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蜃楼”中心内部的光线幽蓝而柔和,避免了任何可能干扰注意力集中 的刺激。巨大的主屏幕上,正分屏显示着多个国家元首、军方领袖在不同场合演讲的高清影像。然而,与往常不同的是,屏幕前坐着的不再是语言学家或情报分析员,而是算法工程师和心理学专家。
项目负责人,年轻的认知科学博士文静(同事们私下称她“海妖之母”),正向来此观察的李战将军进行最后的演练前简报。
“将军,‘海妖’系统已经完成了最后的多轮对抗性训练。”文静的声音平静,却带着技术专家特有的自信,“它不仅能完美模仿目标的容貌、声音、微表情和言语节奏,更能深度学习其思维方式、用词习惯、甚至潜意识里的小动作,从而生成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被识别的‘伪影’。”
她切换屏幕,展示了一段对比视频。左侧是某国元首昨日发表的真实电视讲话,右侧则是“海妖”生成的版本。在两个版本中,该元首都在谈论经济政策,但用词和细微语气有着不易察觉的差异,导向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分析师,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分辨真伪。”文静指向右侧视频,“更重要的是,‘海妖’具备情境生成能力。它可以根据需要,将目标‘放置’在任何我们设定的场景中——比如,一间从未公开过的私人书房,或者一个战地指挥部——并确保光影、背景噪音等细节完美无瑕。”
李战将军凝视着屏幕,眉头微蹙:“它的应用边界在哪里?我不希望看到它被用于制造不可控的混乱。”
“这就是本次演练的目的,将军。”文静解释道,“我们设定的演练想定是:在‘热战’爆发前临界状态,对‘阿尔法国’(模拟敌国)实施认知域突击,目标是延缓其战略决策速度,激化其内部矛盾,并为其军事行动制造道义困境。所有生成内容,均需经过伦理委员会和战略评估小组的联合审核。”
演练开始:代号“镜像风暴”
第一波次:动摇基石(演练开始后第1小时)
行动: “海妖”生成了一段“阿尔法国”国防部长与情妇在奢华别墅中密会的视频,视频“无意中”录到了该部长抱怨总统鲁莽开战决策的对话。视频通过加密渠道,“意外”泄露给该国最大的反对党新闻网站。
效果模拟: 一石激起千层浪。该国舆论大哗,反对党趁机发难,要求国防部长下台并调查总统的决策过程。政府公信力遭受重创,军事动员效率下降。
第二波次:误导决策(演练开始后第3小时)
行动: “海妖”生成了一段该国前线总司令与高级参谋部的“秘密会议录音”。录音中,“总司令”用疲惫而悲观的语气,详细分析了战局不利,并暗示“唯有通过某条秘密渠道与对方和谈,才能避免全军覆没”。这段录音被精准投送到该国总统府和安全委员会成员的私人终端。
效果模拟: 最高决策层陷入猜疑与混乱。总统紧急召见总司令对质,前线指挥官的忠诚度受到严重质疑,关键的增兵命令被延迟下达。军队指挥系统出现裂痕。
第三波次:瓦解意志(演练开始后第6小时)
行动: 在“阿尔法国”士兵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上,开始流传一段由“阵亡士兵家属”发布的哭诉视频。视频中,“家属”声泪俱下,控诉政府隐瞒惨重伤亡,并展示了由“海妖”生成的、极其逼真的“阵亡士兵遗体”照片和“遗书”。同时,多个民间频道开始播放“后方城市遇袭,平民流离失所”的伪造新闻片段。
效果模拟: 前线部队士气急剧低落,逃兵数量增加。后方民众反战情绪高涨,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社会秩序濒临崩溃。
演练结束与评估:
持续24小时的“镜像风暴”演练结束。“阿尔法国”的模拟政治、军事、社会系统在“海妖”发起的全方位认知攻击下,显示出严重的脆弱性。评估报告指出:其战略决策周期延长了300%,内部凝聚力下降约50%,军事行动能力受到显着制约。
然而,指挥中心内并没有庆祝的气氛。每一位参与者都面色凝重。
一位资深的情报分析官喃喃道:“我们……我们正在摧毁‘真相’这个概念本身。以后,我们还能相信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吗?”
文静博士沉默片刻,回应道:“技术本身没有善恶。‘海妖’可以成为制造混乱的武器,同样也可以用于生成反制虚假信息的‘真相疫苗’,或者进行战略威慑。关键在于使用者的意图和约束。”
李战将军久久注视着屏幕上那些足以以假乱真的影像,最终沉重地开口:
“我们打开了一个比核武器更危险的潘多拉魔盒。核武器的毁灭是物理上的,而这项技术,摧毁的是人类信任的基石——共同的事实认知。今天,我们用它来对付敌人。明天,谁能保证它不会被用来对付我们自己人?甚至,用来篡改我们自己的历史记忆?”
他转身,目光扫过“蜃楼”中心的每一个人,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
“我命令:第一,立即制定‘海妖’系统的最高级别使用授权和审计流程,任何动用必须经过中央军委批准。第二,投入同等资源,研发能够有效甄别和防御此类攻击的技术与全民教育体系。第三,在国际层面,推动制定禁止滥用深度伪造技术的战时公约。”
“我们要确保,”将军的声音在寂静的大厅中回荡,“这把锋利的刀,最终是用来守护真相,而不是终结它的。”
“蜃楼”中心外,现实世界的阳光明媚。但所有参与者都清楚,从今天起,他们所认知的“现实”世界,已经永远地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