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周的时日,文莺与魏冉已然离开了权州地界,向西入了衡州,进入河西三州的地界。
以兰亭江中游为界,来划分河东与河西。河西三州的地貌完全不同于河东四州。
天曌正处于这片大陆的最南端,北靠紫檀山脉,南临大海。
共划分七州,河东四州便是权州、玑州、璇州、枢州。地貌以平原为主,地势较低,河道纵横,土地肥沃,人杰地灵。
故此,河东亦是天曌人口最密集,农业、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是朝廷税赋、仕子的主要来源地。
而河西三州便是衡州、阳州、光州。其中衡、阳二州地势较高,丘陵,山地不少,车马不甚便利。以矿产、木材、贸易为主。主要依靠水路来运输。
而光州,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半农半牧,接壤外族的乌都斯草原,是朝廷唯一的产马之地。
故此,河西三州相对来说经济较为落后,人口相对稀薄。但民风彪悍,是武人辈出之地。亦有河东出相,河西出将之说。
从衡州起,无论气候还是建筑都开始变化,建筑上没有河东四州以白、青二色为主,那么精致,素雅。
而是逐渐变得粗犷,大气,以黄、红二色为主。
衡州由于地势凹凸不平,楼阁房屋等建筑并不像河东那么拥挤、高耸地聚在一堆。而是错落有致地坐落在各种高度的坡上,像梯田般坐落在各个错层处,房屋虽然低矮,却很宽广。
二人此时,也终于风尘仆仆地到达了衡州的治所:玉衡城。
玉衡城便是类似“梯田式”布局,城墙并不算最高的建筑,最高之处是知府衙门,玉衡的知府衙门便在“梯田”的最高处。
二人也是头一次来到玉衡城,惊讶玉衡城阶梯式的建筑风格,不由得想游览一番再行赶路。
玉衡城的主街并不像都城那么宽广平坦,自城门开始一直通往知府衙门,呈上坡状越来越高。故此知府衙门显得异常高耸,威严。
街上来往商人络绎不绝,这点并不弱于都城太多。且可以见到一些异国商人。比如南海那边的青璃国商人,还有少数乌都斯的走私商人,更有东方的云麓商人。
这是由于玉衡城不但是连接东西的枢纽,虽然陆路不好走,但水路发达。且在军事上,无论西疆还是东疆的战乱,自太祖建朝时就从未波及到这里,故此,此城是整个天曌最安逸最安全的城池。
此处是东西货物的一个重要交换之处。从这里,可以买到河西四州精美的丝绸、陶器,布匹,各种日用品,茶叶,食盐、佐料等。亦可以买到河西三州的各种香料,牲畜,皮毛,马匹,各种宝石玉器等。
不光如此,就是周边异国的特产也能在此地买到,可以说是商人、各类小贩、车马船夫的乐园。
故此,玉衡城虽属河西三州,但其经济实力在河西三州中处于领先。同样,衡州的山水亦是雄伟壮观,红枫树漫山遍野,尤其是秋天,可以说是红装素裹,秋高气爽。这也是此地有众多致仕官员与名士文流颇爱隐居之地。
二人不由得停下旅程,品尝了玉衡城独有的羊肉汤与扯面,随后狠狠地在客栈休息了三天,这才觉得从天枢城兵败到奔走天权的这么多日子里,体力和精神才算恢复。
又过了一日,二人找了城中一处僻静之处切磋武艺。
二人只是在日常的练习拳脚,文莺虽是少年,却也是将门虎子,军中好手,只见拳脚生风,一招一式打得稳健扎实。
而魏冉更是较轻松地招架着文莺的拳脚,可见魏冉武艺的成熟与老练,不然亦不会被文天枢称为“亲卫第一人”,又把自己的独子托付于他。就是随便放在哪一部军中,也是上乘高手。
二人打了半个时辰的拳脚,满身臭汗,却是神清气爽。
在回客栈的路上,一个街边的面摊儿里,看到一个行脚商人在绘声绘色地述说着西疆的见闻,旁边围了五个百姓正聚精会神地听着。
二人连忙走了过去,一听,大概讲的是西疆最高的军事统帅公孙大将军正发布全面动员,西边的乌都斯人蠢蠢欲动,貌似有入侵西疆的可能。
两人一惊,相视一眼,文莺首先道:“兄长,这东疆刚被幽人攻破,西疆如果再被乌人入侵,这,天曌。。。天曌的国运。。。。。。?”
魏冉皱皱眉头:“真是多事之秋,阿莺,我觉得如果乌都斯人真的入侵西疆,这回很可能是幽人和乌人达成了某种合作,狼狈为奸。”
文莺点点头:“兄长说的是,幽人此番图谋不小,不以掠夺为主,却占领了枢州城,很可能两族要合伙瓜分我天曌!”
魏冉叹了口气:“若真是如此,唉。。。国事艰难!东边,我等暂时回不去了。”
文莺道:“如今看来,我等只能先去西疆,磨炼自身,等朝堂清净,时机成熟,我等再回东疆杀幽狗,为枢州百姓、父亲、将士们报仇了。”
魏冉也赞成道:“只能如此,事不宜迟,咱接着赶路吧,到了光州,一切便会知晓。”
二人说罢也无心留恋玉衡城的特色,在补充了充足的淡水和食物后便整装离开玉衡城,继续踏上了西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