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市谷防卫省地下指挥中心,空气凝重如铁。海上自卫队首席密码专家佐藤一郎少将的指尖在控制台上轻点,全息投影中浮现出令人不安的频谱图。凌晨3点17分,一段异常加密信号突然出现在监控屏幕上。
确认是级量子加密协议。年轻的信号分析员声音发紧,信号源位于筑波山综合防卫基地,采用256位量子密钥分发技术,每0.8秒更换一次加密种子。
佐藤调出三个月来的信号比对图。一条近乎平直的背景噪声线上,突然爆发出密集的量子纠缠脉冲——这是日军最高战备状态下才会启用的加密等级。更令人警惕的是,信号接收方分布图显示,横须贺、佐世保、那霸三大海军基地正在同步接收加密指令。
立即启动干扰程序。佐藤下令。位于北海道稚内和鹿儿岛指宿的两个地面站同时启动,向太空中的号量子中继卫星发射针对性干扰波。但令人不安的是,对方信号强度不降反升,量子比特错误率始终维持在0.3%以下。
凌晨4点02分,更蹊跷的迹象接连出现:
横须贺基地与那霸基地间的量子通信流量在七分钟内激增470%
航空自卫队各基地的无线电静默等级提升至
陆上自卫队第1空挺团的量子加密频道恢复活动
海上自卫队所有级潜艇的量子通信系统同时上线
他们在进行全频谱战备测试。佐藤对匆匆赶来的情报部长说。全息投影上,代表日军各单位的光点正在日本列岛形成密集的量子通信网络。但最异常的是这里——他指向琉球方向,冲绳美军的量子通信始终保持日常水平,与日军战备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深夜11点20分,量子计算机八咫鸟监测到更危险的信号:日军正在使用新型影武者量子加密模式,该模式与2016年美日联合开发的协议同源,但量子密钥长度提升至512位,加密复杂度增加三个数量级。
立即上报统合幕僚监部。佐藤签发了标有字样的最高密级预警报告。在量子加密信道的特殊频段,他附加了一段个人判断:敌军可能已突破我部分量子加密体系,建议立即启用级备份协议。
凌晨1点15分,令人毛骨悚然的证据出现:量子信号特征分析显示,日军正在向印度洋执行任务的号直升机航母发送量子加密指令,指令优先级标记为最高战备——这是近十年来首次出现此等级别的远距离量子通信。更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加密信号都通过量子隐形传态技术传输,完全规避了传统电磁波监测。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佐藤想起这句中国古语,立即将这些异常量子加密活动整理成紧急报告。当加密量子在夜空中进行隐形传态时,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些看不见的量子纠缠正在编织一张战争之网。
在指挥中心最深处的量子屏蔽室内,佐藤启动了反制系统。三台量子计算机开始运行Shor算法,试图破解日军的新型量子加密。与此同时,位于长崎的量子雷达站监测到,日军的量子通信信号正在与某个境外量子网络建立纠缠——这个网络的节点特征,与半年前北约量子军演中出现的某个神秘信号源高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