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顿好凝丹院的次日清晨,叶不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往丹鼎宗的“藏经阁”。他深知,若想长久以“炼丹师”的身份立足,光靠小鼎代劳远远不够——不仅容易暴露器灵的秘密,自己也会沦为“傀儡”,唯有真正掌握丹道知识,才能在宗门中站稳脚跟,甚至借助丹道资源加速自身修炼。
藏经阁位于主峰东侧,是一座九层的古朴塔楼,塔身刻满了防御符文,门口有金丹后期的修士值守。叶不凡出示客卿长老令牌后,顺利进入阁内。一层大厅摆放着数千个玉简架,按照“丹方”“丹道理论”“控火之术”“灵植辨识”等类别整齐划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灵气。
“这么多玉简!光看标题就头晕了。”小鼎的声音在脑海中响起,带着几分咋舌,“不过正好,你多学点丹道知识,以后我就能少费点劲,专心帮你找五行精金的线索了。”
叶不凡没理会小鼎的调侃,走到“丹道基础”区域,挑选了《丹经初解》《灵植药性大全》《控火三诀》三枚最基础的玉简,找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开始专心研读。
起初,他对丹道知识一窍不通,光是“灵植配伍禁忌”就记了半天——哪些灵植不能一起入药,哪些需要用特定温度的火焰烘烤,哪些必须搭配灵泉之水淬取,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丹药报废,甚至引发丹炉爆炸。但他没有放弃,一边在脑海中与小鼎探讨(美其名曰“请教”,实则让小鼎查漏补缺),一边用指尖凝聚灵气,模拟丹炉控火的手势。
小鼎虽精通炼丹实操,却对理论知识一知半解,偶尔还会记错药性——比如将“寒心草”的寒性说成热性,被叶不凡拿着《灵植药性大全》当场“打脸”。“你懂什么!当年主人炼丹,都是靠经验来的,哪用记这些死板的理论!”小鼎嘴硬心软,还是会在叶不凡模拟控火时,悄悄用五行灵气调整他的手势角度,让火焰操控更精准。
就这样,叶不凡在藏经阁一待就是一整天,直到闭阁钟声响起,才带着满满的收获返回凝丹院。回到院中,他立刻钻进炼丹室,按照《丹经初解》中的记载,尝试独立炼制一炉最基础的聚气丹。
他按照步骤,将聚气草、凝灵花等材料一一放入丹炉,运转灵气点燃炉火。起初,火焰忽大忽小,材料烘烤得不均匀,冒出焦糊的气息。“笨蛋!火焰要调成‘温玉火’,温度控制在三百六十度,先烤聚气草,再放凝灵花!”小鼎在脑海中急得跳脚,却强忍着没直接出手——它知道,叶不凡必须自己掌握这些技巧。
叶不凡深吸一口气,回忆着《控火三诀》中的要领,缓缓调整灵气输出,将火焰稳定成淡绿色的温玉火。随着材料渐渐融化,药香弥漫开来,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药汁融合,避开配伍禁忌,最后凝聚成丹。
“砰!”丹炉打开,十颗圆润的聚气丹滚落出来,虽只是中品,却没有一颗报废。叶不凡拿起一颗丹药,感受着其中的灵气,脸上露出笑容:“总算成功了!以后就算没有你,我也能炼出基础丹药了。”
“得意什么!不过是中品聚气丹,离极品还差得远呢!”小鼎嘴上不屑,语气中却带着几分欣慰,“不过你学得倒快,再练几日,说不定能独立炼制清心丹了。”
接下来的日子,叶不凡过上了“藏经阁+炼丹室”两点一线的生活。白天在藏经阁恶补丹道知识,从基础理论到高阶丹方,从灵植辨识到丹炉维护,甚至连“丹道典故”都翻了个遍——他知道,多了解一分,就能多一分掩人耳目的资本;晚上则在炼丹室实操练习,从聚气丹到清心丹,再到破障丹,品阶从下品逐步提升到上品,偶尔还能在小鼎的“暗中指导”下炼出一两颗极品。
半个月后,叶不凡再次前往万宝阁交付丹药。这次他没有让小鼎出手,而是亲自炼制了二十颗上品清心丹和十五颗上品破障丹。刘主事检查丹药时,眼中满是惊讶:“前辈的炼丹术竟又有精进!这些上品丹药的灵气纯度,比之前的极品也差不了多少了!”
叶不凡笑着点头,心中却暗自庆幸——幸好这段时间苦学丹道,否则只靠小鼎炼出的极品丹药,迟早会被人怀疑“进步过快”。如今他能独立炼制上品丹药,偶尔夹杂几颗小鼎炼的极品,既符合“炼丹师稳步提升”的逻辑,又能维持与万宝阁的合作,完美掩人耳目。
返回丹鼎宗的路上,叶不凡在脑海中对小鼎说道:“以后炼丹,我负责基础操作和上品丹药,极品丹药你再出手,这样既不会暴露,也能让我真正掌握丹道。”
“知道了知道了!”小鼎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不过你可得快点进步,等你能独立炼出极品固元丹,我就能专心帮你找五行精金的线索了。对了,今天在藏经阁,我好像看到一枚玉简提到‘五行精金藏于极寒之地’,明天我们再去查查!”
叶不凡心中一喜,加快了脚步。他知道,苦研丹道不仅是为了掩人耳目,更是为了积累足够的资本和知识,为日后寻找五行精金、修炼《五行淬灵诀》打下基础。而丹鼎宗藏经阁中的每一枚玉简,每一条线索,都可能成为他突破金丹期、解开更多秘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