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铭又对袭人、晴雯及严夫人道:都坐下用饭吧。唯独未邀贾芸。贾芸会意退下。此刻屋内莺莺燕燕,唯贾铭一角男儿。
谢爵爷。袭人、晴雯欢喜落座。贾铭未曾喜新厌旧,令她们心暖。
席间,宋引章暗自打量严氏三女,见其容颜不输自己,已将对方视作劲敌。论容貌尚胜我三分......不知还有何技艺?纵无出众才艺,单凭姿色已是不凡。再看袭人、晴雯虽清秀,却只瞥了一眼——不过是婢女罢了。见二人同席,她心中不悦。
夺过酒壶,她殷勤为贾铭斟酒。贾铭轻抚她素手:不必伺候,且用饭。这体贴言语令她心头一烫:是......
虽有名利傍身,宋引章仍不快乐。贱籍出身如影随形,世代不得翻身,除非皇恩特赦。乐籍虽可卖艺维生,在世人眼中终是下流。
宋引章为摆脱乐伎身份费尽心思,却因过于单纯遭人 ** 。私奔成婚后陷入困境,多亏赵盼儿搭救,并通过她的关系到京城谋生,否则年少无助恐难善终。
她仅是不愿继续陪酒侍客,被人随意使唤,才被虚假承诺蒙蔽双眼。
导致她轻视自身的原因有二:其一受环境影响,江南礼教森严,贱籍处处受歧视;其二受赵盼儿潜移默化,这位视贱籍为人生污点的姐姐,令她对乐伎身份深感自卑。
贾铭洞悉她心结,开解道:凭技艺谋生何愧之有?既未卖身也未以色敛财。贱籍非自甘下贱,乃命运使然,何错之有?靠本事锦衣玉食,受名流追捧,比闺阁千金自在许多。
他又承诺:脱籍小事,我来解决。这般寻常言语,对宋引章却是再造之恩。她感动落泪,暗誓此生愿为他赴死。
爽朗细心的三娘目睹此景,由衷祝福:妹妹终遇良人。宋引章拭泪展颜。严氏等人听闻其遭遇,皆生怜惜,更因贾铭态度而敬重有加。
此时二人虽未逾矩,但情谊已生。
贾铭注意到孙三娘用餐时吃得很少,关切地问道:怎么只吃这么点?是不习惯京城的饭菜吗?
孙三娘性格直爽,坦言道:不是不习惯,是觉得这菜味道欠佳。
听到这话,贾铭突然想起孙三娘出众的厨艺。
此时他又见宋引章尝了口菜,也微微皱眉。
贾铭笑道:其实我也觉得这些菜做得一般,只是一直没遇上好厨师......
作为一个品尝过现代美食的人,贾铭深知现代烹饪技艺的精妙。各类调料和烹饪手法的优势,令现代菜品色香味俱全。来到古代后,他一直对现代美食念念不忘。
孙三娘立即提议:那让我来做吧,保证让爵爷满意。
贾铭放下筷子笑道,那我们等着你。
孙三娘说:不急,我先了解各位的饮食习惯再开始准备。一个优秀厨师也需要懂得品鉴的食客指点。在京城这样讲究的地方,客人都有各自的喜好,有的要热吃,有的要凉着吃;有要瘦肉的,有喜肥肉的,还有偏好五花肉的。把这些细节都记清,才能做出最合口味的菜肴。
贾铭对她的专业态度十分满意。孙三娘的自信正是来自于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心把控。
贾铭点头表示认同,除了动物内脏,其他食物我都能接受。
孙三娘认真记下每个人的饮食偏好。
她转向严夫人及其两位随从:几位有什么饮食禁忌吗?
严夫人、袭人和晴雯分别说明了各自的口味。
孙三娘详实记录后。
转身便去厨房准备晚宴。
面对挑战时。
她始终保持着实事求是的作风,勇于实践,行事坦荡,从不轻易认输。
这般品质让贾铭颇为欣赏。
众人面带微笑耐心等候。
还未等菜肴上桌。
侍女慌张跑来报告:大人,那位 ** 苏醒了!
[100]意外的留宿·厨艺惊艳(3)
贾府宅邸。
西侧院落。
落日余晖染红天际。
赵盼儿从昏迷中醒来,茫然环顾。
眼前陌生的陈设让她猛然坐起。
直到看见宋引章才安下心来。
这是何处?
姐姐总算醒了!这是贾大人府上,是他带我们回来的。宋引章欣喜道。
赵盼儿注意到正在品酒的贾铭。
他嘴角含笑望过来。
多谢大人相助。
赵盼儿真诚致谢。
今日确实承蒙对方诸多关照。
我们不便久留,日后再报恩情。
说着便要告辞。
姐姐这是为何?好端端的为何要走?宋引章急切询问。
赵盼儿有些错愕。
大人特意安排我们住在这里,每人都有 ** 房间,还配了侍女呢。宋引章雀跃道。
毕竟谁不向往优渥生活。
受之有愧。还是先找客栈安顿吧。赵盼儿坚持道。
宋引章姣好的面容掠过一丝不自然,随即压低声音道:方才你晕厥过去,是爵爷带我们寻医问诊的,不仅垫付了诊金,还购置了贵重药材。大夫嘱咐需静养调理,客栈喧闹不便休养,不如暂且在爵爷府上安心将养。
言语之间,
尽是在为贾铭美言,要赵盼儿铭记这份恩情。
转而又以贾铭的名义,
劝她安心住下。
宋引章自然不愿离去,
早将此处视作毕生归宿。
何况,
患难方见真心!
如今她也不愿与情同手足的姊妹分离,
这个曾救过自己性命的闺中密友。
忽然灵光乍现,
暗忖:既然姐姐的亲事已无可挽回,何不劝她与我一同侍奉爵爷?
她丝毫不觉这般打算有何不妥。
出身微贱,
为人妾室——
尤其是这等显赫权贵的侧室,
非但不辱没门楣,
反是这世道难求的机缘。
多少人求之不得呢。
更何况贾铭不止位极人臣,
更生得剑眉星目,英姿勃发。
待她们又格外温柔体贴,
这般完满的归宿,
莫说为妾,
便是作婢女她也甘之如饴。
自然不认为是推挚友入泥淖。
......
这——
赵盼儿轻蹙蛾眉,
终究被说动了心肠。
得知是贾铭送医救治,
原本的感激之心愈发深切。
抬眸望见那人轩昂的眉宇,
莫名觉得心安,
双颊竟隐隐发烫。
我知道了,暂住便是。
谢过爵爷收留之恩。
此情不知如何报答。
待病愈后立即搬离,绝不多加叨扰。
她匆忙向贾铭欠身说道。
(
贾铭漫不经心道:慌什么,听你这口气倒像我舍不得给你们饭吃似的。引章往后就是我的人了,要在这儿长住。你既是她好姐妹,凭这情分想住多久都成。
赵盼儿闻言一愣,立即转头看向宋引章。
眼神里分明在问这是怎么回事。
宋引章并未隐瞒,欢喜地说:
我...我现在已经是爵爷的人了。
她双颊绯红,掩不住满心欢喜。
尽管方才交谈时贾铭并未明确许诺给她名分,
但字里行间都暗示着这个意思。
赵盼儿不自觉地蹙起眉头。
宋引章曾深受 ** ,
这份担忧再自然不过。
她欲言又止,
念及贾铭今日种种相助,
终究没能说出口。
其实若贾铭真心相待,
她本无理由反对。
只是惧怕重蹈覆辙,
担心又是一场始乱终弃的游戏。
姐妹俩情路坎坷,
实在是怕了。
又听宋引章道:对了,还有三娘...她也应了要替爵爷办事呢。
赵盼儿愕然。
连三娘也?
莫非三娘也动了心?
这让她一时无措。
转眼间三姐妹里,
竟只剩自己形单影只?
不禁心事重重。
三娘忙活了一个时辰备菜。
几名丫鬟提着食盒先行返回,
将一道道菜肴,
从食盒中取出摆上桌面。
靠在床边的赵盼儿闻到香气,肚子不禁咕噜作响。
算来她已大半日未进餐了!
姐姐,快来用饭吧。
都是三娘的手艺。
在宋引章和丫鬟的搀扶下,
赵盼儿下了床。
来到桌前入座。
贾铭早已吩咐添了碗筷座椅。
这张圆桌不算宽敞。
众人围坐略显局促。
贾铭反倒喜欢这样。
人声鼎沸才够滋味。
独酌独饮多寂寥。
......
定要尝尝三娘的拿手菜。
身为家主,贾铭当仁不让。
率先举箸。
目光落在那道孔雀开屏状的清蒸鳜鱼上。
孙三娘巧手将鱼片摆成花瓣状。
更入味,更鲜活。
宛若水中绽放的鯚花。
银筷夹起沾满葱姜的莹白鱼片。
刚送入口——
严氏、袭人等女眷都屏息望着他。
唔?!
鱼肉触舌的刹那。
味蕾如逢甘露骤然苏醒!
蒜瓣状的肉质纹理分明。
细、滑、鲜。
咸鲜得当,嫩而不柴!肉质紧实弹牙,妙极!
贾铭剑眉舒展。
忍不住击节称赏。
赵盼儿与宋引章相视而笑。
恰逢孙三娘掀帘而出。
听闻夸赞。
眼角笑纹更深:侯爷喜欢便是奴婢的福分。
当真这般美味?容我尝鲜。
我也...
严氏等人再难按捺。
闻着蒸腾鲜香。
眼见侯爷大快朵颐。
腹中馋虫早已按捺不住。
银筷纷飞间。
惊喜赞叹此起彼伏。
妙绝!
袭人杏眼圆睁。
晴雯连声附和:比御厨手艺还胜三分。
严氏感慨:怕是金陵城再寻不出第二份了。
严氏连连称赞。
三位姑娘也纷纷夸赞。
贾铭一边大口吃菜一边笑道:这味道让人停不下来!吃了三娘做的菜,才发现以前吃的都是猪食啊!
看大家吃得开心,孙三娘和赵盼儿、宋引章都露出了笑容。
爱吃就多吃,以后天天给你们做。三娘爽快地说。