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华灯初上。
青阳城城主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收到请柬的无不是城中有头有脸的家族代表、商会首领以及一些颇有名气的武者。觥筹交错,言笑晏晏,一派上流社会的繁华景象。
林啸带着乔峰(依旧化名萧峰)和黄蓉,准时出现在了城主府门口。至于叶凡,则被留在武馆看家——这种场合,暂时还不适合他露面。
林啸身上穿的,是黄蓉不知从哪儿淘换来的一件半新不旧的青色长衫,虽然料子普通,但浆洗得干净,穿在他身上,配合他那经过几天锻炼和充足伙食(感谢黄蓉)而稍微挺直了些的腰板,倒也有了几分人模狗样……呃,是儒雅气质。乔峰则依旧是那身灰布袍,但气度沉稳,龙行虎步,自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威严。黄蓉换上了一套鹅黄色的衣裙,略施粉黛,便显得明艳动人,精灵古怪的气质引得不少宾客侧目。
他们这三人的组合,与周围那些绫罗绸缎、珠光宝气的宾客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尤其是林啸那锻体一层的气息,更是扎眼。一路走来,各种或好奇、或审视、或轻蔑的目光不断投来。
“看,那就是华夏武馆的馆长?”
“啧啧,果然寒酸,就带两个人来?”
“那个穿灰衣的就是萧峰?看起来平平无奇嘛……”
“那小丫头倒是水灵,可惜跟错了人。”
窃窃私语声隐约传来,林啸听得真切,却浑不在意,反而昂首挺胸,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有乔峰这尊大神在身边,他底气足得很。黄蓉更是东张西望,对城主府的奢华装饰评头论足,仿佛真是来参观游览的。
宴会设在城主府的花厅,宽敞明亮。城主李慕云是一位面容儒雅、气度雍容的中年人,见到林啸三人,也只是公式化地微笑点头,并未过多关注,显然重心不在他们身上。
落座之后,宴会正式开始。美酒佳肴如流水般呈上,丝竹管弦之声悦耳。几轮敬酒过后,场中气氛逐渐热烈。
果然,如同黄蓉所料,刁难很快就来了。
先是赵家的一位公子,也就是赵倩的堂兄赵铭,端着酒杯晃了过来,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这位就是林馆长吧?久仰久仰!听说林馆长武艺高强,连猛虎武馆的赵馆主都甘拜下风。想必林馆长定然是文武全才?今日城主设宴,以文会友,不如林馆长也赋诗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
他话音一落,周围几个明显是约好的年轻子弟纷纷起哄:
“是啊是啊,林馆长,露一手嘛!”
“光会舞刀弄枪有什么意思,文人风骨才是根本!”
“不会作诗,对个对子也行啊!”
这几人都是三大家族中颇有“文名”的子弟,显然是想在林啸最不擅长的领域给他难堪。在他们看来,一个开武馆的粗人,能认得几个字就不错了,吟诗作对?简直是笑话!
主位上的城主李慕云端着酒杯,笑而不语,显然是默许了这种“助兴”活动。其他宾客也大多露出看好戏的神情。
乔峰眉头微皱,对这种文人间的机锋不太感冒,但若对方敢动手,他绝不介意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粗人”的厉害。黄蓉则悄悄对林啸眨了眨眼,示意他按计划行事。
林啸心中冷笑:跟老子玩文的?你们怕是不知道九年义务教育加高中大学的恐怖!唐诗宋词三百首那是白背的?
他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摆手道:“诸位抬爱了,林某一介武夫,粗通文墨而已,哪里会作什么诗……”
赵铭见状,以为他露怯,更加得意:“林馆长何必过谦?随便作一首,哪怕是打油诗也行啊!大家说是不是?”
“对对对!打油诗也行!”众人哄笑。
林啸“犹豫”再三,才“勉为其难”地站起身,端起酒杯,环视四周,目光最终落在窗外的明月上,缓缓吟道: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仅仅两句一出,原本喧闹的花厅瞬间安静了不少。这诗句……朴实无华,却意境悠远,带着一股洒脱的孤寂感,绝非凡品!
林啸不管众人反应,继续吟诵,语气带上了几分李白式的豪放与寂寥: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一首李白的《月下独酌》吟罢,整个花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林啸,仿佛第一次认识这个人。
这诗……这意境……这文采!这是一个武夫能作出来的?就连自诩文采斐然的赵铭等人,也张大了嘴巴,半晌说不出话来。他们准备的那些嘲讽之词,在这首堪称绝唱的诗篇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林啸心中暗爽,表面却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叹道:“一时有感而发,让诸位见笑了。唉,诗仙诗圣各位前辈对不住了,晚辈这也是为了生活啊……”
他这后半句嘀咕声极小,只有身旁的黄蓉和耳力过人的乔峰听得清楚。黄蓉忍俊不禁,肩膀微微抖动。乔峰眼中也闪过一丝笑意,觉得这位馆长颇有意思。
城主李慕云最先反应过来,眼中精光一闪,抚掌赞叹:“好!好一个‘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意境超然,洒脱不羁!没想到林馆长竟是深藏不露的文坛大家!李某佩服!”他这话倒是出自真心,能作出此等诗句的人,绝非凡俗。
有了城主带头,其他宾客也纷纷从震惊中回过神,赞誉之声此起彼伏。看向林啸的目光,彻底变了,从之前的轻视变成了惊讶、好奇,甚至是一丝敬畏。
赵铭等人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尴尬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们本想让人出丑,结果反而成了对方的垫脚石!
然而,刁难并未就此结束。王家的一位小姐不甘心,又出了个极难的对联刁难林啸。林啸稍一思索,便搬出了苏轼的千古绝对,轻松化解。
接着,又有人以“边塞”为题让林啸作诗。林啸毫不客气,直接把王昌龄的《出塞》甩了出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诗句中的苍凉雄浑、保家卫国的豪情,更是让在座的许多武者感同身受,大声叫好!
一连串的“文试”,林啸凭借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文化降维打击,大杀四方,不仅轻松化解了所有刁难,反而赢得了满堂彩,风头一时无两!
宴会的气氛,彻底被林啸一个人带偏了。原本想看笑话的三大家族子弟,一个个灰头土脸,再也不敢轻易挑衅。
黄蓉看着在人群中谈笑风生、引经据典的林啸,大眼睛里闪烁着异彩,低声对乔峰笑道:“萧大哥,咱们这馆长,肚子里还真有点墨水呢!这下,那些人该傻眼了吧?”
乔峰微微颔首,看着林啸的目光中,也多了一份认可。能文能武,方为大丈夫。虽然这“文”来得有点取巧,但效果确是极好。
林啸表面风光,心里却在默默念叨:“感谢李白,感谢苏轼,感谢王昌龄……各位先贤保佑,回头我多给你们烧点纸钱……哦不对,这个世界可能不兴这个,那我多行侠仗义,把华夏文化发扬光大,也算报答了!”
经此一役,“华夏武馆馆长林啸文武双全”的名声,算是彻底在青阳城的上层圈子中传开了。而这场鸿门宴,也成了林啸个人秀的舞台。
当然,林啸也清楚,文斗只是开胃菜,真正的硬仗,恐怕还在后面。但他现在,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