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茜一瘸一拐地往娘家走,十几里的路,平时脚程快,一个时辰也就到了,可今儿腿上裹着草药,每走一步都跟踩在刀尖上似的,没走半程,额头上的汗就把粗布褂子浸得透湿,贴在背上,风一吹凉得刺骨。
路上偶尔遇见赶早去镇上的村民,看见她这模样,都忍不住问两句,宋茜只敢含糊着说“回娘家看看”,不敢提张仙凤逼她来要粮食的事——她怕被人笑话,更怕娘家知道了,又要替她操心。
走了快两个时辰,终于看见娘家村口的老槐树了。那棵槐树是她小时候常爬的,树干上还留着她刻的小记号,可此刻看见,宋茜心里没有半点暖意,反倒越来越慌——她知道娘的脾气,要是知道她来要粮食,肯定会急得睡不着觉,可家里要是真没有,娘又该多为难?
推开娘家那扇破旧的木门,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鸡窝的老母鸡在咯咯叫。宋茜喊了一声“娘”,就看见娘从屋里拄着拐杖走出来,头发又白了不少,背也更驼了,看见宋茜,眼睛一下子亮了,可再看见她肿着的腿和脸上没消的印子,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你咋来了?这腿咋了?脸又是咋回事?是不是张仙凤又打你了?”娘快步走过来,伸手想碰她的腿,又怕碰疼她,手在半空中停了半天,才轻轻落在她的胳膊上。
宋茜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哽咽着说:“娘,我没事,就是不小心摔了一下。我……我来是想跟你说,家里要还粮站的救济粮,五十斤玉米面,二十斤白面,要是没有,就得拿七块大洋,张仙凤让我来家里找找,看有没有粮食……”
话刚说完,娘的脸就白了,叹了口气,拉着宋茜往屋里走:“你坐,娘给你倒碗水。粮的事,你也知道,去年冬天咱家用的都是借邻居的,开春刚还上,仓里就剩点够咱娘俩吃半个月的玉米面,哪还有多余的给你拿回去?”
宋茜坐在炕沿上,看着屋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张破旧的桌子和两把椅子,心里更酸了,她就知道家里没有,可张仙凤根本不信,还逼她来要。
“那……那大洋呢?家里有没有凑得出的大洋?”宋茜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她知道娘手里肯定没多少积蓄,可除了娘家,她实在不知道该找谁了。
娘从枕头底下摸出个布包,打开来,里面只有三枚大洋,还有几枚铜板,娘把布包递到宋茜手里:“这是娘攒的,本来想给你攒着,让你偷偷留着应急的,现在就这三枚了,你先拿着,剩下的娘再去跟邻居问问,看能不能借到点,可你也知道,邻居家也不宽裕,不一定能借到。”
宋茜捏着那三枚大洋,冰凉的银元硌得手心疼,她赶紧把布包塞回娘手里:“娘,我不能要你的钱!你身体不好,还得吃药,这钱你留着自己用!我再想想别的办法,实在不行,我就跟张仙凤说,家里没有,让她再想办法。”
“你跟她说有啥用?”娘急了,又把布包塞给她,“张仙凤那性子,能饶得了你?你拿着,就算不够,也能顶一点,总比你回去挨打好。娘再去问问王婶,她跟咱关系好,说不定能借到一两枚。”
说完,娘就拄着拐杖往外走,宋茜想拦都没拦住。她坐在屋里,看着桌上那碗凉了的水,心里又酸又涩,娘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要为她的事奔波,可她却一点办法都没有,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别说保护娘了。
没一会儿,娘回来了,手里拿着两枚大洋,脸上带着点疲惫,却笑着说:“借着了,王婶借了两枚,说不用急着还,等咱宽裕了再说。现在一共五枚,还差两枚,你先拿着回去,娘再慢慢给你凑。”
宋茜接过那五枚大洋,眼泪掉得更凶了,哽咽着说:“娘,谢谢你,等我以后有钱了,一定把钱都还上,还好好孝敬你。”
“傻闺女,跟娘说啥谢。”娘擦了擦她的眼泪,“你在陈家好好的,别总受气,要是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回娘家来,娘就算砸锅卖铁,也能养着你。”
宋茜点了点头,不敢再久留——她怕回去晚了,张仙凤又要找事。她跟娘告了别,把五枚大洋小心翼翼地揣在怀里,又揣了娘塞给她的两个窝头,才转身往陈家走。
娘送她到门口,一直看着她走远,才慢慢转身回去。宋茜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眼,看见娘还站在门口,心里一阵难受,赶紧转过头,咬着牙往前走。
往回走的时候,太阳更毒了,腿上的伤口也越来越疼,宋茜走得很慢,走几步就歇一会儿,怀里的大洋被体温焐得发烫,她时不时摸一下,生怕丢了——这可是娘和邻居凑的血汗钱,要是丢了,她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走到半路,经过一片树林的时候,宋茜实在走不动了,就靠在一棵大树下歇脚,拿出怀里的窝头,慢慢啃着。刚啃了两口,就听见树林里传来一阵脚步声,宋茜心里一慌,赶紧把窝头藏起来,又摸了摸怀里的大洋——她怕遇到坏人,把钱抢走了。
脚步声越来越近,宋茜抬头一看,居然是大壮。大壮手里拎着个药筐,里面装着不少草药,看见宋茜,也愣了一下,然后走了过来,皱着眉说:“你咋在这儿?你的腿……咋肿成这样了?”
宋茜赶紧低下头,小声说:“我没事,就是回娘家了,路过这儿歇会儿。”
大壮看着她,没再问腿的事,反而叹了口气:“我知道,你是被张婶逼来的吧?早上我在村口,听见粮站的王同志说,要找陈家要救济粮,还说要七块大洋。”
宋茜愣了一下,抬起头看着他:“你……你听见了?”
“嗯,我去镇上给我爹抓药,刚好碰见王同志从陈家出来,嘴里还念叨着这事。”大壮蹲下来,从药筐里拿出一把草药,递给宋茜,“这是我刚挖的蒲公英,跟你腿上敷的不一样,这个消肿更快,你拿着,回去换了吧。”
宋茜看着他递过来的草药,又看了看他,小声说:“谢谢你,我……我不能要你的草药,上次退婚的事,已经够麻烦你们家了。”
“跟我客气啥。”大壮把草药塞到她手里,“退婚是两家人的事,跟你没关系,你在陈家也不容易,我看你天天干活,还总挨张婶的骂,也挺可怜的。对了,你凑够大洋了吗?要是没凑够,我这里还有两枚,你先拿着用。”
说着,大壮从怀里摸出两枚大洋,递到宋茜面前。那两枚大洋跟宋茜怀里的一样,磨得有点亮,一看就是经常揣在身上的。
宋茜赶紧摆手:“不行,我不能要你的钱!你爹还躺在床上要看病,正是需要钱的时候,我怎么能拿你的钱?”
“我爹的药,我已经抓完了,剩下这两枚,也没啥用,你先拿着。”大壮把大洋塞到她手里,“你要是不拿着,回去张婶肯定又要打你、罚你,你都已经受了这么多委屈了,别再受罚了。”
宋茜捏着那两枚大洋,又看了看手里的草药,眼泪一下子就掉了——她没想到,会帮她的,居然是大壮。上次退婚,秀英把话说得那么绝,张仙凤也把刘婶和大壮骂得那么狠,可大壮不仅不记恨,还愿意帮她。
“可是……可是这钱,我以后咋还你啊?”宋茜哽咽着说。
“不用急着还,等你以后宽裕了再说,要是一直不宽裕,就算了。”大壮笑了笑,“我还要去山上挖点草药,你要是歇够了,就赶紧回去吧,别让张婶等急了,又找你麻烦。”
说完,大壮拎着药筐,转身往树林深处走了。宋茜看着他的背影,又看了看手里的两枚大洋和草药,心里又暖又酸——在这个没人疼、没人管的日子里,这一点小小的帮助,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她的委屈。
歇了会儿,宋茜站起来,把草药放进怀里,又摸了摸怀里的七枚大洋,心里踏实了不少。她咬着牙,加快了脚步往陈家走——现在凑够了大洋,回去应该不会再挨骂受罚了吧?
可她转念一想,张仙凤那么看重钱,要是知道这大洋里,有两枚是大壮给的,会不会又要找事?宋茜心里又慌了起来,只能在心里琢磨着,回去之后,千万不能说大洋是大壮给的,就说都是娘家借的。
太阳慢慢西斜,宋茜终于走到了陈家门口。她深吸了一口气,推开木门,看见张仙凤正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脸色黑得跟锅底似的,看见她回来,眼睛一下子就瞪了起来:“你咋才回来?是不是又在娘家偷懒了?粮食呢?大洋呢?”
宋茜赶紧走过去,从怀里摸出七枚大洋,递到张仙凤面前:“娘,大洋凑够了,一共七块,你拿着,明天给粮站的王同志吧。粮食家里没有,只能拿大洋抵了。”
张仙凤看见大洋,眼睛一下子亮了,赶紧接过去,数了一遍,确认是七块,脸上的怒气一下子消了不少,可还是皱着眉问:“这么快就凑够了?你娘家这么有钱?之前咋不说?”
宋茜心里一慌,赶紧说:“不是娘家有钱,是娘跟邻居借了不少,凑了好久才凑够的,娘说,让我以后慢慢还。”
张仙凤点了点头,没再追问,把大洋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又看了看宋茜的腿:“你腿上的草药,咋换了?之前不是这个样子的。”
宋茜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说:“是……是娘家邻居给的,说这个消肿更快,让我换着敷。”
张仙凤瞥了她一眼,没再问,挥了挥手说:“行了,凑够大洋就行,你赶紧去灶房做饭,我和秀英都饿了,今天要吃你早上蒸的鸡蛋羹,再炒个青菜。”
“哎,我这就去。”宋茜松了口气,赶紧转身往灶房走。她以为,凑够了大洋,这事就算过去了,可她不知道,张仙凤早就起了疑心,只是没当场拆穿她,等着以后找机会问清楚。
走进灶房,宋茜拿起锅里的温水,开始洗菜。手里的水还是凉的,可她心里却暖了不少,至少今天不用挨骂受罚了,还能吃上一顿饱饭。她摸了摸怀里的蒲公英,心里想着,明天一定要好好敷上,让腿快点好起来,这样干活也能轻松点。
可她没注意到,张仙凤站在灶房门口,看着她的背影,眼神里满是算计,她才不信宋茜娘家能这么快凑够七块大洋,这里面肯定有问题,等明天把粮站的事解决了,她一定要好好问问,看看宋茜是不是藏了私房钱,或者跟别人借了钱,没跟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