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小乙赶紧把弹簧和枪管收好:“原来这么多门道!我还以为是火帽装反了,拆了好几次都没弄对……”于是赶紧记:“铜弹仓!油纸!弹簧撞针!燧石!先生,那枪管呢?我钻的时候总钻歪,废了三根铁管,是不是有啥技巧?”
“枪管得用熟铁锻打,锻打得越厚越结实,别用生铁,生铁脆,一炸就裂。钻的时候,得把铁管固定住,用细钻慢慢钻,钻一点退一点,把铁屑弄出来,别钻太快,太快容易歪。钻完之后,还得用细砂纸磨内壁,把内壁磨光滑,膛线你们也可以研究一下,那个会增加子弹的威力!” 李易说,“火药也别装太多,装到弹仓一半就行,装多了枪管会炸,危险得很,装少了没劲儿,打不远。”
墨小乙吓得一哆嗦:“上次我装了快满了,还好没炸!以后一定装一半!”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墨小四,这会儿举着个歪扭的游标卡尺过来,卡尺的刻度刻得歪歪扭扭,主尺和副尺对不上:“仙人,您这卡尺量得真准,几分之几指节都能算出来,我仿的这个,量个木头都差半指,刻度咋刻的?我是不是刻反了?”
李易拿过卡尺,笑着说:“你还真刻反了!主尺的刻度得粗一点,每格刻一厘米,副尺的刻度得细一点,副尺的长度等于主尺九格的长度,这样副尺每一格就比主尺每一格短零点一厘米。量的时候,先读主尺上的整数,比如主尺读到三厘米,再看副尺上哪一格跟主尺上的刻度对齐,对齐的格数乘零点一,再加上主尺的整数,就是准数。”
他拿着卡尺,量了一下身边的小木块:“你看,这个木块,主尺读到二厘米,副尺第五格跟主尺对齐,就是二加零点五,等于二点五厘米,你量量看。”
墨小四赶紧接过卡尺,照着量了一下,果然是二点五厘米,兴奋地喊:“对!对!就是二点五厘米!主副尺比例!九格对十格!懂了懂了!”
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问题跟连珠炮似的,一个接一个炸过来,没停过。
石老三问:“仙人,水车能不能改大点儿,带磨盘磨面?现在磨面得用人力,太累了。”
李易答:“能啊!轴够粗,齿轮够结实就行。把水车的轴加长,装个大齿轮,再跟磨盘的小齿轮咬合,水车转的时候,带动磨盘转,就能磨面了,还能磨豆子,比人力快多了。”
木讷子问:“锻锤能不能砸更硬的铁?比如铁矿石,想把铁矿石砸碎了再烧。”
李易说:“换个重点的锤头,再给架杆加层铁箍,加固一下,就能砸了。锤头用铸铁做,比木头锤头重,砸起来更有力气,铁箍能防止架杆裂开。”
墨小乙问:“燧发枪能不能打更远?现在只能打一百五十步,要是能打三百步就好了。”
李易笑:“现在的火药还是差了点,而且只能装一次打一次,先把这个做好,以后再弄能打更远的,还能弄连发的,一步一步来,别急。”
墨小四问:“卡尺能不能量圆的直径?比如量铁球的直径,总不能用尺子围着量吧。”
李易教他:“用卡尺的两个尖卡住圆,把卡尺放平,读刻度就行,不管是圆的还是方的,都能量,只要能卡住。”
还有弟子问 “高炉能不能多烧点铁”,李易答 “加大炉身,多开几个进料口就行”;问 “风箱能不能改大点儿,多吹风”,李易说 “加大风箱的腔,用更粗的拉杆,两个人拉,风就大了”。
太阳慢慢斜到西山,把石塔的影子拉得老长,弟子们的问题才终于歇了些。李易看着双眼冒着精光的墨家门人,心里十分开心:还得是这帮墨家门人会钻研,科技的种子就先得在他们这些人心里埋下去。不过只有这些人还是太少了,不知道能不能把墨家巨子搞定,那全天下的墨家不就收入麾下了!
“李先生,您这一讲,我们好多天的疑惑都解了!”石老三拱手,语气诚恳,“要是没有您,我们还在瞎琢磨,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
李易拍了拍手上的灰,站起来:“无妨,对了,你们这里的东西可以随便拆,不用担心损坏,你们把这些玩意儿研究好了,以后种田能多收粮,炼铁能多造工具,天下百姓得到便利,大家自然会念着你们墨家的好的。
这时,一个花白头发的汉子走了过来,穿着深色的短褐,比其他弟子的衣裳更整齐,手里拿着个墨斗,眼神沉稳。弟子们一看见他,立马都站了起来,恭敬地喊:“墨老七!”
李易知道,这就是本地墨家的负责人了,也站起身,直截了当:“墨老七,我开门见山,你能不能把你们墨家的巨子找来?我想跟他谈谈。你也瞧见了,水车、锻锤、高炉、燧发枪,哪样不是能让墨家做大做强,再创辉煌?能让你们弟子不用再东躲西藏,当什么游侠,说的好听点是游侠,说难听就是一群土匪强盗!
能让天下更多人用上更好的东西,改善日子。况且我还有一大堆飞天遁地的机关术没拿出来呢,他就不心动?”
墨老七拱了拱手,眼神里带着点犹豫:“先生,不是我们不愿说,只是巨子行踪不定,我们这些底下的人,也很难联系上他。不过,城里的铁匠铺有个老白,是我们墨家的人,他知道怎么联系巨子,只有他能找到巨子的行踪。”
他说着,从怀里摸出一卷竹简,又拿出一支墨笔,在竹简上飞快地写了几行字,字迹工整,写的是让老白协助李易的话。写完之后,他又从怀里摸出一个铜符,铜符不大,上面刻着个 “矩” 字,边缘打磨得很光滑,一看就是用了很久的。
“仙人,您拿着这封信和这个铜符,去城里最东边的那家铁匠铺找老白,他见了这个铜符,就知道您是自己人,会带您去找巨子。” 墨老七把竹简和铜符递给李易,“巨子向来重视能造福百姓的技艺,仙人您的这些东西,巨子肯定会感兴趣的。”
李易接过铜符,掂量了一下,沉甸甸的,铜符上的 “矩” 字刻得很规整,是墨家的记号没错。他把竹简和铜符揣进怀里,笑着说:“行,谢了。等我说服你们巨子,保准让墨家风光起来,让你们这些好手艺,能传遍天下,造福苍生才是真真正正兼爱非攻不是吗?”
墨老七又拱了拱手:“那就拜托先生了。”
李易转身要走,身后的石老三突然喊了一声:“先生!等会儿!” 他跑回塔里,很快又跑出来,手里拿着一块烤土豆,还冒着点热气:“先生,路上吃,这是我早上烤的,香得很!下次您来,我们还有问题问您,您可别忘了来啊!
最好带点好酒,我们跟您请教,也得请您喝两杯!”
李易接过土豆,热乎乎的,暖到了手里。他笑着挥挥手:“行!下次来给你们带好酒,保证管够!不过不能误事哈!你们也赶紧回去琢磨这些东西,别光问不做,不过你们现在当务之急还是先造枪和手雷,保证产量,做的时候有问题,下次再问我!”
李易一边走,一边啃着烤土豆,香喷喷的,心里盘算着:明天一早就去城里找老白,早点见到巨子,把这些技术铺开,墨家有手艺,有弟子,我有技术,做大做强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