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婶想拦,可白翠兰态度坚决,只好扶着她慢慢走出病房。刚到医院门口,就碰到了下午来勘查的警察,警察看到她要出院,赶紧问:“你伤还没好,怎么要走?”
“我回家找个人,很快就回来。” 白翠兰含糊地应着,脚步没停 ... 她现在满脑子都是何大清,根本没心思跟警察多聊。
晚上的风带着凉意,吹在脸上的伤口上,疼得她倒吸一口凉气。她走得很慢,脸上的纱布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目光,可她顾不上这些,只盼着能快点到家,看到何大清的身影。
终于到了 “仁义巷”,远远就看到自家的门虚掩着,没关严。白翠兰心里一紧,加快脚步走过去,推开门的瞬间,一股杂乱的气息扑面而来 ... 屋里的柜子门敞开着,衣服扔了一地,床板被掀开,连墙角的砖缝都露着泥土,显然是被人翻了个底朝天。
“大清?大清你在吗?” 白翠兰喊了两声,屋里静得只剩下她自己的回声。她的心一点点往下沉,一个可怕的念头冒了出来:何大清不会跑路了吧?
她跌跌撞撞地走到衣柜旁,蹲下身,伸手抠开最底层的砖缝 ... 那是她和何大清藏钱的地方,平时谁都不知道。手指触到布包的瞬间,她松了口气,可一摸里面的厚度,心又瞬间凉了半截。她颤抖着把布包拿出来,打开一看,里面只有零散的几张纸币和一堆硬币,她一张一张地数,一遍又一遍,最终确认只有 327 块 2 毛。
“何大清!你个杀千刀的!” 白翠兰再也忍不住,把布包狠狠摔在地上,纸币和硬币散了一地,“你竟然卷钱跑了!我和孩子都这样了,你还狠心骗我!” 她的声音嘶哑,带着哭腔,在空荡荡的屋里回荡,格外凄厉。这些钱是她和何大清攒了好几年的积蓄,是她和孩子以后的依靠,现在只剩下这么点,何大清竟然真的不管她们娘仨了!
她瘫坐在地上,眼泪顺着脸颊往下流,落在纱布上,浸湿了一片。过了好一会儿,她才缓过劲来,扶着桌子慢慢站起来,准备去收拾地上的钱。就在这时,她看到桌子上放着一张折叠的纸条,上面压着一个搪瓷碗 ... 是何大清平时用的碗。
白翠兰颤抖着拿起纸条,展开一看,上面是何大清歪歪扭扭的字迹:“翠兰,我回四九城了,工作和房子都卖了,留了点钱给你,你好好照顾孩子,以后各自安好。”
短短几句话,像一把刀,狠狠扎在白翠兰的心上。她看着纸条,突然想起自己脸上的伤 ... 纱布下的脸被划了十多刀,以后肯定会留疤,变得人不人鬼不鬼,何大清怕是早就嫌弃她了,现在她毁容了,孩子也残疾了,他自然是要跑的,免得被她们娘仨拖累。
“各自安好?何大清你做梦!” 白翠兰把纸条撕得粉碎,扔在地上,又想起刚才看到的乱象,突然反应过来,“房子…… 你竟然连房子都卖了!” 她之前没注意,现在才发现,屋里的家具少了不少,连何大清平时用的行李箱都不见了,显然是早就打包好了。
她冲到门口,对着巷子里大喊:“何大清!你个没良心的!你卖了我的房子,卷了我的钱,我跟你没完!” 喊到最后,她的声音越来越小,只剩下呜咽 ... 房子没了,钱没了,她毁容了,孩子残疾了,她现在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巷子里的街坊听到动静,纷纷探出头来看,看到白翠兰这副模样,都露出同情的神色,却没人敢上前 ... 谁都知道她现在的处境,怕惹上麻烦。白翠兰看着街坊们的眼神,心里又羞又恨,转身跑回屋里,关紧房门,靠在门后缓缓滑坐在地上,放声大哭起来。
她不知道自己哭了多久,直到嗓子发不出声音,才慢慢停下来。屋里一片狼藉,地上的钱还散着,桌子上的纸条碎片还在,这些都提醒着她,她被何大清彻底抛弃了。她抬起手,摸了摸脸上的纱布,又想起病床上的两个儿子,心里充满了绝望 ... 以后的日子,她该怎么过?
下午四点多,四九城四合院的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在何雨柱的床上。他翻了个身,缓缓睁开眼,脑袋还有点昏沉 ... 从.羊城出差回来一路颠簸,加上前几天在外地跑业务的紧绷,这一觉睡得格外沉,竟直接睡了大半天。
他伸了个懒腰,坐起身揉了揉眼睛,刚想下床倒水,突然想起系统空间里的庄稼。心念一动,意识瞬间进入空间,眼前的景象让他呼吸一滞:10 万亩空间内,三万块田地打理得整整齐齐,稻子、小麦、玉米各占一万亩,金灿灿的稻穗、黄透的麦秆、饱满的玉米棒连成无边的金色海洋,风一吹便卷起 “沙沙” 的声响,空气中满是粮食的清香。
何雨柱快步走到田埂边,系统提示弹出:“种植区作物均已成熟,稻子 1 万亩、小麦 1 万亩、玉米 1 万亩,可进行预年收成。预计产量:稻子约 2000 吨、小麦约 2300 吨、玉米约 2500 吨。”
近 6800 吨粮食!何雨柱又惊又喜,当即集中意念对着庄稼挥动右手。无形的 “收割线” 飞速掠过田野,稻穗脱粒去壳成圆润大米,小麦分离出干净麦粒,玉米剥去外皮露出金黄颗粒。半个时辰后,空间角落堆起三座 “粮食山”:2000 吨大米装在防潮布袋里,共 4 万袋(每袋 50 斤);2300 吨小麦用黄麻袋装着,4.6 万袋堆得齐腰高;2500 吨玉米装在透气竹筐里,5 万筐层层叠放,格外扎实。
他蹲下身倒出几粒大米,米粒泛着自然的米白色光泽,品质远超市面上凭票供应的一等粳米。随后,他用意念在空间西侧开辟出恒温防潮的储物区,将大米、小麦、玉米分类码放整齐,还在储物区门口设了 “取货角”... 每次只从这儿拿少量粮食,避免触碰 “大库存” 暴露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