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衡老先生关于令牌“可能出自前朝皇室旧匠之手”的论断,如同在狄仁杰心湖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久久不能平息。
那两枚玄铁令牌静静地躺在书房的案几上,其蕴含的寒意似乎更重了几分,仿佛真如鲁衡所言,携带着数百年的阴冷与隐秘。
张承翊那句关于姚崇俭的疑问,更是精准地刺中了狄仁杰思绪中的一个关键节点。
姚崇俭,安北都护府副都护,姚崇德的胞弟,张承翊冤案的幕后黑手,红烛寺军械流向突厥的关键一环…
这个一直隐藏在朔州风云背后的军中高层形象,随着调查的深入,变得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可疑。
“承翊,将红烛寺案中,所有涉及军械打造、往来文书,尤其是与安北都护府可能有牵涉的部分,再仔细梳理一遍。”
狄仁杰沉吟片刻,吩咐道,“重点查看图纸、印记、乃至任何可能与这令牌图案相似的符号标记。”
“末将明白!”张承翊领命。
他对姚崇俭此人恨之入骨,调查起来更是格外卖力。
接下来的两日,他几乎不眠不休,将自己关在狄仁杰特意辟出的一间静室内,面前摊满了从朔州带回的卷宗副本、物证图样——包括地宫兵工厂绘制的兵器图谱、姚崇德签署的批文附件、甚至是从突厥营地缴获的军械上拓印下来的铭文标记。
狄仁杰则继续研究那两枚令牌,试图从那些狰狞的图腾线条中,解读出更多信息。
他时而对照鲁衡留下的笔记,时而翻阅有关前朝典章制度的典籍,但收获甚微。
这图腾似乎是一种融合了多种蛮族信仰和神秘主义的独创符号,难以在现有典籍中找到直接对应。
第三日黄昏,张承翊带着满眼血丝,却精神亢奋地敲响了书房的门。
“狄公!有发现!”他声音沙哑,却透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他手中拿着一张临摹的图纸和一本厚厚的卷宗。
“讲!”狄仁杰放下手中的古籍,目光炯炯。
张承翊将那张临摹图纸铺在狄仁杰面前,上面画的是一个复杂的狼头兽徽,线条粗犷,充满肃杀之气。
“这是安北都护府下辖‘朔风营’的军旗图腾!此营是姚崇俭的嫡系部队,常年驻守最靠近突厥的边境隘口!”
接着,他又翻开那本卷宗,指着一页物资调拨记录的角落,那里盖着一个模糊的骑缝印鉴,印鉴的图案虽然小巧,但仔细分辨,赫然也是一只抽象的狼头,与军旗图腾风格一致。“这是姚崇俭签批军械文书时,偶尔会使用的私印图案!”
最后,张承翊拿出了最关键的证据——一张从红烛寺地宫兵工厂搜出的、绘制在羊皮上的特殊弩机设计图。
在这张图的右下角,绘制者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看似不经意的标记。
那个标记,并非狼头,而是一个更加简化、却与那玄铁令牌上“似兽非兽”图腾的核心特征——尤其是那双充满戾气的眼睛和獠牙的轮廓——有着惊人神似的符号!
“狄公,您看!”张承翊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依次点过军旗图腾、姚崇俭私印、以及弩机图上的神秘符号,“虽然形态有繁简之别,用途也不同,但您仔细看这兽瞳的表现手法,这獠牙的弯曲弧度,尤其是这种整体的凶戾神韵!它们与令牌上的图腾,分明是同源之水!”
狄仁杰俯身,目光如炬,在三者之间来回扫视。
起初,差异似乎明显,但经张承翊点破后,那种内在的、神韵上的关联性,变得越来越清晰。
那是一种超越了具体形态的、根植于同一种审美或信仰的核心特征——一种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充满攻击性与神秘感的野兽崇拜风格!
“尤其是这个弩机图上的符号,”张承翊强调道,“它出现在红烛寺这‘幽冥司’的巢穴里,却又与姚崇俭惯用的狼头标志神韵相通!这绝不是巧合!”
狄仁杰缓缓直起身,眼中闪烁着洞察一切的光芒。“你的推断没错。姚崇俭…他不仅仅是与‘幽冥司’合作,他很可能本身就是‘幽冥司’的核心成员,而且是等级不低的人物!”
他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暮色,思路越来越清晰:“安北副都护的位置,手握兵权,扼守要冲,正是‘幽冥司’实施其边患策略、倒卖军械、勾结外邦的关键节点。姚崇俭利用职权,为其胞兄姚崇德在朔州的活动提供庇护和通道, 他自己则负责军方这边的运作。那狼头标志,或许是他明面上的身份象征,而这令牌上的图腾,则是他在‘幽冥司’内部的信物或身份标识!”
“如此说来,”张承翊恨声道,“这厮不仅是末将的仇人,更是祸国殃民的大奸贼!”
“不错。”狄仁杰转过身,面色凝重,“而且,鲁老判断令牌可能出自前朝皇室。若姚崇俭果真与令牌图腾有如此深的关联,那他的身份,或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他可能并非简单的边将堕落,而是…本身就带有某种前朝遗族的背景,投身军旅,潜入朝廷,乃是‘幽冥司’长远布局的一部分!”
这个推断,让姚崇俭的形象变得更加阴森可怕。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婪的叛将,而是一个潜伏极深、身负特殊使命的阴谋家。
“我们必须尽快找到证据,将姚崇俭缉拿归案!”张承翊握紧了拳头,“只有撬开他的嘴,才能知道‘幽冥司’在军中的渗透到了何种地步,才能知道他们的全盘计划!”
狄仁杰点了点头,但语气谨慎:“姚崇俭身为边镇大将,位高权重,没有确凿铁证,不可轻动。而且,他在军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一旦走漏风声,恐生兵变。此事,需周密部署,更要等待合适的时机。”
他走到案前,再次拿起那枚“幽冥司·地”字令,指尖感受着那刺骨的冰凉。“姚崇俭之影,已然清晰。但笼罩在这影子之上的,是更加庞大的黑暗。这‘幽冥司’的根,究竟扎得有多深?”
答案,或许就藏在接下来的古籍考证之中。
狄仁杰的目光,不由得投向了孙敬之休养的房间方向。
(第53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