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枕感受着胸膛上传来的压力和那撩人的触感,喉结滚动了一下,强自镇定地笑道:
“姐姐,人家是涂山氏国宗室之女,我不过就是六国一个小小的邑尹,我能对她有什么想法。”
“我要是真敢对她有什么想法,涂山氏国还不得认为我是在羞辱其宗室尊严,还不得跟六国开战。”
“哦?”妲己尾音上扬,“是吗?”
她微微俯身:“本宫不仅是有苏国宗室之女,还是前商王后,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的祸国妖妃。”
“你这贱民,当初对我有想法的时候......可是连个邑尹都不是。”
“那时的你,还只是个连贱民都不如的野人。”
“......”李枕顿时一阵语塞,被她噎得说不出话来。
妲己见他这副模样,红唇勾出一抹妩媚的笑容。
她不再追问,而是低下头,伸出纤长的手指,缓缓解开了胸前那件轻薄肚兜系在颈后的细绳。
随着绳结松开,那抹鲜红的布料微微一松。
她指尖轻轻一挑,便将那还带着她体温和体香的肚兜,如同一片轻盈的羽毛般,缓缓丢了下来。
不偏不倚,正好覆盖在了李枕的脸上,遮住了他的视线。
瞬间,李枕的眼前被一片柔软的黑暗和浓郁得化不开的媚香所笼罩,其他感官却在刹那间变得无比敏锐。
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骤然加速的心跳,以及妲己那带着无尽诱惑的轻笑声,仿佛近在耳畔。
李枕正要伸手去拿开那覆盖在脸上,带着诱人香气和体温的肚兜。
就听到妲己那柔媚入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响起:
“不许拿开......”
李枕的手微微一滞,犹豫了片刻,缓缓放了下来。
视线被剥夺,其他感官便如同挣脱了束缚。
忽然,李枕猛地深吸了一口气,那浓郁的,独属于妲己的媚香仿佛带着某种魔力,直冲脑海,让他浑身的血液都似乎加快了流淌。
紧接着,他感到自己的灵魂,轻飘飘地离体而去,飞向了云端......
......
接下来的几日,李枕与孟涂、涂山袂详细商议了铜钱推广的具体细节。
包括两人首次兑换的数量,在各自领地内设立兑换点,以及如何引导庶民逐渐接受并使用铜钱。
同时,李枕也以每头成年祭祀用牛作价5000文铜钱的价格,向涂山袂订购了15头祭祀用牛,1500文的价格购买15头成年母牛,约定后续交付。
祭祀用牛都是壮牛,且都是纯色公牛,价格自然要比普通成年耕牛的价格高出数倍。
当然,李枕买这些祭祀用牛可不是拿来祭祀的。
而是拿来当耕牛用的同时,以这些壮牛作为种牛,开展后续的养牛。
送走了孟涂与涂山袂后,李枕便开始着手处理封邑内眼下最紧迫的事务。
接收庶民缴纳的贡赋,并进行相应的“回赐”。
这其中,关于盐的回赐标准让他有些拿不准。
这日午后,李枕在自家小院里,一边看着桑翁送来的简牍,一边向慵懒地躺在藤椅里晒太阳的妲己请教:
“老婆,这贡赋之事,公田产出尽数归我,这个我是知晓的。”
“庶民私田所获则归其自身,以此激励他们耕种完公田后再尽力经营私田。”
“只是......这回赐,尤其是盐,该按什么标准来?”
“你好歹是贵族出身,对这些东西,应该不陌生吧。”
商朝庶民的贡赋依托井田制推行,核心是‘助法’,也就是劳役地租。
商朝的井田制,属于井田制的雏形期,周朝则是井田制的成熟期。
目前六国施行的,还是基于商朝的井田制。
将 630 亩土地按 “井” 字分为 9 区。
每区 70 亩,中间 1 区为公田,周围 8 区为私田,分配给 8 户庶民耕种。
庶民需优先无偿耕种公田,公田收获物全部归领主所有,私田收获物归自己支配。
听起来似乎也挺不错,庶民好像只要出劳力,不需要交税。
可关键在于,中间的那块公田,领主只出土地,然后等着庶民把粮食收了交上来就可以了。
其他包括种子在内的所有,全都得这8户庶民出。
且无论是耕种还是后期的什么除草维护,庶民都得以公田为先,忙完了公田才能忙自家的私田。
同时,农闲的时候还要无偿去给领主家干活,比如酿酒、割草之类的,全都包括在内。
相当于是,只要领主有事,你就得无偿去给干活。
李枕知道商朝的井田制,但具体像回赐这种连后世考古记载都有限,他自然也就不是很清楚了。
妲己眯着那双媚眼眼,享受着暖阳,闻言懒洋洋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漫不经心:
“我的邑尹大人,哪有什么标准,您是贵族,庶民向你缴纳贡赋,是天经地义。”
“您肯回赐他们,尤其是盐,于他们而言已是大幸。”
“回赐多少,还不是看您心情。”
她微微侧头,瞥了李枕一眼:“您心情好了,就多赐他们一些,您心情不好,那就少赐他们一些。”
“你若想施恩,偶尔在重大祭祀或庆典后,将一些用剩的盐碎赏赐下去,他们便已感恩戴德。”
“庶民以私田产出缴纳贡赋之时,若是以百斤粟米计,往往庶民缴纳百斤粟米,贵族回赐的盐至多不过一斤。”
“大多数贵族回赐的盐可能只有半斤,至于回赐多少,完全看你的心情,没有什么特定的标准。”
“我知你心善,你若是想要个标准,那就按照百斤粟米回赐一斤盐的标准来回赐好了。”
这个时代,庶民获取盐的渠道,无非以下几种。
靠重大祭祀庆典,用剩下的盐赏赐下去。
靠给领主干活,领主高兴了,赏赐点。
再不然,就是这种用私田产出、手工制品、猎取的兽皮什么的。
以缴纳贡赋的名目,变相的跟领主交换。
但具体能交换多少,完全看领主心情,所以严格来说也算不上是交易。
又或者,去跟其他有盐的庶民交换。
那种交换可能公平一点,正常来说,一百斤粟米能换1-2斤。
可那种不稳定,那种属于产盐地区的庶民走私来的,量也少。
李枕听完,沉默了片刻。
一百斤粟米,放在这个时代,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三四口之家,一个月的口粮了。
只回赐半斤盐,看似自己赚了,可百姓吃不饱饭,没有足够的盐,哪里来的力气干活。
再加上心里对领主的怨念,干活的时候自然也会很敷衍。
当然,也不能给多了。
给多了免不了会让一些人认为你这个领主过于好说话,到时候更不会卖力干活,反正你好说话。
百斤粟米换一斤盐,按照大多数贵族的最高标准来,也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