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莉偷听闹笑话的事过去后,技术科的同事们更佩服林晓棠的扎实功底,连张科长都特意找她谈话,说等她转正后,就安排她参与零件图纸的初步绘制工作。这话让林晓棠既激动又忐忑——画图纸是技术岗的核心技能,她之前只看过沈廷舟和陈工画的图纸,自己连基本的绘图工具都用不熟练。
这天午休,林晓棠抱着一本《机械制图基础》,对着里面的零件图发呆。她试着用铅笔在纸上画一个简单的螺栓图,可画出来的线条歪歪扭扭,尺寸标注也乱七八糟,急得额头都冒了汗。
“刚开始学都这样,别着急。”沈廷舟端着水杯走过,看到她手里的图纸,笑着坐了下来,“画机械图有讲究,先学用绘图工具,再练线条和尺寸标注,一步一步来。”
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套绘图工具——圆规、三角板、比例尺,还有一张崭新的绘图纸,放在林晓棠面前:“我先教你画直线和圆,这是最基础的。用三角板靠紧直尺,沿着边缘画,线条才会直;画圆时,圆规的针尖要固定好,力度均匀,才能画得圆。”
沈廷舟拿起铅笔,示范着画了一条笔直的横线,又用圆规画了个标准的圆,动作干脆利落。林晓棠跟着模仿,可圆规的针尖总打滑,画出来的圆要么扁要么歪。沈廷舟没嫌弃,握着她的手,一点点调整力度和角度:“你看,针尖要稍微用力扎进纸里,保持稳定,旋转时手腕别晃。”
在沈廷舟的指导下,林晓棠终于画出了第一个像样的圆。她看着纸上的圆,兴奋地说:“终于画好了!之前我自己画,画了十几次都不行。”
“慢慢来,多练几次就熟练了。”沈廷舟笑着说,“接下来学尺寸标注,机械图的尺寸很重要,标注错了会影响零件加工。你看这个螺栓图,要标注直径、长度、螺纹深度,每个尺寸都要有对应的基准线和尺寸线,不能乱标。”
他拿出一张标准的螺栓图纸,指着上面的标注说:“基准线要和零件的轴线对齐,尺寸线要离开零件轮廓线2-3毫米,数字要写在尺寸线的上方,这些细节都不能错。”
林晓棠认真记着,拿出铅笔和三角板,按照沈廷舟说的,在纸上重新画螺栓图。这次她先画基准线,再画零件轮廓,最后标注尺寸,虽然速度慢,但线条比之前整齐多了。沈廷舟在旁边看着,时不时提醒她:“尺寸数字写小一点,别超出尺寸线;螺纹深度的标注要加符号,不然别人看不懂。”
等林晓棠画完,沈廷舟拿起图纸仔细看了看,在几个不完美的地方做了标记:“这里的尺寸线太靠近轮廓了,这里的数字方向反了,修改一下就合格了。第一次画能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得到认可,林晓棠心里暖暖的,立刻拿起橡皮修改。沈廷舟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又拿出一本《机械制图实例教程》,递给她:“这里面有很多简单的零件图纸,你每天午休练一张,遇到不懂的就问我,不出一个月就能熟练。”
接下来的日子,林晓棠每天午休都泡在绘图里。她先练线条和圆,再学画简单的零件——螺栓、螺母、垫片,从易到难,一步步攻克。沈廷舟也格外有耐心,不管多忙,都会抽出时间帮她检查图纸,指出问题,还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专业术语,比如“公差”“配合间隙”,让她更容易理解。
有一次,林晓棠画轴承座图纸时,不知道怎么标注轴承的安装尺寸。沈廷舟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而是拿出一个实际的轴承座零件,让她观察结构:“你看,轴承安装在这个孔里,孔的直径就是轴承的内径,标注时要写清楚孔径和深度,还要注明公差等级,这样加工时才知道精度要求。”
看着实物学图纸,林晓棠一下子就明白了,很快就完成了标注。沈廷舟看着她的图纸,眼里满是赞许:“你进步很快,不仅画得越来越规范,还能结合实物理解标注,这才是学图纸的关键。”
半个月后,林晓棠已经能独立画出简单的零件图纸了。她把画好的垫片图纸拿给张科长看,张科长惊讶地说:“晓棠,你这图纸画得比有些老员工还规范!线条整齐,标注清晰,看来你下了不少功夫。”
“都是沈科长教得好。”林晓棠不好意思地说,“要是没有他耐心指导,我肯定学这么快。”
晚上回家,林晓棠把画好的图纸拿给刘桂兰看。刘桂兰看着纸上整齐的线条和标注,笑着说:“我家晓棠真是越来越能干了,不仅会织毛衣、改衣服,还会画技术图纸,以后就是真正的技术人员了。”
“妈,我还得继续学。”林晓棠拿出沈廷舟送的教程,“沈科长说,接下来要学画装配图,比零件图难多了,我得抓紧时间练。”
刘桂兰看着女儿眼里的干劲,欣慰地叹了口气:“好,妈支持你。以后你学画图累了,妈就给你煮点红枣粥,补补身体。”
林晓棠坐在书桌前,看着自己画的一张张图纸,心里满是成就感。她知道,学画图纸是成为正式技术人员的重要一步,而沈廷舟的耐心指导,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她的学习之路。未来,她会继续努力,把图纸画得更规范、更专业,不辜负沈廷舟的期望,也不辜负自己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