战蜀汉的复兴红楼之开国篇开局百万熟练度,我举世无敌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我在宋朝教王安石变法太超前亮剑之浴血抗战捡到一本三国志三国:让你降吴,你绑架孙权大文学家水浒赘婿:娘子,我们反了吧!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后汉英雄传之重生吕布神探张天海腹黑丞相的宠妻三路牧唐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唐再起三国之公孙大帝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清正史编代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三国黄巾逆袭抗旨他都敢,还有什么不敢做?世子的侯门悍妻大秦带我那迷人的老祖宗统一地球我是正统我怕谁郭嘉三国:搞定蔡文姬:斩获霸王之力宋宫十八朝演义大明匹夫
磨铁读书搜藏榜:相府毒千金三国第一奸贼鬼明开局重生太子丹,郭嘉带我复兴大燕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特种兵之神级技能男配个个是戏精庶女攻略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陛下,臣只想吃软饭史上最强太子!从门吏开始光宗耀祖大庆风云录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大明忠勇侯我真不想当圣人啊!关于我穿越大明当皇帝这件事不好!魏征又带他儿子上朝了!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靑海传词条返还,一统天下从收徒朱元璋开始金牌帝婿三国:最强争霸系统妃皇腾达,傲世毒妃不好惹饥荒开局:惨死的都是有粮的我给崇祯当老师绝色红颜,高门贵妻大航海之重生主宰我的帝国弗利兰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重生之再造华夏再生缘:我的温柔暴君(全本+出版)高武三国:从被华雄秒杀开始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卫青传奇人生大唐太子李承乾,李世民求我登基三国崛起并州与秦始皇做哥们儿异界摆摊,县令催我快出摊南宋弃子国宝的文明密码请叫我威廉三世三国之极品纨绔三国之从益州争霸开始大明:模拟曝光,朱元璋让我造反夺舍崇祯:成就华夏帝国穿越成无敌的明朝皇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皇帝:朕的九皇子带兵,天下无敌宋神宗的新宋
磨铁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