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面上的“水下狼群”无情地绞杀着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时,在万米高空,另一场更具战略威慑力的打击行动,正以一种泰山压顶般的姿态展开。这场打击的核心,并非那些灵活的战斗机,而是中国空军的战略支柱——轰-6N“战神”战略轰炸机。
第一幕:永兴岛,黎明前的出击
南海某基地,跑道灯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划出清晰的指引线。数架体型修长、背负着巨大空中受油管的轰-6N轰炸机,在震耳欲聋的发动机轰鸣声中,依次滑跑、抬头,刺破夜幕,融入星空。它们的机翼下,并未挂载常见的巡航导弹,而是两枚体型巨大、造型极具科幻感的空射型弹道导弹——这就是传闻中的鹰击-21,一种专为猎杀大型水面舰艇,尤其是航母而生的高超音速武器。
此次任务的代号为“天罚”。机群并未直接飞向东北方向的主战场,而是先向南海深处飞去,与早已在空中待命的运油-20空中加油机汇合。完成“奶妈”的燃料补给后,庞大的轰炸机群获得了足以支撑远程奔袭的续航力,随即调整航向,以高空高速状态,经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广阔的公海空域。
第二幕:高空堡垒,无形的威慑
在约米的高空,轰-6N机群如同巡游天界的堡垒。在这个高度,它们相对安全,远离大多数舰载防空导弹的有效射程。机舱内,气氛凝重而专业。任务指挥官通过数据链,接收着来自“福建”舰编队、天基侦察卫星和远程预警机融合生成的实时战场态势图。
屏幕上,代表敌残余舰只的光标清晰可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目标,是正在冲绳以东海域全速向日本本土撤退的“日向”号直升机航母及其护航舰只。这是日本海上自卫队残存的、最具价值的核心资产。
“报告指挥所,‘天罚’机组已抵达预定巡逻空域,态势接收良好,各系统工作正常,请求目标指示。”
第三幕:千里点穴,长剑出鞘
“龙穴”指挥中心与“福建”舰cIc经过短暂确认,攻击指令下达:“授权攻击。目标:敌‘日向’号编队。优先打击旗舰。”
“明白。装订目标数据,导弹准备发射。”
轰炸机上的武器操作官熟练地在控制台上输入一系列指令。火控系统将卫星、预警机等多种渠道获取的“日向”号实时位置、航向、航速等参数,精确装订到鹰击-21的制导系统中。
“导弹准备完毕!请求发射!”
“发射!”
指挥官一声令下,飞行员按下发射按钮。轰-6N的机腹弹舱门缓缓打开。一枚鹰击-21导弹首先被投下,在重力作用下坠落数秒后,其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在空中点火,爆发出耀眼的尾焰,推动导弹以极大的加速度向上爬升,迅速消失在蔚蓝的天际,直奔大气层边缘而去。紧接着,第二枚导弹也以同样的方式发射。
第四幕:从天而降的审判
“日向”号编队的防空雷达屏幕上,最初只看到远在高空、处于雷达探测边缘的轰-6N机群。他们判断这仍是威慑性巡逻,并未料到死亡会以如此迅猛的方式从天顶降临。
鹰击-21导弹在临近空间完成了弹道飞行,到达弹道顶点后,开始以极高的速度再入大气层。在末端制导系统的引导下,弹头与助推器分离,进入高超音速滑翔阶段。它并非沿固定弹道下落,而是能够进行复杂的、不可预测的机动,这使得任何现有的舰载反导系统都极难拦截。
当“日向”号的雷达终于捕捉到那以超过5马赫速度从天顶垂直袭来的、炽热且高速机动的目标时,一切都已经太晚了。警报声凄厉响起,但留给他们的反应时间是以秒计算的。
“无法锁定!速度太快!轨迹无法预测!” 防空系统的操作员发出了绝望的呼喊。
第一枚鹰击-21的钨合金动能穿甲弹头,如同上帝的审判之锤,以无可阻挡之势,精准地砸穿了“日向”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中部,并在舰体内部深处爆炸。巨大的动能和猛烈的爆炸几乎瞬间摧毁了它的动力系统和关键舱室。第二枚导弹接踵而至,给予了致命一击,命中了舰岛根部。
第五幕:战果与回航
远在数百公里外的轰-6N机组,通过数据链传回的实时画面,看到了“日向”号上升起的巨大火球和浓烟,舰体迅速倾斜。
“目标命中,评估为丧失战斗力。” 任务指挥官冷静地向后方报告。
“任务完成。‘天罚’机组,按计划返航。”
庞大的轰炸机群调转机头,向着基地的方向飞去。阳光洒在它们的机翼上,反射出冷峻的光芒。这次成功的远程精确打击,不仅彻底消灭了敌方残存的航母战力,更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空军具备在敌方防区外、对关键移动目标实施“一击必杀”的绝对战略威慑能力。空中堡垒投下的阴影,已然成为所有潜在对手心头最沉重的梦魇。
______
这场由战略轰炸机主导的远程精确打击,与水下、水面的作战行动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中国军队在这场冲突中展现出的、覆盖全维度的强大体系作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